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编号:XXJY1077 论文字数:5620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性格缺陷 行为偏差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分析——以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为例
[摘要] 中国留守儿童人数众多,多年幼,正处成长期。在人生的最重要时期,因不能与同龄孩子一样在父母的呵护、陪伴与教育下渡过,使他们在学业、社交、心理等方面,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些问题。在造成留守儿童社会现象的同时,因疏于管理引发的一些社会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目前,中国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即通过对一些个案的调查、分析,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研究、剖析,试图探寻解决留守儿童生活、心理和学习教育问题的途径。
一、引言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群体: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在用劳动获取家庭收入的同时,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子女却留在农村家中,或与爷爷奶奶等隔辈亲人相伴,或交由叔伯姑姨等亲属照顾,每年与父母聚少离多。这些本应与同龄孩子一样应为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便形成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人数众多,多年幼,正处成长期。在已有的调查研究中,大部分研究涉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一般儿童的比较,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其结论有一定的差异。刘璐等人的研究表明,留守儿童总的健康水平与非留守儿童差异不大,但在认知和情绪情感方面,留守儿童差与非留守儿童,即留守儿童更容易形成消极认知和负性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