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6418
对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几点认识【摘要】合作学习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特别是21世纪所需的人才,必须使其具有整体意识和合作能力,学校担任着培养人才的任务。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就更加重要。合作学习在实际教学中的意义有:能激发学习积极性、能培养集体意识、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有:组合缺少科学性、内容缺少实用性、课堂难以控制性、课堂教学随意性等。解决上述问题的策略: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合作学习的小组成员的组合上要注意层次性、差异性和互补性和合作学习的形式、内容要注意多样性、适时、适量和确定性等。最终目的是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关键词」合作学习 意义 策略 培养 一、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合作学习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 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