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5244
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及反思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地如火如荼。但是在这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拟就校本课程的开发存在的一些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及反思。 关键词: 校本课程 开发 问题 反思 校本课程,又称学校本位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或基地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在中小学多年来实施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课程开发策略。其开发研究目标除了丰富、充实新课标体现的课程内容,学校特色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校本课程必须直接学生发展中的个性、特长、兴趣和发展中的不足、缺陷,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发展时空。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历史及存在的问题 从世界范围看,1960年代末期,美英等发达国家开始反思国家课程开发策略脱离学校和学生实际的弊端,推动了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的兴起。此后,校本课程开发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兴盛时期(1970年代至1980年代),各国政府大力支持和鼓励校本课程开发,基层学校也纷纷响应。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二是回落时期(1980年代末期以后),国家课程开发再次受到重视,校本课程开发相对走向低谷,进入回落时期。三是转型时期(1990年以来),由于社会变化节奏加快,学校课程的适应性问题再次引起广泛重视,新兴的课程议题不断涌现,要求学校及时做出反应。所以校本课程开发再次兴盛,并且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响亮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