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5436
浅析小学课堂提问中的平等性[摘要]课堂提问中的平等性,不仅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要求,而且对于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但目前在小学课堂提问中,平等性并没有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我们必须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促使或保证教师课堂提问的平等性,包括提问机会的平等、问题难易程度的平等性和对学生回答问题点评时的平等性。[关键词] 小学课堂 课堂提问 提问的平等性 不平等现象 改进策略探讨
平等,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培养学生的平等思想,也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平等性的教育思想体现在学校教育的不同层面,但尤以课堂教学最为明显,这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坚持平等性。作为曾经是学生的我,以前在学校读书时,对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如果不能体现基本的平等性而对学生的不利影响是深有感受的;而对于作为教师的我来说,对课堂提问中的平等性对师生关系的和谐、教学效果的提高等方面的影响也是有切身体会的。因此,在多年的从教经历中,我不仅一直在独立思考并践行着课堂提问的平等性,而且还和同事们共同探讨课堂提问中的平等性问题,包括其理论基础和具体的实践经验总结。因此,在本次毕业论文的写作中,我便选择了课堂提问中的平等性问题作为我的论文写作方向,同时结合自己多年来的课堂教学实践,确定了《浅析小学课堂提问的平等性》这一题目。 一、小学课堂提问平等性的含义和意义 1、课堂提问平等性的含义 平等,原本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和一种态度,一般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方面享有相同的待遇,是公平的体现和要求。课堂提问的平等是现代教育平等性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作为教学重要环节的课堂提问,其基本的含义就是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在平等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具体来说就是在确定提问学生对象时,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被教师提问,教师在提问每一个同学时都是基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环节或教学内容的必要性,因此在对每个同学所提问题的具体内容上,要基于被提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不能带有教师人为的情感因素,或者有意为难某一学生或者有意拔高某一学生,同时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时也就显得更为客观和公正。 2、课堂提问平等性的意义课堂提问中的平等性,在教学和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教学的角度看,这种提问的平等性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缩短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情感距离,能够很好地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保证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从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当学生与师生之间的关系比较和谐、情感距离密切时,学生就会将对教师的尊重、尊敬内化为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从而也就能够外化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相反,学生就会因为对教师形象的不满而厌恶他所任教的课程,从而失去学习的激情,进而影响教学的效果和进程。从教育的角度看,课堂提问的平等性有明显的德育功能。具体来说,就是如果教师在课堂提问中的平等行为,不仅可以营造和谐的同学关系,还可以培养学生平等的思想。在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提问中缺乏平等的理念,提问带有明显的不平等性甚至是教师自己对学生的不正确喜好,那么这无疑是人为地将学生分成不同的派别进而人为地制造学生之间的对立。此外,平等不仅是人类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之一,也是当今社会政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