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中文系文学论文
论《聊斋志异》中的书生形象
本论文在
中文系文学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论《聊斋志异》中的书生形象
[摘要]《聊斋志异》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塑造了形态各异的书生形象,从不同视角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深刻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有力的抨击了封建婚姻制度,赞扬了反抗者不畏强权、与不合理得封建制度作斗争的反抗精神。
[关键词] 《聊斋志异》 书生形象 憎恨邪恶 读书成痴 庸俗观念 好逸恶劳
“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寄托了作者对现实的深沉的孤愤。
《聊斋志异》是一部具有独特思想风貌和艺术风貌的文言短篇小说,有传奇、志怪、轶事等,诸体兼备,为中国文言小说集大成之作。其中多数小说是通过幻想的形式谈狐说鬼,但内容却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龄所生活的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思想愿望,熔铸进了作家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和认识。尤为重要的是在《聊斋志异》中刻画了众多的书生形象,每一形象都独具特色,从不同视角深刻刨析了当时社会的现状,其中既有对如漆墨黑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又有对怀才不遇、仕途难攀的不平;既有对贪官污吏狼狈为奸的鞭笞,又有对勇于反抗,敢于复仇的平民的称赞。
一、深刻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同时赞扬了那些反抗者顽强斗争的精神
《席方平》是其代表作,此文借席方平在阴间为父伸冤的故事,重点刻画了席方平这一人物形象,他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下层劳动人民的典型。席方平的父亲席廉老实厚道,生前受尽了富豪羊某的欺凌。羊某死后,又贿赂冥使将席廉打,席廉到阴间,羊某又买通阴间狱吏,变本加厉地折磨席廉,于是席方平便到阴间代父伸冤,席方平层层上诉,从城隍到郡司,又从郡司直到冥王,可是由于他们都受了羊某的贿赂,结果是“城隍以所告无据”不予理论。他层层上告,结果是处处受刑,但他却毫不气馁,毫不屈服,他坚定地表示:“大冤未伸,寸心不死”,“必讼”!面对席方平始终不屈,冥王便施用软的一手,让席投生富贵人家,但席不受利诱,绝食自杀,又归阴间。最后找二郎神告状,冤案才得以昭雪。作者以魂赴幽冥、转胎阳世、路遇二郎神等怪诞奇特的艺术想象,描绘出阴间地府的幻域景象,对其中以各种地位、身份出现的人物,予以精心细致地刻画,突出各自的个性,使美的更美,丑的更丑。从而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本质方面,体现作者的理想。席方平历经阴曹地府各级官吏以至冥王的种种酷刑,甚至被锯解肢体,始终不屈,亦不为利所诱,坚持斗争,直至胜利。这种坚毅顽强、百折不挠的反抗精神,也是现实生活中人间正气的写照。在人间官府、阴间冥王都一派漆黑的情况下,作者把幻想转向灌口二郎神,反映了他上下求索光明的心理历程,寄托其“俯仰时事”而引起的“愁愤感慨”。
《促织》则是借历史针砭现实,它以明代宣德皇帝喜爱斗蟋蟀为背景,主人公成名本是一个穷苦的读书人,受尽了刁诈官吏的欺压,因为交不上一只促织而被打得遍体鳞伤,脓血淋漓,后又因交上一只促织而被破格提升为秀才,反映统治者的享乐是建立在劳动人民的痛苦乃至生命之上的。
二、深刻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并进行犀利的讽刺
《书痴》是其中一篇佳作,它描写了主人公郎玉柱爱书成瘾、读书成痴。他的痴,表现在家里贫困,什么东西都卖光了,只有父亲的藏书,一卷也舍不得丢弃;表现在他日夜读书,不管严寒酷暑人不间断;表现在看见亲友来了,他也不懂得接待,寒暄几句话后,又高声读书,弄得客人不得不自己离开;表现在相信“书中自有千钟粟”的说法,表现在“书中自有黄金屋”之验,表现在深信“书中自有颜如玉”之说,表现在连夫妻房事都要颜如玉教他,学会以后还把这事到处说,别人不理解,他却说:“天伦之乐人所皆有,何讳焉?”这真是把书生的痴夸张到了极点。在颜如玉的强制督导下,郎玉柱逐步从书中走出,学会了琴棋书画,懂得了社会交往,由只具“书本知识”的书呆子,变成一个不仅对书本知识深有研究的,而且对社会现实能够掌握的人。他最后也是考得进士,做了朝廷巡察大员的。做书呆子的时候,他只具做人的“一半”,学会适应社会后,就具有做人的“另一半”了,两半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全面的人。连读书引来的颜如玉都逼着郎玉柱学习书本以外的知识,可见读书人面对现实、适应现实的重要性。这篇故事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剖析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禁锢与腐蚀。这种现象,对一些读书不求致用,读死书,死读书的书生是一种嘲笑。读书是重要的,书中记载着人类的知识和思想和经验。不读书,就不能很好地掌握科学知识、传承人类文化、提高自身修养,但要做到学以致用,才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叶生》是《聊斋》中的名篇,故事写的是叶生词赋冠绝却名落孙山,他受县令丁公赏识和接济,但终归还是没有考中,很是沮丧,在丁公解任时仍受邀同行,他用心辅导丁公子学业使其出人头地,其生最终不负众望,考取第二名。叶生曾说:“我借公子的福气为文章吐气,让天下人知道我半辈子沦落,并不是我才学不如人,而是时运不济,这也就满足了。” 就象项羽兵败垓下时所示的,不是他不行,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这充分说明叶生这类人对科举制度的重视和依恋,他们从小就以求取功名为目的,寒窗苦读,都是为了通过科举实现改变自己人生境况。以这一思想站在社会历史的高度去揭露和批判封建时代科举制度或这一制度实施过程中的种种弊端,要意思平庸得多,眼界要局限得多,本篇在某种意义上还是有对科举制度实行过程中的不公正的批评的,真才实学不能高中,这就间接的从另一个侧面深刻的抨击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同时,作者对他具有真才实学却“困于名场”,“所遇不偶”给予极大的同情。
三、宣扬知己之爱,抨击了封建婚姻制度
《连城》是一篇以宣传“知己之爱”的作品。文中的连城是史孝廉的女儿,“工刺绣,知书。”父亲以女儿的“倦绣图”为女儿征诗求偶。乔生的诗受到连城的赏识,连城便假借父命,给乔生“赠金以助灯火”,乔生极为感动,称:“连城我知己也!”从此两人心心相印。但父亲史孝廉嫌乔生太穷,竟违背女儿意愿,将连城许配给一个盐商的儿子王化成。不久,连城患病,“沉痼不起”,需要男子胸肉一钱,捣合药屑,才能把病治好。父亲派人告诉王化成,王化成不但不肯帮忙,反而讥笑说:“痴老翁,欲剜我心头肉也!”父亲没办法,只好传言:“有能割肉者妻之”乔生闻而前往,“自出白刃”,割肉作药引。但史孝廉因惧怕王家,终不敢把女儿改配给乔生。只是设宴酬谢,以千金相赠。乔生愤怒至极:“仆所以不爱膺肉者,聊以报知己耳,岂货肉哉?”拂袖而去。连城派一媪安慰乔生,乔生重申“士为知己者死”,自己并不是悦连城容貌,若连城是我知己,再见面时,“当为我一笑,死无憾!”后来二人偶遇,“女秋波转顾,启齿嫣然。”乔生高兴:“连城真知我者!”后来连城旧病复发而死,乔生往吊,“一痛而绝”。到阴间与连城相见,后又在已死的顾生帮助下,二人得以“返魂”复生,终成夫妻。文中的乔生坚持着自己所说的“士为知己者死,不以色也”的信念,他和连城两人生不能成夫妻,就死去而成夫妻,再回到人世。共同的爱好往往使这些一对一对的互不认识的青年男女变成了终身的伴侣。
《瑞云》中的余杭贺生倾尽所有钱财,只求一睹瑞云芳姿;瑞云不以金钱地位取人,爱上贺生,这都超出了当时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的庸俗观念。
四、以寓言形式,反映当时恶劣的社会现实
《劳山道士》也是《聊斋志异》中家喻户晓的名篇,说的是一个整天梦想当神仙的书生去崂山学道,学了点穿墙术就打算以此行窃,结果头上撞了很多包。这说明此书生好逸恶劳、希图侥□成功的投机心理,急功近利,想走捷径,投击取巧,既想获得奇异的道术,又不想经过艰苦的学习和修炼。谴责那些喜病忌医的下流之人,有阿谀奉承的人帮他出坏点子,这坏点子或许小试能行,但他们却认为可以通行天下,就象这个跟道士学穿墙术的书生一样,肯定会一次次碰壁。同时,又有作者对自己所处的那个时期的恶劣现象进行有力的批判。
《画皮》描写的是一书生名叫王生,被一美女相缠,此女为一恶鬼,后终因一道士解救才得以脱身。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表象所迷惑。对于恶鬼,不能心慈手软,必须除恶务尽。对坏人慈悲,好人就要遭殃。
席方平的持之以恒,郎玉柱的读书成痴,叶生的名落孙山,乔生的为知己者死,种种情形都与蒲松龄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他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书香世家,但功名不显,学识渊博,蒲松龄19岁时,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考取秀才,颇有文名,但以后屡试不中,这些作品显然寄托了作者对自身的写照。《聊斋志异》里经常出现落魄的书生形象,他们神情忧郁,形单影只,他们生性孤独,愤世嫉俗;被世俗所拒绝,自然也就远离现实。蒲松龄正是这样的读书人的代表。这样的人,是注定不会走进岳麓书院的,因为,其孤高的禀性决定了他们从来不屑于功名经济仕途。蒲松龄在《聊斋自志》中说:“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在这部小说集中,作者是寄托了他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深沉的孤愤的。
当时社会政治腐败、官贪吏虐、豪强横行、生灵涂炭,科举制度的不合理,封建制度的不公平都在《聊斋志异》内有所反映。《席方平》则通过席方平魂赴地下、代父伸冤的曲折故事,写了官吏的贪赃枉法,人民含冤莫伸。作品虽写幽冥,其实是现实生活的投影。《书痴》中的彭城邑宰史某为了一睹别人妻子的容颜,竟利用职权,拘人下狱,梏械备加。书中也写了土豪劣绅的横行霸道,作恶多端。而《叶生》中的叶生“文章词赋,冠绝当时”,但屡试不中,半生沦落,郁闷而死。这就是当时科场取士的腐败情况。《连城》中的连城、乔生与封建家庭、封建婚姻制度之间的矛盾如火如荼,此文对人间坚贞、纯洁的爱情及为了这种爱情而努力抗争的底层妇女、穷书生予以衷心的赞美。《劳山道士》写好逸恶劳、希图侥□成功的投机心理,都可警发薄俗,启人心智,有较深刻的批判意义。参考文献
蒲松龄 《聊斋志异》 民族出版社 2004年 第一版 22-76页
上一篇
:
论《红日》的艺术特色
下一篇
:
论《伤逝》与《玩偶之家》的女主..
Tags:
《聊斋志异》
书生
形象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