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本投资)问题 人力资本投资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而存在于人体内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所有知识、技能、体力和健康等的总和,对增加人的资源而影响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入的各种活动。通过对各级正规教育;在职培训活动;健康水平的提高、对孩子的培养、寻找工作的活动、劳动力迁移。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可使国家,企业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从企业来讲;人力投资是一种具有长期性、间接性、高效益的特点的投资项目,它产生的效益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是借助于物质形态反映出来的。人力资本在企业中起做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正确的投入。 一、企业进行人力资源投资有收入与支出这两个基本问题 企业进行人力资源投资所产生的收入是指企业由于人力资源投资而增加的有关收入,企业进行人力资源投资所产生的收入的基本条件有新增企业业务收入和回收流动资金收入。新增企业业务收入包括新增主营业务收入和新增其它业务收入,回收流动资金是指企业人力资源流动资金投资支出在人力资源退出企业时的收回额。企业进行人力资源投资所产生的支出的基本问题有新增企业人力资源收益性支出和人力资源资本性支出。其中,新增企业人力资源收益性支出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人力资源离职成本、人力资源使用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包括人力资源离职管理费用和使用管理费用,人力资源离职成本主要是离职补偿成本,人力资源使用成本包括基本工资等人力资源维持成本和奖金、奖励等人力资源激励成本;其中,人力资源资本性支出包括人力资源取得(招聘、寻求等)投资支出、人力资源开发(培训、深造等)投资支出和人力资源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投资支出,它又可分为人力资源流动资金投资支出和固定资金投资支出两种类型。
二、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的性质理解 如果按照投资项目评价的理论去理解。企业一定时期进行的人力资源投资所产生的收入与支出应直接进行预测和计算,应直接预测新增企业业务收入、新增企业人力资源收益性支出等基本问题。企业一定时期所获得的总收入是企业中包括新的和原来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人员、销售人员等在内的所有人力资源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而共同创造的,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在接受人力资源投资后所新创造的收入是难以计量的,企业人力资源投资是在原有人力资源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把企业进行人力资源投资所新增的业务收入和企业原有人力资源基础所创造的业务收入准确地区别和分离开来是非常困难的,即使可以准确地区分,而工作量和难度往往会超过人力资源投资经济效果评价本身。除了企业一定时期可以进行人力资源投资全部用于新建一个地区销售分部,这样新的地区销售分部的销售收入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企业一定时期进行的人力资源投资所新增的业务收入,但是这种情况不具有代表性。除外,由于企业一定时期所发生的收益性支出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费用是混合性的,把企业一定时期进行的人力资源投资所产生的人力资源管理费用与企业原有人力资源基础所产生的管理费用准确地区分开来,也是非常牵强而困难的事情。由此,企业一定时期进行的人力资源投资所新增的业务收入和收益性支出是不能直接预测和计算出来的。
尽管企业进行人力资源投资所产生的业务收入与收益性支出难以直接预测和计算出来,却我们可以利用“有无”增量法间接预测和计算出来。由于人力资源投资和企业改扩建投资均是在企业原有基础上进行的,企业一定时期进行的人力资源投资和改扩建投资所产生的业务收入均与企业原有基础所产生的业务收入难以分开,所以企业一定时期进行的人力资源投资和改扩建投资所产生的收益性支出均与企业原有基础所产生的收益性支出难以分开,人力资源投资与企业改扩建投资在本质上是相似的。由于企业改扩建投资经济效果评价采用的是“有无”增量法,因此,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经济效果评价也可以采用“有无”增量法。“有无”增量法是用“有项目”条件下未来的现金流量减“无项目”条件下未来的现金流量,得出增量净现金流量,对增量净现金流量进行折现,根据增量净现值大小来判断改扩建项目投资经济效果的方法。 三、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现金流量问题理解
现金流量:是指企业长期资产购建和不包括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处理活动在编报现金流量表时候的净额. 我们从“有无”增量法的基本原理去理解,人力资源投资经济效果评价的过程为:第一:预测并计算“进行人力资源投资”条件下和“不进行人力资源投资”条件下的现金流出量与流入量;第二:计算人力资源投资现金流出量与流入量,第三,计算人力资源投资净现值;最后,根据净现值大小判断人力资源投资的经济效果。 1、人力资源投资现金流入量分析。根据“有无”增量法,企业进行人力资源投资所产生的收入应通过企业“进行人力资源投资”条件下未来的收入与“不进行人力资源投资”条件下未来的收入之差,即二者之间的增量间计算出来的。企业一定时期进行的人力资源投资所产生的收入,都可确认为人力资源投资中每期发生的现金流入量。通过对“进行人力资源投资”一定条件下现金流入量和“不进行人力资源投资”条件下现金流入量包括的基本要素进行分析,可得出人力资源投资现金流入量(增量)的计算公式为: “进行人力资源投资”在一定条件下现金流入量等于企业业务收入与回收流动资金收入的和,“不进行人力资源投资”在一定条件下现金流入量等于企业业务收入,人力资源投资现金流入量等于“进行人力资源投资”一定条件下现金流入量减去“不进行人力资源投资”条件下现金流入量等于新增企业业务收入加上回收流动资金收入 2、对人力资源投资现金流出量理解。根据“有无”增量法,企业进行人力资源投资所产生的支出应通过企业“进行人力资源投资”条件下未来的支出与“不进行人力资源投资”条件下未来的支出之差,二者之间的增量间接计算出来的。企业一定时期进行的人力资源投资所产生的支出,都可确认为人力资源投资中每期发生的现金流出量。通过对“进行人力资源投资”条件下现金流出量和“不进行人力资源投资”条件下现金流出量包括的基本要素进行分析,可得出人力资源投资现金流出量的计算公式为: “进行人力资源投资”条件下现金流出量等于企业人力资源收益性支出企业人力资源资本性支出的和,“不进行人力资源投资”条件下现金流出量等于企业人力资源收益性支出,人力资源投资现金流出量等于“进行人力资源投资”一定条件下现金流出量减去“不进行人力资源投资”条件下现金流出量等于新增企业人力资源收益性支出和企业人力资源资本性支出的和 四、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经济效果评价 根据前面对人力资源投资现金流入量和流出量的理解,利用“有无”增量法的基本原理,进而可以对人力资源投资经济效果进行评价。由于人力资源会因解雇、辞职、退休等原因而退出企业,因此,人力资源投资涉及的年限一般只有5—20年,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投资经济效果评价时,应根据本企业实际选择合理的预测期。人力资源投资基准折现率是人力资源投资所需的资本成本,一般条件下,人力资源投资基准折现率应取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综合上述分析,可得出人力资源投资净现值的计算公式为: 人力资源投资净现值=Σ(ΔCIt-ΔCOt)×(1+r)-t式中,ΔCIt为第t期人力资源投资现金流入量,ΔCOt为第t期人力资源投资现金流出量,ΔCIt-ΔCOt 为第t期人力资源投资净现金流量,r为人力资源投资基准折现率,n为人力资源投资涉及的年限。 由“有无”增量法的判别准则可以判定,当人力资源投资净现值大于或等于零时,人力资源投资具有经济效果,企业可以进行人力资源投资;当人力资源投资净现值小于零时,人力资源投资没有经济效果,企业不应进行人力资源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