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格式
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 首页 |
  • 毕业论文 |
  • 论文格式 |
  • 个人简历 |
  • 工作总结 |
  • 入党申请书 |
  • 求职信 |
  • 入团申请书 |
  • 工作计划 |
  • 免费论文 |
  • 现成论文 |
  • 论文同学网 |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中文系文学论文

川端康成作品特色浅析

本论文在中文系文学论文栏目,由论文格式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www.lwgsw.com,更多论文,请点论文格式范文查看

川端康成作品特色浅析
 
 川端康成,日本现代文学大师,1899年6月14日出生在大阪府三岛郡丰村大字宿久庄,(即现今的茨木市大字宿久庄),日本古典名著《古今和歌集》《源氏物语》《枕草子》等就是在此地诞生的。实际上这里不仅哺育了川端康成的成长,而且滋养了川端康成文学幼芽的茁壮。
 川端康成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散文,其中尤以《伊豆的舞女》、《千只鹤》、《睡美人》、《雪国》、《古都》等最富盛誉。他的作品都是在虚幻、哀愁和颓废的基础上,以病态、诗意、孤独、衰老、死亡来反应空虚的心理、细腻的感情和忧郁的生活,追求一种颓废的至美,达到一种空灵虚无的艺术至境。川端康成创作的主题倾向及艺术特色,与他的气质和秉性以及人生经历、所受的教育、文化熏陶等是分不开的。
一、特殊的人生经历,使川端康成的作品形成了构想独特、艺术形象感人和充满“悲哀”意境的鲜明特色
川端康成两三岁便失去父母,七岁死了祖母,十六岁死了祖父,接二连三的不幸遭遇使沦为孤儿的他形成了所谓的“孤儿的根性”。沦为孤儿的“痛苦”,是川端康成最初小说的最直接和最原始的目的和动因之一,是其主观情旨的使然。
 在川端康成十六岁上,他预感到祖父将不久于人世时,就决心把祖父在病榻的情景记录下来,于是他写起了《十六岁的日记》,这既是作者痛苦的现实写生,又是洋溢在冷酷的现实里的诗情,他在作品里如实地记录了祖父的病态和自己天真无邪的哀伤情绪。在《十六岁的日记》里,他不禁悲叹:“我自己太不幸,天地将剩下我孤零零一个人了!”祖父辞世后三个月,川端康成寄居在舅舅家里,他从此没有自己的家,也失去了家庭的温暖,漂泊无着,一种无依无靠的寂寞感,直渗入他的内心深处,这时候,他的脑海里,家和家庭的观念也渐渐淡薄了,经常做的是一些流浪的梦。川端康成不幸的童年是形成他性格比较孤僻、内向的主要原因。
 从幼年到少年,川端康成参加的葬礼不计其数,比如祖父的葬礼之后,还参加了姑奶奶的葬礼、伯父的葬礼、恩师的葬礼,在亲戚家寄住期间也不时遇上其他亲戚的丧葬礼,有一年暑假连续出席了三个追悼会,他为了诉说和发泄自己心头的积郁,于是借助自己手中的笔,写了短篇小说《参加葬礼的名人》。
 川端康成的生活道路是坎坷的,他自幼失去了一切家人和家庭的温暖,没有幸福,没有欢乐,自己的性情被孤儿的气质扭曲了,他需要得到人们的安慰与同情,渴望得到人间的爱的薰陶。他从小就充满爱的欲望,祈求得到一种具体而充实的爱,表现在他身上的就是对爱情的如饥似渴的追求,他曾说过:“我没有幸福的理想”,“恋爱因而便超越了一切,成为我的命根子。”川端康成一连接触过四名叫千代的女性,对她们都在不同程度上产生感情,为此川端康成在中学生时代写过《千代》的习作。川端康成与第四个千代相识、相恋,并订了婚,谁知后来千代又悔了婚,川端康成的初恋像闪电一般一闪即逝,川端康成遭到了不可理解的背叛,他艰难地支撑着自己,心灵上留下了久久未能愈合的伤痕,于是他写了《一次婚约》,描写自己同伊藤初代订婚和失意的经过。一连遭遇四个千代,最后落得如此不幸的悲伤结果,川端康成认为自己染上了“千代”病,总觉得这是“千代松”的亡灵在“作祟”,是他的处女作《千代》在“作祟”。后来他写了小说《处女作作祟》在《文艺春秋》1927年5月号发表,文中详细地叙述了自己与第四个千代的爱与怨:“两年后,我又新恋了一位少女”,“但是与她订婚仅两个月,这期间连续出现了不祥的激变。”……
       川端康成经过几次的失意,心中留下了苦闷、忧郁和哀伤,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痕,这份伤痕经过了多少岁月,仍然未能抚平,而且产生了一种胆怯和自卑,再也不敢向女性坦然倾吐自己的爱情。而且自我压抑、窒息和扭曲,变得更加孤僻,更加相信天命了。
       川端康成由于生活上的失意,感到幸福的幻灭,他经常怀着忧郁的心情到伊豆汤岛,写了未定稿的《汤岛回忆》。与此同时,他在爱与怨的交织下,以他的恋爱生活的体验,写了《非常》《南方的火》《照片》等,有的是以其恋爱的事件为素材直接写就,有的则加以虚构化。川端康成这一阶段的创作,归纳起来,主要描写孤儿的生活,表现对已故亲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思,以及描写自己的爱情波折,叙述自己失意的烦恼和哀怨。这些小说构成川端康成早期作品的一个鲜明特征。这些作品所表现的感伤与悲哀的调子,以及难以排解的寂寞和忧郁的心情,贯穿着他的整个创作生涯,成为他作品的主要基调。川端康成本人也说:“这种孤儿的悲哀成为我的处女作的潜流”,“说不定还是我全部作品、全部生涯的潜流吧。”
       川端康成的性情被孤儿的气质扭曲,心中充盈令人窒息的忧郁,一次去伊豆旅行的机会,偶遇巡回艺人一行,与年少的舞女邂逅,第一次得到舞女的平等对待,并说他是个好人,他便对她油然产生了纯洁的友情;同样的,受人歧视和凌辱的舞女遇到这样友善的中学生,以平等待人,自然激起了感情的波澜。他们彼此建立了真挚的、诚实的友情,还彼此流露了淡淡的爱。川端康成将这段经历化为艺术,便是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小说《伊豆的舞女》了,川端康成的艺术感敏锐细腻,但《伊豆的舞女》却没有连贯的事故情节,似乎它的创作全是凭兴致进行的,独特的艺术、感人的艺术形象和“悲哀”的意境,使他的小说形成了鲜明的特色,而那纯洁的舞女也成为他作品中纯真无暇的象征。
 《伊豆的舞女》的问世,开始形成川端康成自己的艺术个性,奠定了他的作家地位,从宏观来看,川端康成的文学没有明显的断层,但从微观来看,不能不承认其创作是有变化的,他初期的作品群,大多是根据孤儿的实际生活素材,以私小说的形式表现,具有浓厚的自叙传的色彩。
 二、佛教禅宗的“幽玄”理念,是川端康成作品的另一大特色
 川端康成深受佛教禅宗的影响,他本人说:“我是在强烈的佛教气氛中成长的,那古老的佛法的儿歌和我的心也是相通的”。“佛教的各种经文是无与伦比的可贵的抒情诗”。他认为吸取宗教的精神是今天日本人需要继续的传统,他向来把“轮回转世”看作是阐明宇宙神秘的唯一钥匙,是人类具有各种思想中最美的思想之一。所以在审美意识上,他非常重视佛教禅宗的“幽玄”理念。川端康成的文学与美学观念的形成,与禅宗的“幽玄”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具体表现在其审美的情趣是抽象的意思,包含着神秘感、余情和优艳三个要素。首先崇尚“无”。认为“无”是最大的“有”,“无”是产生“有”的精神本质,是所有生命的源泉,对于川端康成来说,艺术的虚构不是虚无,是源于“有”,而不是“无”。从这种观点出发,他就把生和死当作一件事,把死作为起点,从审美角度来说,他认为死是最高的艺术,最美的一种表现,也就是说,艺术的极点就是死亡,他的审美情趣是同死亡联系着的,他的作品同死亡相联系的超过三分之一。最典型的就是《雪国》结尾的“雪中火场”,作家没有把叶子在一场大火下的“死”看作生命的终结,而是认为“他内在生命的变形,在转变成另一种东西”,并以银河美景加以烘托,把叶子的死视作是生命的开端,是美的表现。在他的眼里,“生去死来都是幻”,因此,他常保持一种超脱的心灵境界,以求“顿悟成佛”,以从宗教信仰中找到自己丰富的课题,他说过:“我相信东方的古典,尤其佛典是世界最大的文学,我不把经典当作宗教的教父,而当作文学的幻想来敬重”。可见他的美学思想受佛教禅宗生死玄的影响是很深的。
 从川端康成的《16岁的日记》到《抒情歌》、《临终的眼》等,都把焦点放在佛教“轮回转世”的中心思想——“生—灭—生”的问题上,企图通过“魔界”而达到“佛界”。正是这种宗教意识的影响,形成川端康成的“爱”的哲学和“幽玄”的审美情趣,它既偏重微妙、玄虚,又以优艳为基础,富有情趣和情感,带有东方神秘主义的色彩。总的来说,作为川端康成的美学依据,不是理性,而是非理性的,以感觉、感受把握美,认为主观的美是经过“心”的创造,然后借助“物”来表现的。这与禅宗的“有无中道”精神是相通的。因此,他的小说作为矛盾的结构,更多的是对立面之间的渗透和协调。川端康成按照“幽玄”的审美情趣,着力在艺术上发掘它的内在气韵,造成他的小说色调之清新、淡雅,意境之朦胧、微妙,形象之细腻、纤柔,表现之空灵、含蓄、平淡,富有余韵余情,另有一种古雅温柔的诗情,让人明显地感到一种“幽玄”之美。
 三、对日本传统美“物哀”的继承与发扬,是川端康成作品的第三大特色
 日本文学自最古的《古事记》起就带上悲哀的情调,这种悲哀的审美情趣发展到《源氏物语》,便形成了物哀的基本美学业观念,具有很强的传统性。川端康成的文学更多地继承了“物哀”、“风雅”精神,它在川端康成的审美对象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出现的“悲哀”大多数表现了悲哀与同情、朴素、深切地表露了对渺小人物的赞赏、友爱、同情、怜悯和哀伤的心情,而这种感情又是通过咏叹的方法表达出来的,所描写的众多善良的下层少女的不幸和苦难,表现了她们对生活、爱情和劳动的正当要求,但在那个社会的条件下,这些要求是难以实现的,川端康成所写《雪国》中的驹子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象驹子这种悲剧性的人物,在生活里是大量存在的,如在他的《伊豆的舞女》、《温泉旅馆》等作品群中出现的人物形象,都是在苦难中挣扎着追求生存的权利和维护做人的尊严,她们的不幸、苦难、死亡,是由她们所处的社会所造成的,川端康成以客体的悲哀感情和主体的同情哀感,来赋予人物的悲剧情调,构成感人的美的艺术形象。
 从审美的角度来说,川端康成也不全是依靠悲哀与同情这样的感情因素的作用,也有的是由于伦理的力量所引起的冲突,结果导致了悲剧。例如《名人》中的秀哉名人与大竹七段对弈,围绕新旧规则、新旧道德规范而产生的矛盾冲突,表现名人这个悲剧人物的无穷的艺术力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宽宏的思想品格,他置大竹七段为代表的新规则、新道德规范的合理主义的挑战于不顾,坚持围棋的传统精神,同时,作家让他在对奕失败后,也带上“物哀”的色彩,赋予他些许感伤、孤独、失意和朦胧的哀伤情调,来表现人物的心灵美、情操美乃至死亡美。
 川端康成将违背道德的行为与悲哀的感情融合,超越伦理的框架,颂扬丑恶的情欲,并将其升华到“纯粹美”,这种美,有时表面上装饰得十分优美、风雅,甚或风流,内在却蕴藏着更多更大的悲伤的哀叹,带着深沉而纤细的悲哀性格,交织着对他们的悲惨境遇的悲怨。作者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融化“物”与“我”之间的距离,把自己的同情、哀怜融化在对象的悲哀、悲叹的朦胧意识之中,呈现出一种似是哀怜,又仿佛自伤的感情与忧郁之美。
 在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中,日本文学的传统美被体现得恰到好处,川端康成的作品写的多是感觉,这种感觉纤细入微到莫可多状,主人公与舞女间纯粹的情感交流,那种似有非有的爱慕之情,淡淡的命运之悲与真实的人情之美交融在一起,创造出一片幽雅而感人的文学韵味。
 四、崇尚自然美,是川端康成作品的第四大特色
 从审美情趣来说,川端康成很少注意社会生活中的美的问题,就是涉及社会生活的美,也多属于诗情画意、优美典雅的日常生活,如纯洁朴实的爱情之美。川端康成更多地是崇尚自然事物的美,即自然美,在审美意识中,特别重视自然美的主观感情和意识作用。
 川端康成审视自然事物之美,首先表现在对季节的敏锐的感觉。他的一些小说是以季节为题,比如《古都》的“春花”、“深秋的姐妹”、“冬天的花”;《舞姬》的“冬天的湖”等等写了对四季自然的感受,忠实再现四季自然本身的美,而且以四季自然美为背景,将人物、情绪、生活感情等溶入自然环境中,同自然事物之美融合在一起。如《雪国》对雪国季节的转换、景物的变化,都移入人物的感情世界,以托出人物或哀然或昂扬的感情。
 对自然事物的美,川端康成不限于客观再现自然事物的美,不限于人的生活,思想感情发生联系,而且还与民族精神发生联系,使自然事物拟人化,将主体的思想感情移入客体的自然对象中,使之有机地溶为一体,来传达人的主观心绪观念,如《千只鹤》中的菜道、《名人》中的棋道,就是人与心灵息息相通,与传统文化精神息息相通的,他既写出物的风貌之美,也揉合人的感情,借物以抒情,并发掘传统文化的情韵之美,形成川端康成美学所独具的个性。
 川端康成辛勤笔耕数十年,为日本文学的发展,为东西方文学的交流,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川端康成作为一个日本美和东方美的现代探索者,1968年以“敏锐的感受、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内心精华,”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日本人,也是第二位荣膺此奖的亚洲人。人们认为他的作品“最彻底地探求了日本的美”,展现了东方的美。川端康成作的题为《日本文学之美》的讲演,同《我在美丽的日本》、《美的存在与发现》,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日本文学的传统美,成为川端康成的日本美论、日本艺术观,构成了他的独自的美学理论体系,在川端康成文学中独放异彩。
                                          

参考文献
川端康成:《十六岁的日记》,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第一版
川端康成:《参加葬礼的名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第一版
川端康成:《一次婚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第一版
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第五章,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第一版
川端康成:《雪国》,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第一版


上一篇:《水浒》是如何刻画人物性格的 下一篇:盛唐“双子星座”各具风范、流芳..
Tags:康成 作品 特色 浅析 【收藏】 【返回顶部】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计算机论文
推荐文章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发现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删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论文格式网(www.lwgsw.com--论文格式网拼音首字母组合)提供中文系文学论文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8 LWGSW.com 论文格式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