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编号:XXJY895 论文字数:6367,页数:04
把握预设生成 构建和谐课堂 [摘 要] 在新程背景下,把握好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是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追求的目标。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对教学的静态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精心预设,把握生成的时间与空间;不拘预设,把握生成的动态与整合;精心预设,动态生成,才能构建起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关键词] 预设 生成 动态 整合 和谐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其实“和谐”并不是一个新生的时髦事物,而是一个古老的命题。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曾提出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庸》里所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周礼》说的“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皆指和谐社会。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季羡林先生时曾引用管子“和合故能谐”的话阐述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协调和一致都实现了,便无往而不胜。”社会如此,课堂教学更应如此。虽然“绝对完美和谐的课堂”是不存在的,但追求和谐课堂,较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潜能,促进其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是我们每位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