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格式
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 首页 |
  • 毕业论文 |
  • 论文格式 |
  • 个人简历 |
  • 工作总结 |
  • 入党申请书 |
  • 求职信 |
  • 入团申请书 |
  • 工作计划 |
  • 免费论文 |
  • 现成论文 |
  • 论文同学网 |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中文系文学论文

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的影响

本论文在中文系文学论文栏目,由论文格式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www.lwgsw.com,更多论文,请点论文格式范文查看

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的影响

 网络语言是指人们在网上社区、聊天室、BBS等开放式网络空间进行信息交流或利用MSN、QQ等即时通讯工具进行人际沟通时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形式和规则的语言。网络语言以五彩缤纷的词汇,超越常规的语法,口语化的表达方式等特点促进了网民之间的人际交流,它具有来源多样、内容形象、表达简明、风格诙谐、使用随意等鲜明的特性。作为一种具有别样风味的新兴语言,网络语言日益向现实生活渗透、向传统语言渗透。随着互联网的流行和普及,网民队伍的日益壮大,网络语言的使用人数不断增多,网络语言发展势头越发强劲。近年来,借助飞速发展的传统媒体和手机短信传播,网络语言再度贴近现实生活,它在丰富现代汉语的同时,也给传统语言的前途和规范化带来许多挑战。
 
 一、网络语言具有鲜明的特性
 
 1.来源多样。网络语言形式丰富,究其词汇来源,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有些网络语言的形成采用汉语拼音、英语的缩写及谐音的方法,如GG(哥哥)、JJ(姐姐)、9494(就是就是)、1314(一生一世);有些采用各种表情符号和表意数字,如“O.O”表示“惊讶”、“T T”表示流泪,“ZZZZ”代表在睡觉,“56”表无聊,“8147”指不要生气;也有些是外来语,一般根据原文的发音,找合适的汉字代替。如“伊妹儿”是email,“白白”就是Bye Bye等等。当然,大多网络语言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而约定俗成的,也有的是网民的创新与改造。如:“灌水”,原指向容器中注水,在网络中则表示在网上发表内容空洞的长篇大论。
 2.内容形象。首先,网民们充分利用键盘上的符号,创制出许多生动形象的象形符号,用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动作。如:∧ ∧表示微笑, (*^__^*) 表示脸红。在聊天的过程中,更有许多可爱卡通表情可供选择。网络交流因为这些符号和图案的运用增添了可看性、趣味性,增添了活泼与生气,也增加了人情味。其次,网络语言的形象性还表现在一些动物名称的借用上,新鲜有趣。像猫(Moden,调制解调器),烘培鸡(Homepage,个人主页)等。还有利用仿拟、飞白、比喻、拟人等多种手法构成的网络语言,生动形象。如“兄弟我闪先!”这一句话中的“闪”字不是“发光”的意思,而是“逃跑”的意思,和普通话中的“闪开”的意思有点接近,但这“闪”字却给人特别生动的感觉。
 3.表达简明。网络语言一般用字非常简洁。寥寥几个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就可将意思表达清楚,如MM(妹妹)、PMP(拍马屁)、88(拜拜)。因为网络语言交际所依赖的手段的特殊性,以及交流速度的需要,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相比,在表达上追求文字的简捷化,句式上追求简单化,交流中往往用字节俭,只求对方看懂即可。如RMB(人民币),WAN(我爱你),3Q(Thank you)。为了追求简洁明了自然,句式上也就往简单方向靠,句子大多短小,少长句,并少用修辞。这些可以从网络文学作品中略窥一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迂回的表达,也没有晦涩高深的寓意,往往平易直露、通畅顺达。表达上的简明性也可以说是带有口语化的特点。
 4.风格诙谐。诙谐性是网络语言吸引人的又一特点。年轻的网民使网络语言充满活力,他们苦心构思出许多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营造出轻松幽默的交际氛围,以便缓解生活的压力,寻找精神上的放松,网络语言的诙谐、趣味、娱乐性也便应运而生。如“菌男”、“霉女”是指相貌丑陋的男女。这两个词与“俊男、美女”谐音,反其义而用之,具有很强的反讽效果。再如方言的运用,“偶灰常灰常生气”(福建话发音)、“就酱紫”(就这样子,台湾话发音)、“偶是东北银”(我是东北人,东北话发音),诸如此类的方言不仅体现了网络语言的诙谐性,也增加了交流中的新奇感和亲切感。
 5.使用随意。网络是一个自由的天地,网络语言也无视传统语法,使用起来随心所欲。网络语言使用上的随意性首先体现在构词上的随意组合、任意搭配,可以说是怪字、错字、别字层出不穷。还有在句式上,“累死掉去了”,“好滴说”, “走先(先走)”,都是网民所喜爱使用的,但无一符合普通话的标准。其次,网络语言使用上的随意性还体现在字词的使用上,网络中,粗俗、不雅的言论也是屡见不鲜,随便上个贴吧,TMD(他妈的)、P(屁)、WBD(王八蛋)等等随处可见。虚拟世界的主体隐蔽性,网络空间人际关系的一次性,使得网络语言体现为粗俗化,无所顾忌,更有色情暴力词汇的存在,危害是不可忽视的。最后,使用上的随意性还表现在其不确定性,更新换代的速度快,频率高。
 
 二、网络语言带给传统语言的正面影响
 
 网络语言充满生机和活力,它不断地影响和丰富着现代社会的汉语表达。网络语言是语言中的新生代,它是在信息时代中产生的,它的使用者是年轻而又有学识的青年人,因而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有了网络语言的不断充实和创新,传统语言也将变得更具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
 1.网络语言丰富了传统语言的词汇表达
 词汇是语言系统中最活跃的部分,在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中,词汇的变化最为显著。网络语言的最大特点,突出的表现在词汇上。旧词新义、汉语新词、网络符号的出现,给网络语言披上了一件色彩绚丽的外衣。网络语言的词汇类型主要有数字型、翻译型、字母型、符号型等。现代汉语要想取得发展,就必须接受新事物,在变化中谋求生存与发展,在变化中处于不倒之地。事实正是如此,网络语言中的词汇和用法已经而且正在丰富着现代汉语。比如“黑客、恐龙、美眉、MP3”等已编入2001年出版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还有像“他很阳光”、“非常男女”、“真是286”之类的用法,也已经见怪不怪了。
 2.网络语言丰富了传统语言的口语化形式
 网络语言具有口语的句子简短,通俗易懂,结构松散的特点。另外,它使用了天南地北的方言词和大量的语气词,这也是其特有的魅力所在。由于互联网的超地域性质,它可以让天南海北的人们“齐集”一个聊天室。网民为了显示其地方特色或是模仿某地方言,会把某些有特色的方言词语带进来。例如:“你说的丝洒子嘛!”(四川话);“贼垃圾”(东北话);“偶觉得还可以。”(港台话);“阿拉不信那个邪。”(上海话):“没事瞎咋呼 !” (河南话)等。方言词的使用,使同一方言区的人们倍感亲切,不同方言区的人们了甚觉有趣。此外,网上大量语气词的使用,也是口语的一大特色。例如:“乖,看帖要回帖喔!”; “我是来支持楼主滴!”等等。各种语气词的效果,就像过分夸张的表情,显得多少有些嗲声嗲气,非常符合网民不愿长大的心理,因此在网络上非常流行。
 3.网络语言促进了传统语言的不断创新
 网络是一个高度自由的虚拟世界,每个人都可以尽情地展现自己的语言创造才能。这是网络语言不断推陈出新的根本原因之一。网络语言的创新不仅表现在对传统语言构词法则的突破上,还表现在表情达意手法的丰富上。字母、数字、图形、符号、错字、别字、拆字、谐音、缩略、象征、比喻、指代等等,几乎无所不用。这种大胆而富有想象力的追求,突破了原有书写符号的局限,改变了传统语言中某些词语形音义方面的约定俗成,创制了新的形音义结合体,表现出了很强的创新色彩。时尚、简洁,鲜明,注重借鉴学习与吸收,不断丰富汉语词汇,是网络环境下语言的特点之一。此外,我们也从外国语言,从方言借到一些词汇,在网上率先使用,然后走向生活,走向文本。可以说,网络语言充当了语言发展的弄潮儿,不断推动传统语言的创新。
 4.网络语言促进了网络环境下的人际交流
 自主化、个性化、全息化、符号化已成为网络环境下人们交流的主要特点。无论是在聊天室聊天还是在论坛上发表意见,都必然会涉及到信息传递的速度问题。在单位时间内尽量用最简洁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就成为网民们的共同追求。于是,节俭用字,缩略句子,忽略语言的规范用法而以输入法中最先出现的词汇为优先选择,利用数字、字母、符号、图画等等表达情感,自然而然地成为网民们的共识和普遍做法。在交流与沟通中,人们得到了慰藉,心理的负担得以释放。在自娱或娱人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寻找适合的方向。积极参与是人们热衷中于网上交流与表达的基本出发点,网络环境下表达与交流的广泛性,体现了语言文字作为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的重要性。网络语言简捷、便利、经济和高效的特点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人际交流。
 
 三、网络语言带给传统语言的负面冲击
 
 网络语言的发展给现代汉语带来挑战。网络语言是在特定环境下使用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现代汉语的丰富和发展。但是,它毕竟是一种非正式的语言,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中。新兴的词语层出不穷,五彩缤纷的词汇和超越常规的语法,不仅流行在网络中,而且已经走进现实生活中,给传统汉语的规范和使用等方面带来很多挑战。
 1.网络语言的随意性挑战传统语言的规范化
 网络语言的随意性,既有表情达意的随心所欲,也有表达方式的即兴发挥,还有不愿受规范约束的叛逆心理。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写到:“7456,TMD!大虾,菜鸟一块儿到我的烘陪机上乱灌水,这些水桶真BT!哥们用不着PMP,到底谁是好汉,光棍节过招。”不会上网的人,谁知道他写的是什么。可正是这种“拼盘式”的书写形式,在学生中十分流行,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汉语规范将何去何从,对语言工作者和教育者来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从传情达意的手段和意蕴表达的角度看,很多网络语言同传统的主流语言差别明显,部分网络语言甚至违背了语言的发展规律,对汉语的语言传统和规范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有的甚至具有明显的反传统和反规范化色彩。
 2.网络语言的变异性挑战传统语言的语法规则
 网络语言中有很多变异的语法现象,构词造句有很大的随意性。因为在不影响沟通的前提下,各种材料可以信手拈来,任意组合。汉英混杂,符号和字母混用,在网络语言中十分普遍,有的已经成为网民的惯用语,如“有事请call我”、“大家+U”(加油)等,可以说是不胜枚举。网络语言中的语序,由于受到英语语序的干扰,或是标新立异的原因,或是其它因素而出现了语序变异。省略、倒装在网络语言中经常出现。比较经典的如“郁闷呀,我现在”,“什么什么呀你”,“我都急哭了快”。有的倒装甚至还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句式,如:“……先”,“你走先”,“……都”,“难过死了都”。再如词性的变异,名词直接作动词或者形容词,如“他很阳光”,“我饭过了,无语,一会短你”等等。从这些例子不难看出,网络语言的混乱芜杂已很难用传统汉语的语法规则去解说。网络语言的变异显示出超越常规的语法特性。
 3.网络语言的多样性挑战传统语言的理解力
 网络语言由于并没有一定的规范,加之很多网民喜欢运用属于自己的“网络语言”,在“进化”的过程中会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使用人群往往对某些网络语言带有自己的理解,很多词汇还处于“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状态。如“菜鸟”这个词最初是指初涉网络的人,后来泛指对于任何领域或活动不够熟悉的人;“K”这个字母原有骂人、扁人的意思,但用在游戏的聊天中也有了让别人动作快点的意思;再如“晕”与“汗”可以说是“网语”中流行指数最高的两个字,但它们意义上的区别恐怕没有人说得清,有时它们可以互换,但有时又不能。这个特征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学校或老师不允许网络语言进入学生写作的重要原因,除了不符合传统语言规范的同时,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甚至不理解。
 4.网络语言的粗俗化挑战传统语言的文明力
 传统语言的使用,无论是书面形式,还是口头形式,交际的对象是明确的。但是,在网上网民的身份是隐蔽的。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带来了网络交流的自由性和随意性。许多人上网是为了放松,所以他们所用的语言一般都很通俗很随便,由此决定了网络语言的档次不会很高级;另外还有些网民是为了发泄在现实中的不满或满足自己的低级趣味。在没有现实中交际原则的约束下,当这种自由性和随意性同某些人的素质低下结合在一起时,就产生了低级、粗俗甚至肮脏、丑恶的网络语言。诸如“SHIET(狗屎)”、“TMD(他妈的)”、“WBD(王八蛋)”、“NQS(你去死)”等词汇以及一些侮辱性、谩骂性的语言在聊天室和论坛中随处可见,严重地污染了网络环境。这些粗俗的语言在网络上散播不文明的种子,很容易传播到现实社会中并不断考验传统语言的文明力。
 5.网络语言的国际性挑战传统语言的生命力
 由于计算机网络所依托的语言是在以英语为基础的平台上设计而成的。这一客观事实决定了英语在当今网络传播中的主流地位。据统计,目前网上的英文信息占整个信息量的90%,而汉语尚不足1%。因而有人将英语称为“网络霸权语言”。在网络上,英文字母漫天飞舞,英语正借助网络语言的快速传播对汉语进行解构和同化;在现实中,国民掀起一浪又一浪的英语热,无论升学还是就业都要在英语上加把火,英语变得似乎无所不能,“学好英语,走遍天下”成了许多现代人前进的格言。现代汉语处于弱势状态,这是对汉语生命力的一个严峻挑战。而汉语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和外在形式,由此,中国文化在网络上的传播和发展问题也发人深思。
 综上所述,网络语言有积极、健康的一面,但其在创造发展中也存在不规范乃至粗俗、不文明的一面。我们应该客观、公正地看待网络语言。对网络语言的使用予以适当的引导,而不是一味的排斥、限制。网络语言必将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传统语言研究者、网络使用者、官方及媒体等各方面均有责任研究网络语言、净化网络语言以提升网络语言品位,最终引导这种新兴而多变的语言形式在健康、文明、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婷 《浅析网络语言修辞现象》 文史博览·理论 2007年8月
2.邹小阳 《网络语言变异的语法现象及原因分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7年07期
3.《中国网络语言词典》.于根元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北京.2001.6


上一篇:浅谈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反思.. 下一篇:《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
Tags:网络 语言 传统 影响 【收藏】 【返回顶部】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计算机论文
推荐文章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发现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删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论文格式网(www.lwgsw.com--论文格式网拼音首字母组合)提供中文系文学论文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8 LWGSW.com 论文格式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