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2720
试论音乐化游戏活动快乐玩游戏 快乐学音乐 [摘 要]幼儿音乐教学与其他中小学的音乐教学有着明显的不同,幼儿的文化知识、社会知识都比较肤浅,对游戏比较热衷,而在音乐教育活动中也较突出游戏化; 音乐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合适的空间,选择合作活动的同伴,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小组等等学习音乐。音乐活动游戏化同时也可渗透在一日生活中,让幼儿在享受美的音乐同时得到快乐。[关键词]音乐 教育 游戏化
一、音乐活动游戏化的意义 蹦蹦、跳跳是幼儿的天性。幼儿音乐教育在课程改革前,教育水平低下,教师"教",幼儿"学"即可,忽视了幼儿的亲身体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幼儿园教育不断深入,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从早期狭义的艺术教育发展到了今天广义的人格美的全面发展教育。音乐通过把旋律、节奏、和声、声调等结合起来,让孩子在享受美的音乐同时得到快乐。 儿童是与音乐最亲近的人群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儿童天生都应该是一个音乐家,每个儿童都喜欢在音乐中游戏。因此,进行幼儿音乐教育工作,应该把游戏与音乐有效地结合起来。幼儿园的音乐教育,首先是要让幼儿对音乐感兴趣,让音乐活动满足幼儿充分运用感官的需要。所以需要选择一些具有鲜明特点,易被幼儿接受的乐曲,在不同场合出现不同音乐,能有效激发幼儿兴趣。 二、音乐活动游戏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音乐的选择 在儿童的歌唱、韵律活动、打击乐演奏和音乐欣赏活动领域的具体内容中,游戏性是十分重要的。例如,歌唱活动中的歌曲作品,应选择节奏鲜明、歌词富有童趣及表现儿童游戏活动的歌唱占了很大比例的音乐。在音乐活动中,都有各种音乐素质和能力训练的小游戏。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内容更应突出游戏。例如:小班的歌曲《拍手歌》、《睡吧,小宝贝》、《五指歌》、《摇呀摇》、《动物园》,中大班的《大鹿》、《唐老鸭》、《母鸡下蛋》、《鸭子过桥》,教学中教师在内容上要设计游戏性。使之歌曲产生趣味性,边玩、边游戏的学习中,幼儿会更兴奋、课堂会更活跃。 (二)活动的趣味性 活动的过程设计趣味化,使幼儿对每节音乐活动感兴趣,不自觉地被吸引到其中,得到训练。例如,小班韵律活动《两只老虎》,其教学目标为“掌握XXXX︱XXXX︱X – X –︱ X – X– ︱XXXX︱XXXX︱ X – X–︱ X – X– ‖,两种节奏型”。在活动中采用情节性的游戏形式:老师扮演虎妈妈,幼儿演小老虎,师生一同模仿老虎神气十足的走︱X – X –︱节奏型,接着通过小老虎追赶猎物来练习︱XXXX︱,随着情节的发展,最后老虎吃饱了,幼儿忘情的投入游戏中,不知不觉的掌握了节奏,学习方式较为主动。 三、怎样使音乐活动游戏化。 (一)多样化的组织形式吸引幼儿兴趣 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中,大多数活动组织形式是一种集体的音乐活动,但它并不是唯一的活动形式,针对同一个教育内容,音乐活动的形式可以是灵活而多样的。譬如,歌唱活动的形式既可以是集体的齐唱,也可以是个别的独唱、小组的接唱或同伴间的对唱等等,可以根据活动的需要交替出现多样形式,在音乐教育活动中,作为活动主题的儿童可以自由选择合适的活动空间,选择合作活动的同伴,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小组等等。另外,打击乐器能吸引幼儿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往往能对发出声响的玩具好奇。他们有探究意愿,渴望弄响它。并以此获得满足。逐渐的让儿童尝试、探索声音的范围不断扩大。他们会不约而同的从玩会发声响的物品,如,锅、碗、盖、盆等等,以此来探索声音的长短、高低、轻响、音色、这正是儿童以后较正规的打击乐演奏活动的“序曲”。 (二)教育过程中的灵活性艺术是幼儿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幼儿艺术教育应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与现象,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例如:选择一些儿童生活中熟悉的模拟音乐声:风声、雨声、钟声、小鸟鸣叫声等等,通过节奏、力度、音色的变幻透出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