多媒体课件制作应注意的事项
[摘 要]:随着学校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受到教师重视。但是,在课堂教学中,要想运用好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其关键就是要设计和制作出符合教学要求的多媒体课件。所谓多媒体课件,简单说,就是利用计算机将教学所需要的文本、图形、动画、声音或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按照一定的教学策略、教学方式组合而成的教学程序。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友好的交互环境、图文并茂的显示功能等特点。在教学中,恰当地应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这篇论文就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制作出多媒体课件为意图,结合自己亲身实践,通过五个方面讲解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还希望能够得到各位专家的指点。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类型、文字背景、图片素材、动画和声音、交互性 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不仅能有形有色地把授课内容形象地表述出来,而且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去制作一件融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和技术性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呢?确定教学目标、组织好教学思路,这是传统的常规教学都应具备好的,下面就自己对自己的经验阐述对课件的制作过程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 、选择好课件的类型 按教学的需要,多媒体课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课堂演示型: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其主要目的是揭示教学内容的内在规律,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用形象具体的动画等方式表现出来。 (2)学生自主学习型:在多媒体课件的环境下,学生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如目前流行的网络课件多数就是这种类型。 (3)专业技能训练型 :主要通过问题的形式来训练、强化学生某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4)课外学生检索阅读型: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进行资料的检索或浏览,以获取信息,扩大短程面。如各种电子工具书、电子字典及各类图形、动画库等。 (5)教学游戏型:寓教于乐,通过游戏的形式,都会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并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6)模拟型:用计算机来模拟真实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 举个例子:用来辅助教学用的课件,只能制作课堂演示型,而不能制作成学生自主学习型。因为您是用来辅助您的教学,如果制作了学生自主学习型的话,那一打开课件,还没等您讲开,学生都已经基本知道了你要讲的内容,甚至理解了您这堂课的内容,那您还讲什么呢。所以,选择好课件的类型对课件的效果成效是的一个关键的环节。 二 、课件的文字背景 在设计多媒体课堂教学课件时,经常令教师尴尬的是,设计好的演示课件,到投影银幕上,学生看不清楚。这不仅涉及到文字字体大小,而且更难的问题在于文字与背景的颜色对比和亮度对比难以把握。还有,探明投影银幕上的颜色视觉清楚度与前景色和背景色的亮度、对比度(亮度差)以及色调有关。有时候,即使在自己的电脑上调试得很好的颜色,一拿到投影屏幕上,却面目皆非,而不清楚的根本原因在于文字与背景的颜色对比和颜色亮度设计欠佳。因而建议,在设计投影教学课件时,应选用低亮度的文字颜色与高亮度的背景色匹配,或选用高亮度文字颜色与低亮度的背景色匹配,同时应避免使用低对比度的颜色匹配或同色调颜色匹配。所以在设计课件的时候,必须要设计好文字和背景颜色的对比度和亮度。 三、课件中图片素材的应用 多媒体课件需要借助一定的艺术形式,但不能单纯地为艺术而艺术,仅仅停留于作表面文章。如图片过于艳丽的界面,虽然在自己看来是一幅很不错的画面,但却成了学生的视觉中心,影响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注意力。而且长时间注视色彩明丽的画面会影响学生的视力。其次,切忌使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五花八门的图片,那样只会让人看时间长了就会心烦。最好是用一些看起来比较清秀的、让人心情比较舒服的图片。只有充实的内容与完美的外在形式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达到传授知识、调动学生积极性、改善教学环境的目的。 四、课件中动画和声音的应用 本人看了有些课件,界面过于花哨,内容华而不实,其中有一些课件大量运用了Flash、3DMAX等动画效果,精彩是精彩,但是如果运用到课堂上,学生只会被其眼花缭乱的动画和声音所吸引,而具体的内容可能还是学不到,这些课件大部分是学校里的学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制作的,技术上是无可挑剔,但是跟课本脱节,就起不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了。当然也有一些非常好的课件得到专家及各位老师的认可,它们都是一些既能体现教材内容,又适合教学的而且具有相当高水准的课件。对前者来说,那是因为他们仅仅着手于动画和声音的分析,而忽视了教学内容和课件效果的分析。如在设计一个数学方程式的课件,你在里面放置了一些飘来飞去的动漫界面,那肯定是不可取的。再如在设计“三国的建立”的课件时,如果在课件中插入了现代流行音乐,就会显得有些不伦不类,甚至因此破坏整个课件的韵味。需要比较柔和的背景音乐时,却插入了节奏强劲的摇滚乐,同样破坏课件的整体效果。当然,在课件适当的界面和情境中适当插入一些动画、声音会给学生带来兴趣。但是如果动画和声音用得不当,甚至不该有音乐的时候也出现了音乐,不该有动画的情境也出现了动画,那这个课件绝对是一个失败的课件,它会大大影响一个课件整体的效果。 五 、课件中的交互性 交互性的应用也是课件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如网络课件设计,就非常需要交互性的设计。网络课件中的交互设计可以通过提供导航条、设计自测题、创设问题情境、添加趣味游戏、设计模拟实验等手段来实现,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活跃学习氛围,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是请别忘了交互性的设计,制作课件应该具有以下功能: (1)即时反应 即时反应是指多媒体课件就具有即时、快速反应的特点。学习者通常渴望与软件的交流就像面对面与朋友交流一样,具有快速反应的特点。即使通过电子邮件与他人的通信,仍然有可能由于时间的滞后带来思维的中断和兴趣的转移。在交互性教学程序中,如果学习者想了解一张图片的更多信息,希望点击鼠标立即能够找到详尽的内容。 (2)自动调节信息 自动调节信息可以指多媒体课件应两个方面的特点,第一、课件可以根据学习者的需求调整节奏。第二、课件能够用不同方法和形式呈现内容,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 (3)自动反馈 自动反馈是指多媒体课件应该能够提供关于学生完成学习情况的反馈信息。高级的反馈不仅提供“对”或者“错”的信息,还能够提供怎样修改错误的建议信息。 (4)选择性 选择性是指多媒体课件应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数量丰富的选项。 (5)双向通信 双向通信指多媒体课件应允许学生输入信息,实现与课件的对话。如果计算机课件只能自动完成所有的“讲话”(呈现课程信息),那么交互就被抑制。 (6)自定步调 自定步调是指多媒体课件应允许学生通过输入信息等操作,自己控制学习节奏。 (7)适应性 适应性是指多媒体课件应像一个优秀教师,了解和把握每个学生的优缺点和个性,鼓励学生,不强迫学生按照教师建议的方法学习。 学生对教师做出反应,教师又反馈给学生,每个反应基于另一方的反应即时发生,并且伴有个性化的反馈。适应性以自动反应、自动调节信息等功能为基础,具有更高级的智能性。交互功能是选择和设计教学课件时的参考。但是有效的教学课件可能并不需要所有的交互功能。大量的研究表明,学习者对课件交互水平的满意度,即学生对交互的感知与课件中交互功能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时间、资源允许的范围内,开发人员要试图利用尽可能多的交互功能。 总之,一个多媒体课件应该以充分发挥学习者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为重心。因此教师应该不断积累经验,努力探索制作技巧,制作出更多图文并茂、形声俱佳的优秀多媒体课件,努力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一个多媒体课件应该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教学质量为重心。我们应该不断积累经验,掌握好多媒体课件的优势,让多媒体更好的为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