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6489
后进生感动了我——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德问题研究 在教育词典中,对“后进生”是这样定义的: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他们常常表现为不遵守纪律,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而平时自己对作业不做,上课不听,不讲卫生,考试不几个的那些特别需要关爱的学生缺少耐心,缺少信心,更缺少了坚持!我冷落他,责备他,而他全不顾,导致师德失范现象的出现。而他们对我还是那么尊敬、友好,我也曾为他感动,为这后进生感动,谁说后进生没有优点,优等生批评他一下,他会记很久很久,甚至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而差生是那么“宽宏大量”,他的“不计前嫌”让我感到惭愧。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张正东,杜培俸:《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原理和模式》,科学出版社,1999。]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应努力营造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全身心地爱每一个学生,以身示范情感育人,进行“档案跟踪”,以师德为典范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树立面向未来的学生观。 面对具体情况,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怎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自己的师德形象,已成为作为一名教师的我自己反思,自我鞭策,自我完善的重要研究课题。下面就具体谈下我的看法。一、全身心地爱每一个学生爱优秀生,教师几乎人人都能做到,然而要自觉地爱后进生就比较难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之间自然存在着差别,这就有了优、差学生之分,而老师往往容易把暂时学习差的学生看“死”,用一种静态的概念来定位所谓的“差生”,往往认为:“差生”学习差是无法改变的。由于这一观念一开始存在于教师的大脑中,所以在教育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就放松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