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4684
论心理咨询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 要]当今社会学生常见强迫、敌对、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对学习产生很强的副面影响。论文分析了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社会原因,论证了学校开展心理咨询对缓解和纠正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 [关键词]心理问题 心理咨询 地位作用 学校教育 有关调查统计表明,当今学校中有不少学生具有强迫、敌对、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困扰着学生及其家长和老师。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深刻社会原因很难一时消除,如果能够在学校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则可以有效的缓解和纠正这些心理问题,不失为一种有效对策。 一、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对学习的影响 当今社会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多样,其中比较主要的表现有强迫、敌对、抑郁、焦虑等方面[ 李百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这些心理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是强迫。强迫是一种明知不必要,但又无法摆脱,反复呈现的观念、情绪或行为。有的学生做作业,非常简单的题,得到结果之后总怕不对,反复检查,总不放心,一个劲地重复,这就影响了作业的速度和质量。有的考生在考试中做题反复检查,明知对了还是重复去做;有的考生做选择题,本来选B选对了,翻来覆去想就怕不对,最后改成A,改错了;有的考生在答卷时论述某一个问题,本来已经论述得很充分,但就怕不充分,于是反复去论证。结果是浪费了时间,丢掉了分数,影响了成绩。强迫现象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心理问题之一。据调查表明:中学生中存在强迫现象的占31.2%,其中轻度问题占92.6%,中等程度占6.4%,重度问题占1%。 二是敌对。敌对是一种处处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环境相对抗而不能相容的心理或行为。如某所中学校长为了更生动地说明学生们的心态,带研究者到走廊去参观。校长说:“走廊是最近刚刷的,结果很快就被有的同学用脚印弄脏了。还有些同学的敌对心态表现为和家长顶牛、冲撞家长,造成心情更坏。有的同学做作业时摔书本,还有的女同学做不完作业就用手扯自己的头发。”敌对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有敌对心理的学生总认为别人、社会、环境在与自己作对并做出对抗的行为,因而不能以平和心态与同学、老师交往和开展学习。 三是抑郁。抑郁用同学们的话来讲就是“郁闷”,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自责,思维迟缓,提不起精神来,吃不香、睡不着,个别同学甚至感觉活着真没意思。特别是家长期望高、学生自尊心强、考试成绩又不好挨老师批评时容易出现。抑郁也是影响中学生学习效果与成绩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调查统计表明,中学生当中存在抑郁问题的占32.6%,其中存在轻度抑郁问题者占81.6%,存在中等程度抑郁问题者占15.9%,存在重度抑郁问题者占2.5%[ 李志凯.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四是焦虑。焦虑是一种持久性担忧、恐惧、紧张情绪。大家都知道,考生在考试前和考试中有轻度或适度的焦虑,常常对考试是有好处的,可以使考生有警觉性,注意力更集中,想方设法调动自己的内在智力因素,如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力求去解决问题。但有的学生平时作业完成效率和质量都很好,可是一临考就非常紧张,甚至极度紧张,甚至出现生理上的不适,如腰酸背疼、腹泻腹疼、食欲减低、睡不好觉,还有一些女孩在考前月经紊乱等。焦虑导致的心理压力和身体不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考生备考和考场发挥,影响考试成绩。 二、产生学生心理问题的社会原因分析 分析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存在一定的社会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转型带来的价值碰撞和混乱,使心理问题增加。我们生活在一个剧烈变化的时代,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自由度在不断加大,但以前起作用的某些价值观现在不适用了,各种新的、老的价值观无法整合。所造成的价值观混乱,使部分人们无所适从,有些人感到内心空虚和孤独。学生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尤其是中小学生,正处在心理发育的转型期,与社会发展中的转型期发生共振,他们同时处在生理、心理发展的困惑与外在社会群体心理矛后冲突的热点上。如在一些地区,以前大行其道的“读书无用论”大有抬头之势,一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