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中文系文学论文
试论唐诗中的“追月”现象
本论文在
中文系文学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试论唐诗中的“追月”现象
日月轮转,天地之常。这本是自然界中不可泯灭的规律。然而在人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过程中。由于社会发展水平限制。月,对人类始终保持了其神秘的面纱。故而,在人类认知发展的历程中演绎出了“月”的种种意境。
儿时起就朗朗诵读唐诗宋词,那时候只知道诗词的精练,上口。对诗词的内容和意境也不过是茫茫然一无所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对诗词的理解也更进一层。在我心中对古诗词的崇拜到了现代文学不可比拟,无法跨越的地步。唐诗宋词用简简单单的,生活中三岁小孩就会的文字创造出了无际的空间和无尽的意境。正可谓:“言有尽而思无穷”。
今天当我想到要谈论我所崇拜的诗词时我感到空洞而无助。一如鲁迅先生所说:“我沉默着我感到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然本着对诗词的热爱,在此把自己对诗词的一些个人理解作一点浅薄的表述,希望能得到各位诗词爱好者及各位老师的指点与帮助。
从朦胧的人类意识形态开始,月就成为了人们意识中的一个问号。于是在神话时代就产生了嫦娥奔月的传说。这是人类意识萌芽状态下的追求与向往。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对月的向往和思考始终伴随着人们的意识不断发展。在诗经中不泛对“月”的描述及“月”意境的构造。在诗词发展到高峰阶段的时候,“月”也被运用得如此的广泛如此的出神入化。
可说在中国古文化中。各种文化及各个派别对“月”都有所营造。就诗词而言,本身就是宽泛的。其包含了各文化和各学派。诗词中对“月”的构建我认为主要有几个方面:
营造凄凉的氛围,以映衬全诗。
借月抒情,表达思念。
构建环境,烘托浪漫气氛。
以月为喻,表达寂寞之情。
一,营造凄凉氛围,以映衬全诗
这可能是诗词中所运用得最为广泛,最为能与读者共鸣的了。在这儿让我最为触动的就是白居易的《琵琶行》了。其间几次用到了月来烘托气氛,一次比一次更能触动人心。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这是诗中第一次对月的运月。其意在于构造朋友间离别的凄苦,也为全诗作了基调。
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这是琵琶女弹曲之后的描述,在无声中体味凄苦的流淌,突出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对情境的深化,无遗地表达了歌女(实则是作者本人)孤苦寂寞的心态。三次江月的描述为最终全诗“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① 营造了气氛,烘托了情境。把作者的心态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借月抒情,表达思念
这也是诗词中常见的也是经典的表达方式。诗词中的诸多名句有所佐证,其中李白的 《静夜思》李白②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恐怕是流传最广,最为能表达思乡之情之作了。
其他的再如:
望月怀远 (张九龄) ③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及
月夜忆舍弟 (杜甫) ④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诗中所表达的强烈的思念之情,已经不在局限于诗作本身而被人们宽泛地用于所有思念的表达,此可谓诗之经典亦可谓“月”之经典。
三,构建环境,烘托浪漫气氛
至于这一类的应用。最为让天下有情人皆为动心的莫过于宋代大文豪欧阳修描写元宵夜情侣们相会的千古绝唱。
天仙子(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⑤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就热恋中的男女而言。两个人的世界里容不得半点的第三物。只有无言的明月,妩媚的鲜花,方能溶入其排它的热恋中。正所谓:花前月下,海誓山盟,两情相愉,天长地久。也因为这样始有了“月老”之说。
四,以月为喻,表达寂寞之情。
人是群居动物,然而人又生而孤独,我们的一生总要独自去面对太多。我记得有这么句话:“能够忍受孤独,享受孤独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英雄。”(这不是原话,现在也不知到哪去找出处。得大体意思如此。)而文人们面对孤独懂得用文字去表达它。这也算是一种排泄,一种享受孤独的方式了。
此类作品中就我个人知识函盖面而言。首推李白诗《月下独酌》为最:
月下独酌 (李白)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此句所构建出的孤苦凄凉之情境,只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全诗中难消寂寞,我歌我舞之情。当真有如寂寞至身。我想读者自能从中体味到作者之凄凉罢。
再者对宋朝词人张先我也是有所感触的。其号“三影词人”因影而名。其中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⑦不也是表达了寂寞哀思之情吗?宋词中婉约派代表人物---李清照,其诗中更是不乏对月的描绘。以月来营建其诗的氛围。表达其香闰独守之苦寂。“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诗句里面我所能读懂的就一个“盼”字,而盼的根源正应了“孤雁南飞,其鸣衷衷”也;至夜“那堪永夜,明月空床。”凄凄惶惶,孤寂无依。
诗达人意。李清照与“月”的不解之缘起源于其生活中的孤寂无聊,物质生活的充实与精神世界空虚的落差。更高层面而言应归咎于封建社会对女性的精神枷锁。从其诗其词中我们不难读出其生活的苦闷空虚。“人悄悄,月依依,”“月移花影约重来”其一生唯有月光花影相伴耳。其一生的凄苦还是让我们在闻者泣声,读者感怀的诗作《声声慢》中仔细玩味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⑧
“月”是一种自然现象,随着人们认知能力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登上了月球,对月球作了实地勘查。对种种自然现象作出了科学合理的解释。然而这一切并不重要,这并没有导致“月”对文学影响力的衰退。可以说文化领域中的“月”现象已经独立于物理科学之外。而在人们的意识中树立了一个文学意义的规范。应该说文化领域中“月”现象学的产生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历程的最好见证。是人类社会认识世界,感知世界长期积累的产物。可以想象或者说可以推断:假如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是先进的,科学高度发展的。如现在一般或者说超过现有科技水平,具有足够的认知外部世界的能力。那么,是否还能够产生如此丰富的经典的“月”文化吗?这只是个假设,不成立不可能的假设。然而即便如此我还是相信:只要所谓的文学存在,“月”现象就一定包含于其间。或者说“月”文化就必然是文化领域的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因为人是感性的,感性是人的第一性。所有理性的认知都是在感性的基础积累起来的。并且可以说即便是有理性认识摆在眼前,人的意识也会屈从第一性的感性。而人生中的悲欢苦楚,离离合合,不正被月的阴晴圆缺所印证着吗?
诗词中的“逐月”现象可以说比比皆是,举不胜举。就我浅薄的文学知识而言。真的只能作出这点肤浅的认知。至于“月”和文学间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的附着关系。“月”现象为什么会渗入到文学的各个领域,并长唱不衰。我无力作出系统的论证。我只能止于对这些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玩味以至于崇拜。就这种现象的主生及其根源尚请各文学大虾提点指教
上一篇
:
湘西世界的灵魂----论沈从文《边..
下一篇
:
中国新诗 路在何方
Tags:
唐诗
“追月
现象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