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中文系文学论文
试论王维山水、景物诗中的绘画美
本论文在
中文系文学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试论王维山水、景物诗中的绘画美
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又是著名的画家,他的画流传下来的极少,但据史书记载,当时他曾有过大量的绘画创作,并被称为南宗画派的开山之祖。王维作为一个诗人兼画家的艺术家,在他把对生活的观察表现于艺术创作的时候,诗与画之间就必有相通之处。也就是说,在王维的诗作中,我们可以时时领略绘画的美。亦即人们常说的“诗中有画。”本文试图探讨一下王维山水景物诗中的绘画美是以怎样的绘画手法体现出来的。
人们常有这样的生活体验:一个并不怎么为人注意的或已经习以为常的景象,一旦通过画家或诗人再现出来的时候,往往使人惊叹,使人神往。如倪瓒的山水画,有的只不过是几处疏林,两三处平坡;米芾的烟雨图,大抵也无非是树林拱卫的几处山头而已。然而,画家们正是通过他们的观察,挖掘和剪裁,才使人们发现并感受到平远开扩,或烟雨濛濛之美。
诗亦然。一个平淡无奇的野店,一旦通过“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诗句再现出来,就使读者进入一种寂寥而又清新的美的境界。
“美”是古今中外的艺术家、哲学家们探讨不尽的话题。然而从中国山水画或西洋风景画的表现方法看,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一粗略的概括:构图美,形象美,色彩美,意境美。当然,这四个方面是统一的 ,不是孤立的。不能设想一幅构图杂乱无章的画会又什么意境之美;也不能设想一幅色调不和谐的画面会又什么形象美。但诗毕竟不是画,也不能把二者等同视之。为论述方便,本文还是打算从这四个方面来探讨王维的山水景物诗。
一、构图美
构图大体上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景物的布局和取舍,王维的《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简练的八句,就写出了终南山磅礴的气势。诗人完全不采用通常的山水诗中突出山水泉石、丛林古木的描写手法,而是从全局着眼,从大处落笔。写它的全貌,突出它延绵不断的走向和无涯无际的广度。这就把整个终南山的山势通过总体性的布局展现在我们面前,使人觉得是在观赏一幅巨画。“连山到海隅”把人们的视线引向极远以致无法见其端际;“阴晴众壑殊”又把人们视野展到极宽以致难以穷其变化的境界。而“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两句,又使画面的构图留有足够宽广的天际,一则不使人感动充塞,二则烘染云气的变化又会反衬山势的开扩。可谓“展或大或小之图,写百里千里之景。东西南北宛在目前;春夏秋冬生于笔下。”诗的结尾“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则形同山水画中随意点缀的一两个小小的人物形象,虽写了人,但使我们感到在这广阔的山区实在是难以见到人。这种随处点染的构图效果,更突出地反映了这首诗完全用的是画家的眼光,画家的笔法,充分体现了绘画的构图美。
再如《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 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 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 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 倾家事南亩。”此诗题目重点是一个“望”字。于是作者从“新晴原野旷”开始,先望到“郭门临渡头”,再望到“村树连溪口”,再远处是“白水明田外”,更远处是“碧峰出山后”。读这首诗,不由使人感到如同电影中 由近及远的镜头处理一样,诗人把景物一层层地铺展开去,同时也就把大自然的美,一层层地揭示在人们眼前。整个构图的手法就是通过鲜明的层次来完成的。这种构图手法是为了表现开头提出的“原野旷”的主题。
层次是绘画构图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王维许多诗中都可以看到诗人从层次的角度观察自然、处理自然景物的意图。除了平远的层次之外,对于高下的层次,也有很细致的描写,如“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逶迤南山水,明灭青林端。”“水围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等,都是用绘画的眼光,着力于层次的描绘的。
二、形象美
形象的含义是非常广泛的。这里所指的形象是指绘画这种造型艺术对客观现象的典型的概括、准确的描绘和洗炼的处理,王维的《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这首诗的主题不是写景,但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可以说把广袤的塞上风光写绝了。作者在读者的视野中投下了两个简括的形象:一片大漠上的一条直上的孤烟;辽远的河滩尽头一轮滚圆的落日。只这两个形象便概括了大漠中的一切。什么孤寂、浩瀚、荒凉……,一切的形容都成为多余的了。典型环境中典型形象的刻画,是现实主义艺术家们所刻意追求的,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所捕捉到的大漠中的典型形象,可以说非画家莫能为,而且其表现手法的洗练,也足以使人惊叹。我们见到什么呢?只见到一条垂直线,一个正圆形。然而我们又分明什么都见到了,看到了大漠中最深刻的形象。
再看王维的《汉江临眺》:“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此诗着意写水,写水势的浩大。到底怎样浩大呢?诗人没有采取一般的形容手法,而是从倒影的观察入手,突出刻画水中的世界:“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人间、天上的一切,几乎都在水中浮动、摇撼。这样大的水,这样大的气势,它简直吞噬了一切。有了这样一种形象,才会使人感受到“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怎样的一种形象。诗人所使用的绘画中的倒影的表现手法,在这里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色彩美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一首历来被人称道的送别诗,读完这四句诗,使人感受到诗人对离别的惆怅之情,但又绝无颓丧之迹。因为它一开始就描绘了一幅清新明快的图景,新雨洗过之后,青砖青瓦的客舍显得更青,待折的垂柳显得更绿,完全是一派清新的景象。诗人以画家的敏锐目光抓住了“客舍”和“柳”新雨过后特有的色彩,着力表现。只用“青”“绿”两种色彩简单地点染一下,就像一幅明快的版画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使人耳目一新。正是在这特定的洗练的色彩处理的背景之下,才使这首送别诗意趣清新,不落俗套。尽管有无限离愁,却绝无凄凉颓丧之感。
在绘画上,色彩的运用是不拘一格的。当我们读到《积雨辋川庄作》这首诗时,就会感到“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色彩的敏感的感受力。它给人以强烈的色彩感主要并不在于“白鹭”“黄鹂”,而更在于“漠漠水田”与“阴阴夏木”。“漠漠水田”给人的感受是广漠的一片明净的淡彩;而“阴阴夏木”则是葱郁深沉的浓色。王维在诗的表现上运用了绘画上这种强烈对比的设色法,似乎使我们更真切的感受到夏日的绿荫与绿荫之外的水田之间那种鲜明的分界线。这种明暗对比的处理,决定了此时此地“辋川庄”的环境的基本色调。人们从这两句诗中所得到的美感,所得到的影像,主要是由这种强烈的色调对比来决定的。而“白鹭”与“黄鹂”是在这基本色调上施加的点染,使画面的色彩更为明快。
色彩的美,常常表现在设色的大胆夸张上。《辋川别业》中“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从这四句诗中就使我们窥见到这种夸张的设色法。春播的季节,山野之中最惹人注意的就是春草和桃花,春草是怎样的,桃花是怎样的,人们大都有亲身感受。所以,要处理得使人如身临其境,是不大容易的,但王维自有见地,他使用了“堪染”来突出一个“绿”字,用“欲然”来突出一个“红”字,这就是画家的眼光、画家的用色法。把红与绿给予高度的强调——红得似乎要燃烧起来;绿得好似可以用作染料。于是盎然的春意,便通过红绿二色的突出与夸张而跃然纸上了。
四、意境美
凡是抒情诗总有它自己的意境,没有意境的抒情诗令人索然寡味。然而意境美几乎是艺术家历千载而探讨不尽的课题,似乎颇有一点“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味道。这里仍然从绘画艺术的角度来看王维山水景物诗中所反映的意境美。
绘画的意境,据我粗浅的理解是指那些蕴含在特定的形象之中而又不仅局限于这一特定形象所给予人们的艺术上的感受。观徐悲鸿的奔马,我们不只看到奔马矫健的英姿,还感受到奋发向上的生命活力和志在四方的进取精神。观齐白石的虾,我们也不只看到几个游动的生物,而是通过那透明的虾体,那舒展的长须,感受到一种宁静、和平、自由的气氛。这种蕴含在画面之中而又超乎画面之外的情趣的感受,大概就是绘画艺术所表现出来的意境美。
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此诗写了什么呢?除了诗人独自在竹林里弄琴,似乎什么也没有描写。但使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个弄琴的诗人,透过“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的环境烘染,使我们感受到琴声与啸声之外的宁静,宁静到寂寞,甚至孤独,然而又洋溢着诗人的惬意。这幅画,最突出的是深密的竹林与如水的月光。此时此地,诗人的心境完全融汇到这种宁静的气氛中去了。他或许更主要的是在享受这如水的画境,而“琴”与“啸”反倒成了一种陪衬。这种宁静、惬意的意境我们是从画面上感受到的,而这种感受又远远超出画面之外。绘画上的意境美在这里得到了突出的体现。此外,象《终南别业》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画面,也同样体现了这种宁静、惬意的意境美。
作为画家的王维,非常善于捕捉不为人们所注意的的景物,来表现他所发现的意境美。一种极其平常的自然景物,他只用淡淡的几笔,便使人玩味无穷。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归嵩山作》)“柳条疏客舍,槐叶下秋城。”(《与卢象集朱家》)“靡靡绿萍合,垂杨扫复开。”(《萍池》) 以上从构图、形象、色彩、意境四个方面粗略地分析了王维山水景物诗创作中的绘画美。这种绘画美是与诗人以画家的眼光、手法来观察、表现自然景物分不开的。本文只就几个大的方面略加阐述,如果从更具体的技巧处理上去探讨,定会有更多可资借鉴的东西。
上一篇
:
浅析阿Q精神胜利法产生的根源
下一篇
:
现实主义在苏轼词中的表现
Tags:
王维
山水
景物
绘画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