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中文系文学论文
《水浒》是如何刻画人物性格的
本论文在
中文系文学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水浒》是如何刻画人物性格的
《水浒传》在艺术上最成功之处是塑造了叱咤风云,面貌各异的英雄形象,这些英雄人物的塑造可谓是各具特色,他们齐聚梁山,上演了一幕幕官逼民反、劫富济贫、除暴安民的江湖故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杀仇人投奔梁山;武松杀嫂、怒杀西门庆、血溅鸳鸯楼被上山;晃盖、吴风、阮氏三兄弟劫持生辰纲,主动投奔梁山;杨雄、石秀怒杀潘巧云为谋生存,投奔梁山;花荣、秦明呼延灼兵败梁山;卢俊义、徐宁因梁山所需被骗上梁山;宋公明怒杀阎婆惜,法场被救,忠心报效朝廷,上山等待招安……他们走上梁山的方式虽各有不同,但均有一段坎坷的经历。
《水浒传》所写事件发生在北宋末年,因此《水浒传》中所写的108将的行为,我们必须把它放在那样的一个历史背景下来考察。作为反抗封建社会、封建统治的作品,《水浒传》生动地记录了一段历史,尤其在塑造人物方面有着自身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紧扣人物身份,经历和遭遇来刻画人物性格。
《水浒传》围绕着“官逼民反”的重大主题,分别写了一百零八名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汉。这些人生活于社会不同阶层,有着不同的身份、地位、理想和爱好,因而在上山的问题上,具有不同的经历和遭遇,不同的思想与行为,而作者正是紧紧扣住了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以及遭遇来刻画人物性格。例如:阮氏三雄与林冲的上山,前者态度明确、干脆、行为果断迅速,而后者则委屈忍让,一拖再拖。这种性格的不同,与双方的政治、经济地位有关。三阮靠打鱼为生,有一身水陆兼备的好武艺,他们义胆包天,武艺出众,敢赴汤蹈火,同死同生,但生活困顿,外境艰难,在官吏们的重重盘剥下,三阮穷得连老娘头上的首饰都拿去卖了。正是在这种困境下,他们羡慕“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的梁山义军,只盼着若是有“识货的”便把这腔热血“卖”与他。所以当吴用一说明来意,三阮的反抗烈火便燃烧了起来,积极地参加了智取生辰纲的斗争,走上了上山的第一步。正是由于阮氏三兄处于穷困潦倒的地步,所以他们极易萌发反抗的思想,毫不犹豫地走上了斗争的前线。
与三阮相反,林冲的上山是被一步一步逼出来的,他有一个突出的性格特点,就是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不敢反抗。林冲在《水浒传》里边是个响当当的英雄,了不起,作者应是热烈地歌颂他的。可是一出场就是他的弱点,写他性格里边的弱点,不好的一面,即能忍。想想看,一个八十万禁军数的教头,有地位、有权力,更有能力保护家人。当得知光天化日之下,妻子被人家调戏,遭受了奇耻大辱,他不能忍受,所以他非常气愤地去了,这个地方有一句描写非常精彩,就是当时林冲扳将过来,扳着他的肩胛,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先自手软了。“先自手软了”这五个字非常值得注意,这不是简单的一般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而是一下子挖掘到人的内心世界,所以小说写林冲怒气未消,知道以后,反过来先自手软了,但是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但是敢怒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打,他忍下了这口气。刚刚认识的鲁智深,非常好武,而且讲义气,这个新认识的结义兄弟鲁智深带着一帮泼皮来帮他打,结果鲁智深来了以后,林冲却把高衙内放走了,林冲说:“原来是本县高大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会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一次”。虽然如此,高衙内却不肯罢休,千方百计谋夺林冲的妻子。高俅纵容儿子胡来,竟听信走狗陆谦、富安之计,以看刀之名,设毒计使林冲误入白虎堂,加给他一个“手持利刃,欲杀本官”的莫须有罪名,把林冲发放开封府,企图治以死罪,最后林冲发配到沧州。可这时林冲还是忍,临走他给妻子写了休书,既表现了林冲的善良、忠厚又表现了他的幼稚。也就因为忍,在大闹野猪林中,鲁智深要杀两个想谋害他的凶手时,林中却为他俩向鲁智深求情。林冲梦想着自己能避过祸难,有朝一日还能够“挣扎得回来”。结果迫害并没有结束,陆谦、富安追踪而至火烧草料场。当林冲在山神庙亲耳听到要拿他一根骨头回去向高太尉领赏时,他这才忍无可忍,怒火终于爆发出来,毅然决然上山^造**了。林冲性格的特点及其转变,写得这样有根有据,合情合理,真实自然,就是因为这种思想性格是植根于现实的土壤之中的。一个人十万禁军教头,无故地遭受迫害,被弄得妻离家破,沦为一种十分悲惨艰难的境地时,他还想力争平安地过安定日子,就这样一个人,终于也被逼得走投无路,不得不起来反抗了,人物这种忍辱苟安的思想及性格表现出来了,同时小说也正是通过对情节的描写,有力地揭露出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
生活对于性格的形成是不可缺的前提条件,复杂的环境决定着人物的性格特点。林冲从委曲求全,妥协忍让到敢于反抗,并且发展成为起义军中抵制招安、反对投降的坚定分子,这是因为他通过自己的切身经历,彻底认识了统治阶级的虚伪和险恶本质。他的思想觉悟,他的性格特征,随着他的身份、地位经历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二、抓住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性格。
细节,顾名思义就是细小的情节。然而,细则细矣,小则小矣,但它的威力却既不细,也不小。无论小说中的人物、故事和主题思想,都是通过细节,尤其是富有特征的细节,才能具体、形象、切实而有力地表现出来。如果把整个作品比作一座大楼,那么,人物故事就好比梁、柱、墙壁,而细节就好比砖瓦水泥。如果把整个作品比做一个人,那么,人物、故事就好比人的骨骼、四肢,而细节就好比血肉。细节之所以重要,从根本上说是由文艺的特性决定的。文艺的特性是形象,而形象必须是具体的、感性的,不能是抽象的、理念的。这种具体感性的形象能够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甚至仿佛还能让人用手触摸。要达到这样高超的境界,那就非有精细入微的艺术描写不可,非有真实、生动而富有特征的细节不可。
在我国古典小说中,真实、生动的特征性细节描写很多,真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这些细节在作品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无所不在的,几乎渗透到整个艺术形象的每一个毛孔。如«水浒»第六回,鲁智深入得寺来,便投知客寮去。只见知客寮门前大门也没了,四围壁落全无。智深寻思道:“这个大寺,如何败落的恁地?”直入方丈前看时,只见满地都是燕子粪,门上一把锁锁着,锁上尽是蜘蛛网。智深把禅杖就下搠着,叫道:“过往僧人来投斋。”叫了半日,没一个答应。回到香积厨下看时,锅也没有了,灶头都塌损。智深把包裹解下,放在监斋使者面前,提了禅杖,到处寻去。寻到厨房后面一间小屋,见几个老和尚坐地,一个个面黄肌瘦。智深喝一声道:“你们这和尚,好没道理|。由洒家叫唤,没一个应。”那和尚摇手道:“不要高声。”智深道:“俺是过往僧人,讨顿饭吃,有甚利害。”老和尚道:“我们三日不曾有饭落肚,哪里讨饭与你吃?”
这一段写的是鲁智深从五台山到东京去,路过瓦罐寺的情景。作者着墨不多,只见“大门也没了”,“满地都是燕子粪,”“锁上是蜘蛛网,”“锅也没了,灶头都塌损”等几个特征性细节,就把瓦罐寺“败落”的情景,描绘得活灵活现。契诃夫说:“描写风景的时候应抓住琐碎的细节,把他们组织起来,让人们看完以后,一闭眼睛,就可以看见那个画面。“像上面这段描写,不就是能使人“一闭上眼睛,就可以看见那个画面”?不仅如此,我们还仿佛看见鲁智深真的是进到这个败落寺院里,真的寻见了几个面黄肌瘦的老和尚。这样的描写该是多么富于真实感、具体感啊。如果删除一切细节,简单粗略的说智深进了一个败落寺院,具体感可就大为减弱乃至丧尽殆尽了。所以真实是艺术的生命。真实才能“可信”,才能产生持久的艺术魅力。而细节正是使作品产生强烈的真实感、具体感,产生可信的形象和艺术魅力。
三、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性格。
《水浒传》中人物性格丰富多样,绝不雷同,这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对比手法的运用,如在高衙内调戏林冲妻子的事件上,林冲忍让妥协,鲁智深则火冒三丈,要让高衙内吃洒家三百禅杖,又如在武大被害一事上,何九叔与郓哥形成了鲜明的性格对比,前者世故,机变且又胆小,怯懦,全身避祸,后者则幼稚天真、呈强、好胜、打抱不平。在同一类型性格的人物当中,作者也注意用对比手法加以区别,显现其性格的差异,如同属鲁莽型的鲁达和李逵,前者在鲁莽中带有机警、豪爽、精明,而后者的鲁莽中含有蛮干、粗犷甚至幼稚的成分。在同一职业的人物当中,作者注意区别他们的不同性格,如鲁达和杨志,同是武官出身,当过督头,提辖,殿司制使,都很干练机警。但鲁达偏于豪爽,莽勇,敢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视功名如草芥。杨志则善于投机钻营,为博个功名奔波劳碌。此外,作者还有意通过兄弟之间、夫妻之间、亲朋之间的对比来显示人物之间的性格差异,如阮氏三雄,熟谙水性,武艺高强,敢于斗争。但阮小二老成持重,临危不乱,阮小五精神强悍,爽快利落,阮小七急燥冒失,性如烈火。
四、在矛盾冲突中显示人物的性格。
《水浒传》在描写人物时,往往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之中,通过人物的行动来显示自己的性格特征。例如石秀这个“拼命三郎”,有着坦率、正直、嫉恶如仇、义无反顾但又机警沉着的性格特点。而这些特点,在促使杨雄碎割潘巧云以及“跳楼劫法场”两个事件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当他第一次见到海和尚和潘巧云时,就识破了他们的勾当,在他们眉来眼去时,“便揭开布帘,走将出来,那贼秃放下茶盏,便道:‘大郎请坐’。这妇人便插口道:“这个叔叔,便是拙夫新认识的兄弟。”那和尚虚心冷气,动问道:“大郎贵乡何处,高姓大名?”石秀道:“我姓石,名秀,金陵人氏,因为只好闲管,替人出力,以此叫做拼命三郎。我是个粗卤汉子,礼数不到,和尚休怪。”这无疑是给海和尚潘巧云一个当头棒喝:放尊重些吧!不然,是不会有好下场的。这显示了石秀的机智灵活。他曾告知过杨雄,但反而被潘巧云栽赃诬陷,使矛盾趋于复杂化,这样,石秀被迫离开杨家。为了提示事实真相,石秀伺机在后门解决了为海和尚通风报讯的胡道和海,促使杨雄醒悟,为自己洗刷了污名。随后又为杨雄出谋划策,促成了碎割潘巧云的事件。在这场矛盾冲突当中,石秀以自己的言行,显示了正直无邪,嫉恶如仇、且又机警沉着的性格特征。特别是“跳楼劫法场”一事,更能体现出拼命三郎石秀的胆识超人之处。
石秀在城窗外看时,十字路口,四周围住法场,十数对刀棒刽子,前挤后拥,把卢俊义绑押到楼前跪下。……当孔目高声读罢犯由牌,众人齐和一声,楼上石秀,只就那一声和里,掣着腰刀在手,应声大叫:“梁山泊好汉全伙在此!”……从楼上跳将下来,手举钢刀,杀人似砍瓜切菜。走不迭的,杀翻十数个;一只手拖住卢俊义,投南便走。
石秀当然知道只身动法场的危险,但别无他法,只好破釜沉舟,声称“梁山泊好汉全伙在此”,闻入法场。他被捕后,义正辞严地大骂梁中书,说我哥哥“早晚便引军来打你城子,踏为平地,把你砍做三截,先教老爷来和你们说知”。显然,石秀采用的是缓兵之计,既表现了敢于拼命的战斗性,又表现了机警沉着的灵活性。正是石秀的大智大勇,使敌人摄于起义军的威力而不敢贸然杀割他和卢俊义。
对于重要的人物,《水浒传》的作者无不把他们放在矛盾斗争中,通过矛盾的发生、发展和解决去显示人物自身的性格。而对一般的小人物,作者也常常使用这种方法,如何九叔怯懦、胆小、圆滑、精明,是通过他收领武大尸首的前前后后活动表现出来的。在西门庆设酒招待他时,何九叔便已猜出“今日这杯酒,必有蹊跷”。所以,西门庆给他十两银子时,既不肯接受,却又不敢不接受,心里直疑忌:“我自去殓武大尸首,他却怎地与我许多银子?”等到进入武大家,见到潘金莲时,心里即已明白了几分。一扯开白绢,辩明了武大死因后,何九叔突然大叫一声,往后便倒,口里喷出血来。原来,他本待声张起来,却怕他没人作主,恶了西门庆,却不是去撩蜂剔蝎?待要胡卢提入了棺殓了,武大有个兄弟,便是前日景阳岗打虎的武都头。他是个杀人不眨眼的男子,倘或早晚归来,此事必然要发。本来何九叔是与事件无涉的,但由于职业关系,竟被卷进了矛盾的旋涡之中。为了应付武松回来后的追寻,何九叔伪装病发,以免负殓尸之责,并且还保留脏银,偷藏骨殖,掌握一定的证据。当武松手握尖刀胁迫何九叔时,他交出了武大中毒的实物,却还不敢说出事实真相,不敢到官府作证。在这组尖锐的对立矛盾斗争中,何九叔小心翼翼地周旋于矛盾冲突的双方之间,充分显示了一个职业团头的圆滑、精细、苟且偷安的性格特征。
《水浒传》是通过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怎样在他被迫害的独特遭遇里被逼上梁山的不同道路构成的,这就是说在不同人物通过不同道路汇合梁山的每一个特殊情节的构成里,作者创造了梁山起义军主要英雄人物的精彩性格,广泛的描绘了封建社会阶级斗争生活的复杂面貌,从而烘托出每一个性格的社会特征,使得每一个人物首先从阶级性格中获得了鲜明的艺术形象的生命力,并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在更完整的意义上发展了这些性格。
参考文献:1、 施耐庵:《水浒传》,北京出版社,1980年,第6版,第108页。
2、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浙江出版社,2000年,第3版,第135页。
3、矛盾:《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2001年第3期,第53页。
5、贾文昭、徐召勋:著《中国古典小说艺术欣赏》,北京出版社,1998年。第5版,第122页。
上一篇
:
关于戴望舒诗歌象征主义艺术成就..
下一篇
:
川端康成作品特色浅析
Tags:
《水浒》
如何
刻画
人物
性格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