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试论幼儿任性行为引发的思考
本论文在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试论幼儿任性行为引发的思考
[摘 要] 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个性和行为习惯发展的关键期。然而,幼儿园的很多幼儿存在任性、脾气暴躁等不良个性特征,这些可能成为他们健康心理的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以及今后发展的隐患。如果我们放任幼儿的任性,将会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因为任性的幼儿很难与同伴友好合作、分享、协商,他们往往随心所欲,同时还会影响成人、同伴对他们的评价,并因此影响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所为工作在幼教第一线的工作者,笔者认为有义务和责任来帮助幼儿纠正这一行为。
[关键词] 任性、家庭、生活环境、教育方法
一、案例:我要,我要,我就要
镜头一:
轩轩在上课时积极主动,发言踊跃。但是如果他举手发言老师忘了叫他回答,他就会开始不理老师或故意捣乱。课间幼儿时也喜欢在走廊打闹且不听劝告。
镜头二:
早上来园活动,孩子们陆陆续续都入园了,小昊也到了幼儿园,只见他坐到位置上后,便把组上小朋友正在玩的插塑玩具一把抢过来,面对老师和奶奶的劝导,他却把头甩一边,生气的说道:“我要玩!我才不给他们呢!”
镜头三:
午睡时间到了,大部分小朋友都在安静的入睡,丁丁却在床上翻来翻去,一会儿去碰碰其他小朋友的被子,一会又偷偷的玩起了餐巾纸。还对教师的劝导表现为“倒着干”,午睡起床,叫他起来他偏躺着不动,叫他继续睡他却一骨碌爬起来,不愿意接受常规要求。
二、案例分析:
以上案例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的小故事,这样的小故事,一直不停的在上演。面对孩子表现出来的这些行为,我查阅了许多这方面的书籍以及资料,引发我们的探讨和思考,其实说白了,这都属于典型的任性行为,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庭中都是普遍存在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任性是孩子意志薄弱,缺乏自控能力的表现。《家庭素质教育丛书——学前系列》一书中是这样定义“任性”的:“任性是发生在婴幼儿身上的一种不近情理的行为方式。通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儿童不能理智的节制自己的愿望,毫无道理的要求他所希望的东西,不听从成人合理的劝告,固执的要求立即获得满足,为了达到其目的,甚至蛮横的以不正当的手段相要挟。这就是常说的执拗或有大的脾气。二是儿童不能合理的调控自己的行为,企图不受约束的为所欲为,并拒不接受成人的常规要求和正确引导,偏要去做成人禁止他做的事情。这就是所谓的“逆反心理”的表现。
《纲要》中明确指出: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因此针对这些现象,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性格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对全面落实《纲要》精神,促使每个幼儿全面发展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寻找问题的根源:
据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威廉·科克的研究表明,孩子任性是种心理需求的表现。他指出,幼儿随生理发育,开始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他们对这些事物的正确与否,不可能像成人那样进行瞻前顾后的分析,再做出处置决断。而仅凭着自己的情绪与兴趣来参与,尽管这些事物往往是对他不宜、不利,或者是有害的。所以我们应当重视孩子最初形成的性格特征。儿童任性,在病理心理学中是一种“行为失调”综合症;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上属于非理性意志发展,是一种偏态行为。其实质就是动辄以自我为中心发挥他的非理性意志,企图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并竭力采取各种蛮横手段相要挟,以求得逞。
任性的孩子主要表现为固执、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很难和同伴友好合作、分享,经常以哭闹、扔东西等行为来表现自己的不满,如果经常以这种消极的行为发生,那么会强化孩子的不良个性品质。同时孩子经常任性情绪失控会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例如上述事例二、三的幼儿。而有些孩子某些行为表面上看似是任性,实质上则是独立性和意志力坚强的表现,或是当孩子正当的要求受挫后所出现的一种合理的反抗情绪。在这种任性中当然包含着合理的心理因素,如果引导好就可以发展为独立性强、有创造性、有主见等良好的个性。例如事例一的幼儿任性中表现出好强、有主见等个性的萌芽。
四、分析任性性格的成因:
1、孩子的性格与遗传有关,特别与神经类型有关。
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兴奋功能强于抑制功能,兴奋后易扩散而不易产生诱导作用而抑制。因此,孩子自控能力差,易激动兴奋,一不如意,就发脾气,难以自制。如果孩子属于强而兴奋的神经系统,这种表现就会更明显。例如:把玩具给二、三岁的孩子玩,当他玩的高兴时,成人突然把玩具藏起来。这时,所有的孩子都不高兴,但是具体表现不同,有的不哭、不闹,但流露出祈求大人拿玩具的神色。有的呜呜大哭一会儿,便罢休,还有的孩子则长时间的大哭大闹,躺在地上打滚,非要大人拿玩具不可。
2、 家庭和家长教育的影响。
任性和父母的溺爱有着直接关系。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过份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会使孩子遭殃。”父母过分注意孩子,经常满足他的一切愿望和要求,无原则的迁就他,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学会用“发脾气”的手段逼着父母答应他的要求,在孩子的节节进攻下,父母节节败退,任性就成了孩子满足自己需要的手段了。
3、 生活环境的单调乏味。
由于现在家庭居住环境的封闭,使孩子失去了很多与同伴结伴游戏玩耍的机会和条件,虽然部分家长已经有这方面的意识,也为孩子创设了一定与玩伴交往的机会,但在很大层度上还是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再加上岗位上激烈的竞争给年轻家长带来了沉重的压力,白天干不完的活,晚上还要加班加点,因此,家长也就无暇顾及到孩子,只能让电视机、玩具来陪伴他们,于是一个小时,甚至几个小时过去了都不去理睬孩子,使孩子产生巨大的压抑感。为了摆脱这种无聊、枯燥乏味的境况,孩子就用哭闹、扔东西等行为来引起大人的注意,以寻求心灵的安慰和满足。
由此可见,任性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有的孩子任性是为了满足某种物质的要求,有的孩子任性是为了满足某种物质的要求,有的孩子任性是为了相得到别人的承认,有的孩子任性是因为家教的教育不适当。由于孩子的任性表现千差万别,解决孩子任性的方法也应多种多样,不可用一个模子去套,应按具体情况,因材施教。
五、应对策略:
(一) 指导家长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1、引导家长摆正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
作为家长应当明白,孩子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一个普通的公民和劳动者,必须在家中让孩子过普通人的生活,把孩子摆在恰当的位置上。不要把孩子的地位抬得过高,视他们为“星星”、“月亮”,一切都顺从他,服从他,使他生活在特殊的位置上,这样就会导致孩子产生特殊的思想意识,从而就会用特殊的态度去对待别人,渐渐便形成蛮横无理的性格。
2、给孩子坚定而又前后一贯的纪律约束。
威廉.达蒙在《期待:克服家庭和学校的纵容观念》一书中写道:“所有孩子都需要接受纪律的约束,这既是积极性的,也是限制性的。如果孩子在学习生产技能,那么他需要这种约束来最大限度的发挥天赋。而在试探社会规定的极限时,他们也需要遇到这种坚定而又前后一贯的纪律约束。”成人对孩子要注意“我有计划的放任”。一方面,根据孩子的特点让其自然发展,充分发挥其特产,具有一定的宽容性。另一方面,决不放任自流,娇惯孩子,使其随心所欲。宽容是对孩子的一种信任,承认他们是具有各种情感愿望的独立人,纵容则是容许孩子有不良行为,他只会给孩子带来奢求,增加孩子对不合理权利的需求。
同时,对于孩子任性问题的处理,家长们要行为一致,不能“父严母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也不要乱加干预,否则,孩子就会抓住个别家长的弱点,使任性心理得不到根治。
3、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满足孩子的合理需要。
3—6岁是孩子成长中的飞跃时期,他们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喜欢“我自己来”,这些都是这一年龄阶段孩子的共同特点,家长要适当引导,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同时幼儿期的孩子又具备好奇、好问、好游戏的特点,家长在了解幼儿年龄特点的基础上,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从忙碌的工作中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进行交流,安排好孩子的业余生活;例如:带孩子一起散步;做家庭小游戏、听音乐、讲故事,陪孩子看电视、玩玩具等,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等等,使家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充满乐趣、其乐融融。从而使孩子养成一种积极向上、活泼开朗的性格,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人。
(二)教给家长正确的教育方法。
1、持之以恒,协调一致。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在孩子的生活中,要建立一定的行为规范,使他们知道人生该怎样、不该怎样,渐渐培养起他们坚强的意志。记得教育家威特文莽说过:不允许的事,一开始就不允许,这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痛苦。这句至理名言告诉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立场坚定”“持之以恒”,不要因为孩子的哭闹而心肠软下来,使孩子养成得寸进尺的坏习惯,那么以往的教育成果也将会付诸东流。另外,家庭成员的教育方法也要协调一致,如果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教育的效果就会相互抵消,不但使孩子无所适从,还会给孩子的性格转化带来反作用。
2、预先提示,适当“惩罚”。
“惩罚”不是责骂和殴打,而是对孩子的任性行为施行的一种心理对抗。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做的就一定要做,不行就是一定不行,决不让步。德拉罗什有把握的劝慰父母们:一次“不行”或适当的惩罚最初可能会引发一场暴风骤雨,但处理得当,雨过天晴之后,孩子与你的关系和感情将无疑会有一定程度的升华,这也正是说“不行”的意义所在。例如孩子晚上想看电视,哭着闹着不去睡觉,父母对他的哭闹就不予理睬,把电视关掉,让他去看,等到孩子感到“哭闹”的武器不灵的时候,他就会自动停止哭闹。这时再去对他讲道理,他就容易接受了。
3、将计就计,改变行为。
当孩子任性撒泼哭闹时,家长可以要求儿童去做他过去作为要挟手段的行为(如哭闹、耍赖、撒泼)等。比如,要躺在地上哭闹的孩子,成人不妨主动命令他打滚哭闹。这样让儿童意识到过去作为要挟手段的行径,现在反而转变成自我执行接受惩罚。结果是儿童自讨没趣,非理性意志行为也就有可能因此而自行收敛起来了。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这种人才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广博的文化素养,更要具备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个性品质。每一个孩子任性的背后都有一个精神世界,孩子任性并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因此成人对孩子的任性要及早预防,从小抓起,不要错过教育与的最佳时期。
上一篇
:
论如何有效的提高教师的艺术批评
下一篇
:
关于幼儿园混龄教育利弊说
Tags:
幼儿
任性
行为
引发
思考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