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飞与李逵的形象艺术特色
李逵绰号黑旋风,属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喜剧英雄形象,和他相似的人物在古代小说中还有不少,比如《三国演义》中的张飞,这类人物,从外貌上看,他们大多身材魁梧、相貌丑陋,为了表现他们的刚直,又给了他同样的黑脸。从才艺秉性看,则个个武功高强,经常使用板斧、锤子之类的笨重武器,作战勇猛,善打硬仗,而且生性粗鲁爽直、脾气暴躁,疾恶如仇。有趣的是他们往往与儒雅沉稳的主将之间除有着主从关系之外,还有亲如手足般的亲密友谊,称兄道弟、如影随形。主从之间性格对立互补,一方沉着稳重,不苟言笑,讲究忠、孝、仁、义,为自己的信条所束缚,遇事畏缩犹豫;一方急躁好动,直言快语,滑稽幽默,嗜血好斗、率性而为。人物形象的这种反差极大的搭配和出场。很容易产生喜剧效果,再加上喜剧英雄性格鲁莽、急躁,总是头脑发热爱冲动,不断地惹麻烦;要么是闹场误会,要么是好心办坏事,为作品增添了许多难忘的情节,好在所惹的乱子都不是太大,最后又总是被兄长般的主将一一化解、有惊无险,造成一种滑稽幽默的艺术效果,尽管他们之间有诸多的相同点但也存在细微的差别,才使他们以自身独特的艺术形象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他们之间的微差我们可以从如下几方面来体会: 在勇猛方面: 李逵与张飞虽个个武功高强,作战勇猛,善打硬仗,但也有不同。李逵作战不能不说勇敢,在冲锋陷阵时表现得十分勇猛,为梁山事业的发展壮大也算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也要看到,李逵的作战方式与他人不同,他经常敌我不分,不分青红皂白地用板斧一路砍过去,此举固然对敌人的杀伤力不小,但在毫无目标的板斧之下也增添了许多无辜的冤魂,这在劫法场一节表现明显,第五十二回李逵打死殷天锡、第五十四回入云龙斗法破高廉、黑旋风探穴救柴进、黑旋风沂岭杀四虎无不让人感到惊和害怕。 而张飞的勇却与他不同,张飞的勇是世间皆知,是令敌军闻风丧胆的勇。从三英战吕布到大闹长板桥上一声吼都见识到了燕人张翼德的勇猛。最佳的评论就是关羽说的:“某何足道哉!吾第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关羽的话直接影响到了曹操对张飞的判断,成就了张飞:“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的惊世豪言。张飞与马超在葭萌关挑灯夜战杀得天昏地暗、天地无光,更增添了勇张飞的威猛形象:有诗为证“长板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在的忠义思想方面: 《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梁山一百零八将的英雄形象。在这部小说中,贯穿着作者浓厚的忠义思想。《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英雄传奇小说,它首先把社会上遭人唾弃的“反贼”、“草寇”写成武艺高强、形象可爱的英雄,受到人们的喜爱,其除暴安良、惩恶扬善、替天行道的侠义行为是何等地痛快,历来被人们所颂扬。这一红红火火的农民起义,究其根源,可以说都是以“义”为核心而起的。这些侠义行为从小的方面说,74回宋江派燕青一人下山李逵不放心偷下山和燕青结伴同行,讲的也是义,李逵大闹忠义堂、53回为帮宋江打胜仗不惜千里之遥请公孙胜等等讲的也是义,都表现了他们见义勇为、舍己为人的品质。而作者在赋于梁山众好汉各种义举和义气特点的同时,也赋于了他们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李逵热爱梁山事业,不允许别人去玷污它。他上梁山非常主动,没有丝毫的勉强。闹江洲后,当宋江提出上梁山时,是他第一个响应,叫到“都去,都去!但有不去的,吃我一鸟斧,砍作两截便罢!”再则,杀韩伯龙就是一个例子,李逵 虽有时说出散伙的话来,然而正是因为他爱梁山事业才说的。最后因为他热爱梁山忠于宋江为了一个“忠义”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 忠和义对于张飞来说都是一回事:他们“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所以“结为兄弟”,以便“同心协力”地“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并发誓,决不“背义忘恩”这就清楚说明了,他们所标榜的“义”是以反对农民起义,阶级性十分鲜明。忠,既是忠于兄长;义,则是桃园结义。忠义对于张飞来说都是为了刘备。当初他误会关羽投降曹操,愤尔与关羽决战,飞曰:“你背兄长,降了曹操,封侯赐爵,今又来嫌我!我今与你拼个死活!”“忠臣宁死而不屈。大丈夫岂有时二主之理!”这些都体现出张飞“义不负心,忠不顾死”“披肝沥胆”的忠义。当关羽被东吴,张飞哭得死去活来,终于倒在了为兄长复仇的道路上。张飞为了忠义可以不管自己的一切不管是否可行,真正兑现了自己结义之时的诺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戴!” 从憨直这一方面: 李逵的耿直一直为人称道,因为他的憨直很纯粹,没有半点矫饰的成分,但是往往带有暴力的成分。例如:在菊花宴上,宋江又提招安把李逵惹恼了,他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跌作粉碎。李逵尽管服宋江,但他偶尔有自己的想法,因此他反对招安变发作起来,也不管宋江爱不爱听才会打打闹闹。其次就是说话直来直去初逢宋江时戴宗让他拜宋江他说:“若真是宋公明,我便下拜;若是闲人,我却拜甚鸟!”还有在宋江知道自己喝了药酒时怕李逵再去复仇悔了他的一世青名而故意试探李逵时,李逵说到:“再上梁山泊到快活!强似在这奸臣手下受气!”一番话梁山好汉都有同感却无人说,只有鲁李逵直言不讳。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