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格式
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 首页 |
  • 毕业论文 |
  • 论文格式 |
  • 个人简历 |
  • 工作总结 |
  • 入党申请书 |
  • 求职信 |
  • 入团申请书 |
  • 工作计划 |
  • 免费论文 |
  • 现成论文 |
  • 论文同学网 |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中文系文学论文

论《三国演义》的计谋

本论文在中文系文学论文栏目,由论文格式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www.lwgsw.com,更多论文,请点论文格式范文查看

论《三国演义》的计谋
 《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末年各个政治集团间的相互争斗以及魏、蜀、吴三国发展、壮大直到被晋所统一的过程。由于牵扯面广,历史跨度大,而且描写又涉及各个集团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多方面,尤其是其描写各个集团领导人物在复杂的斗争面前的谋略特别精彩,在书中作者大量地描写了反间计、借刀杀人计、锦囊妙计、连环计等。个个神机妙算,令人拍案叫绝。
杀人不见血――反间计
设计条件:两股或多股敌人联合进攻的时候。
实战举例:
 孔明南征时,首先碰到雍闿、朱褒与高定三股叛军联合进攻,孔明在同一事情上反复使用反间计,使高定分别诛杀了雍闿、朱褒。第一次,他在战斗中捉拿了雍闿、高定的士兵,把他们分别关押,放出风声说:“但是高定的人免,雍闿的人尽杀。”(第八十七回)孔明先将雍闿的人解到帐前,故意问他们是何处部队,这些人只怕被处死,谎称他们是高定的部下,孔明将其赏酒、免死,纵放出营。随后又将高定的人解到帐前,赐以酒食,对他们说:“雍闿今日使人投降,要献汝主并朱褒首级以为功劳,吾甚不忍。”即放他们回寨。雍闿听到自己回营军士的汇报,对高定引起了戒备心;高定听到自己军士的汇报,亦对雍闿起了猜疑。第二次,蜀兵在半路上俘获了高定的密探,孔明故意将其认作雍闿的人,唤入帐中问道:“汝主帅既约下献高定、朱褒二人首级,因何误了日期?军士含糊应答后,孔明赐以酒食,下密书一封,付给军士说:“汝持此书付雍闿,教他早早下手,休得误事。”探子回到高定营寨,告知所遇实情,并将孔明给雍闿的信交付高定,高定看信大怒,认定雍闿必有异心,遂率兵杀进雍闿营寨,提其首级来降孔明,孔明从匣中取出一封信对高定说:“朱褒已使人密献降书,说你与雍闿结生死之交,岂肯一旦便杀此人?吾故知汝诈也,”喝令将高定斩首。高定极力辩解。孔明对他说:“吾亦难凭一面之词,汝若捉到朱褒,方表真心。”高定领诺,又率兵杀奔朱褒营寨,最后斩朱褒之首献给孔明。此计由于敌人杀敌人,也叫借刀杀人之计。
 曹操为了打败马超、韩遂的联合进攻,也成功的利用反间计。他的反间计包括三个步骤:第一,针对马韩轮流值班守阵的情况,操在韩守阵时,与其单骑会晤,只谈往日旧事,不提军情。韩向马如实告知会晤内容,马超不甚相信,已起疑心。第二,曹操给韩亲笔写一封信,要害处故事涂抹改动,封送韩遂,并有意让马超知道有密信送韩。马超向韩遂要信相看,见重要字句已被改抹,以为是韩遂为应付自己而改动,对韩遂疑心加重。第三,韩遂为表明自己心意,与马超商定下次他与操单骑对话时,让马超冲阵刺杀曹操。等到韩遂在阵前喊操对话,曹操却让曹洪出马告诉韩遂:“夜来丞相拜意将军之言,切莫有误。”(第五十九回)言罢而回。曹洪说给韩遂的话,实际上是让阵后马超听的,等于对马超讲:送给韩的密信包含重要隐情。马超果然上当,催马出阵,怒刺韩遂。和这一系列反间术配合,操已暗中结交韩遂部下诸将,等马、韩的矛盾一经公开化,二人的关系一发不可收拾,于是二人相互厮杀,操则坐收渔利。
战例分析:
 两股敌人之所以能够联合起来,一方面由于他们各自的势力小,联合起来就能增强实力。另一重要原因是胜利能够带来他们需要的战争效益。所以利益的需要是他们最大的驱动力。但他们也有致命的弱点:一是相互利用;二是心怀鬼胎互相猜忌;三是关键时刻宁愿牺牲他人保全自己。孔明和曹操之所以能成功离间他们正是利用了他们的弱点,不断制造矛盾,使他们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最后互相残杀而失败。
 (四)反间计的好处:
 1、投入少而收效大,往往自己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道一枪。凭借书信或使者等第三者传递虚假信息,制造矛盾,引导敌人上当。
 2、由于没有大量的军力投入,所以可以始终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控制整个局势的变化。
坐山观虎斗――借刀杀人计
 (一)设计条件:适合对付自己的政敌和仇敌,当自己不好除掉或无法除掉时,假手于人,让别人除掉他。
 (二)实战举例:
 周瑜因怕蔡瑁、张允传给曹军水上战法,于是连续制造虚假信息,借曹操之手杀掉了二人。曹操曾因慢待祢衡,受到祢衡当众辱骂,手下人主张杀掉祢衡,但曹操顾虑说:“此人素有虚名,远近所闻,今日杀之,天下必谓我不能容物。”遂将他派往荆州去劝降刘表,欲借刘表之手杀之。刘表说:“祢衡数辱曹操,操不杀者,恐失人望,故令作使于我,欲借我手杀之,使我受害贤之名也。吾今遣去见黄祖,使曹操知我有识。”(第二十四回)遂令祢衡去见黄祖,祢衡见黄祖后讥讽他说:“你似庙中之神,虽受祭祀,恨无灵验!”黄祖一怒之下,杀掉了祢衡。这里,曹操借刘表之刀,刘表又转借黄祖之刀,最终杀掉了祢衡。
 另外,当互有矛盾的两个敌人结成一团时,采用“冷处理”的办法,亦可收到借刀杀人的效果。
 袁绍被曹操连续击败后,忧郁患病而死,儿子袁谭、袁尚暗争权力,准备以武力相拼。但慑于曹操大兵压境,遂联合御敌。(第三十二回)曹操谋士郭嘉分析了袁氏兄弟“急之则相救、缓之则相争”的趋势,建议曹操撤军,待其内变而击之。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挥师南下,征讨刘表。果然,袁谭见曹操撤兵,遂向袁尚争夺袁绍继承人之位,二人刀枪相见,互相消耗,最后袁谭投降曹操,操乘机率兵北还,一举平定了河北。这里,曹操对二袁采取“冷处理”的办法,给他们创造出激化矛盾的条件,借袁谭之力杀袁尚,又借袁尚之力杀袁谭,不费自己刀枪,削弱了两股敌人。袁谭死后,袁尚、袁熙兄弟被曹操击败,远投辽东公孙康,欲养成气力,恢复河北失地。鉴于公孙康不臣服,现又有二袁相投,操手下许多人提议迅速追击二袁,兼征辽东,谋士郭嘉于病危之中上书曹操说:“今闻袁尚、袁熙往投辽东,明公切不可加兵。公孙康久畏袁氏吞并,二袁往投必疑,若以兵击之,必并力迎敌,急不可下;若缓之,公孙康、袁氏必自相图,其势然也。”(第三十三回)曹操遂按兵不动。公孙康闻知二袁来投,急聚手下人商议,一部分人认为,袁绍过去常有吞并辽东之心,现袁尚等兵败来投,日后必有争夺之意,建议斩首以献曹操;一部分人担心曹操引兵下辽东,认为二袁可以成为抗拒曹操的借用力量,建议收纳他们。最后辽东领导集团作出决定,派人探听曹兵消息。“如曹兵来攻,则留二袁;如真不动,则杀二袁,献于曹公。”当探知曹操按兵不动,并无下辽东之意时,公孙康遂在宴席间斩杀了二袁,送首级给曹操,曹待二袁首级至,立刻回兵,进攻辽东。
 这里,曹操连续采用“冷处理”的办法,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势力。两个集团或两个人之间总有一定的密疏间隔,当外部压力增大时,其间隔距离就减小;当外部压力取消或减小时,其间隔距离就相对增大。曹操利用这种规律,两次对内部矛盾较大的敌人“冷处理”,给他们提供矛盾激化的条件,借敌人之刀杀敌人,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三)战例分析:
 孙权与曹操隔江对峙,终有一场硬仗要打。蔡瑁和张允为曹军水军都督,熟知水上战法,为曹操训练水兵,一旦训练成熟,将成为孙权进攻曹操的心腹大患。而在战场上吃掉蔡张二人非常困难,而且意义不大因此要设法尽早除掉,而蒋干拜访更是机缘巧合。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使周瑜借刀杀人计得以实施。
 曹操对付袁氏兄弟,同样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观因素得益于谋士郭嘉对袁氏兄弟的了解和行为把握。客观因素是袁氏兄弟互相猜忌,争权夺利。
 (四)借刀杀人计的好处:
 一是不亲自面对敌手,不直面自己的政敌,保全自己的名誉;二是成败都对己有利可图,而无后顾之忧。
决胜千里之外――锦囊妙计
设计条件:
主帅不能亲临阵前指挥,但对战局却可以比较准确的预测和把握。
用计者必须具有用计者所具有的能力,并且完全信任主帅的决策,服从主帅的部署。
(二)实战举例:
 孔明在安排刘备去东吴招亲时,交给随刘备前去的赵云三个锦囊,让他依计而行。纵观孔明的招亲三计,其对事件的预料和处理是非常周密细致的:入吴后首先要成亲,这是实现联吴战略方针的手段,是刘备此去的目的,也是后面一切问题解决的前提,但孙权并非真心招亲,于是有第一个计策对付;招亲的目的达到后不能久住于东吴,刘备要回荆州主持军事,要待机入川,实现鼎立之势,但料到孙权不会轻易放走刘备,刘备对安逸生活也难免会有留恋之心,于是用第二个计策解决;刘备偕夫人出走会在路上遇到难以预料的障碍,但毕竟在孙夫人家族的辖地,于是用第三个计策应付。三条计策互相衔接,排列有序,它们对预料之中的事全能解决,保证计划万无一失。
 同样,曹操也几次利用锦囊妙计。曹操赤壁战败后派曹仁守南郡,临走前嘱咐他:“吾有一计,密留在此,非急休开,急则开之。”(第五十回)后曹仁与周瑜大战,此计派上了用场。张辽、李典、乐进三人在合淝防御孙权军队,操得知孙权领兵进攻合淝,于是派人向张辽送木匣一个,匣上有操封条,封条上写着:“贼来乃发。”(第六十七回)此方案亦获成功。
(三)战例分析:
 刘备去东吴招亲,孔明不能亲自前往,后方还有大量的事务需要他去处理,派谁去好呢?孔明此时仅挑选了赵云一人。赵云,有勇有谋,这正是孔明看准赵云的原因。有勇有谋就是保证计谋成功的必备的将士素质。而采用锦囊妙计的形式又保证了计谋的隐密性,且方便保存,利于实施。
 (四)锦囊妙计的好处:
 第一,缩短了将领接受计划与实施计划的时间间隔,较彻底地排除了泄密的可能性;第二,危急时候打开它,极大地提高了其价值有效性,避免了受计将领们无谓的争论和犹豫;第三,防止了受计将领在实施前的情绪渲染。
事出皆有因――连环计
设计条件:
 适用于具有非常重大而且要高度保密的军事行动。特点是危险性大,要求是环环相扣,互相照应,不允许执行中有一点点差错。
实战举例:
 董卓作乱时权倾朝廷,坏事干尽,丁原的挑战、曹操的谋刺、十八路诸侯的讨伐均告失败,群臣无可奈何,敢怒而不敢言,于是,司徒王允决定利用连环计,先用反间计,离间董卓与其义子吕布,再借吕布之刀除掉董卓。王允的义女貂婵有绝代之色,父女二人商议后,王允先将貂婵口头许与吕布为妾,几天后,他又将貂婵献与董卓,让其带回相府。于是挑起了吕布与董卓的矛盾,直至吕布刺杀董卓。
 为了实现赤壁之战的圆满胜利,吴、蜀两大政治集团采取了一系列计策和谋略,取得了辉煌的战绩。第一步,为了动员吴国出兵,孔明“舌战群儒”,主要利用激将计,统一了联合招亲的思想。第二步,周瑜演“戏”蒋干盗书,借曹操之刀除掉了曹兵水兵都督蔡瑁、张允,除去心腹大患。第三步,“草船借箭”,进行物资准备。第四步,黄盖演“苦肉计”,为使用诈降计做准备。第五步,庞统向操献计,让曹兵将战船用铁环连在一起,表面上看可以方便曹兵训练军马,实际上是为实现最大的计谋做准备。第六步,火攻计,火烧赤壁,实现其战略目的。
战例分析:
 将貂禅一个弱女子置于董卓和吕布之间,想反间他们,貂禅所处情形犹如与狼共舞。如有差错,生命不保,满盘皆输。貂禅所承担的责任重于泰山。这就要求施计者机智沉着、不露声色、循序渐进,决不可贸然行事。
 赤壁之战是吴蜀联军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采用了借刀杀人计、苦肉计、诈降计等一系列计谋。即显示了吴蜀将帅的卓越才能,又为火烧赤壁奠定了基础。
 (四)连环计的好处:
 连环计是计中有计,计外有计,计计不同,但殊途同归,前计是手段,后计是目的。连环计的好处是隐密性大,各个计策好象没有直接地联系,局外人不容易猜测设计者的真正意图,只有当结果突现时,中计者才会恍然大悟,但为时已晚。
 除了以上这些,《三国演义》中还大量使用了假书信、假死、假哭等手段,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三国演义》的时代虽然距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了,但其中的计谋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罗贯中:《三国演义》,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上一篇:浅论《西游记》中的道教思想 下一篇:论《围城》的艺术特色
Tags:《三国演义》 计谋 【收藏】 【返回顶部】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计算机论文
推荐文章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发现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删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论文格式网(www.lwgsw.com--论文格式网拼音首字母组合)提供中文系文学论文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8 LWGSW.com 论文格式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