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格式
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 首页 |
  • 毕业论文 |
  • 论文格式 |
  • 个人简历 |
  • 工作总结 |
  • 入党申请书 |
  • 求职信 |
  • 入团申请书 |
  • 工作计划 |
  • 免费论文 |
  • 现成论文 |
  • 论文同学网 |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法律论文

浅析县级普法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本论文在法律论文栏目,由论文格式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www.lwgsw.com,更多论文,请点论文格式范文查看

浅析县级普法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摘 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的社会氛围。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市人民法制意识,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从县级普法工作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提高人们的法律观念。
[关键词] 普法工作 依法治国 法律观念

 从1986年开始至今,我国已经持续进行了五个“五年普法”教育工作。以我们这个县级市来讲,广大人民群众的学法用法积极性普遍提高,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司法、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办事能力也进一步增强。尤其是自2006年开始的“五五”普法教育工作,在“四五”普法工作成绩的基础上,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首先是组织领导得到进一步强化。成立了专门的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市直各部门、各乡镇、各行政村都配备了普法专业人员,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切合实际的工作举措和奖罚办法,做到普法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其次是工作重点得到进一步明确。深入开展了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的“法律六进”活动和“法治市、法治乡镇”创建活动,机关公职人员和农村群众的法制观念得以增强。三是宣传形式得到进一步丰富。在坚持新闻媒体宣传、建立法律宣传一条街、出动车队宣传等常规宣传形式基础上,坚持一年一个主题、一年一个创意,一年一项特色,给普法教育工作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如开展“向宪法宣誓”、“忠实宪法百米长卷签字”仪式活动,组织“普法杯”法律知识竞赛,开展“关爱杯”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等,通过多样化、系列化、经常化、制度化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市营造了浓厚的法制宣传氛围。但是,由于基层社会的独特性,加上传统观念、制度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在普法工作和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法律知识学习流于形式。
 虽然全市学法统考制度不断完善,各级领导干部和各类公职人员学法用法考试进一步深化,但普法教育效果不理想,一些具体组织考试的部门过于注重形式,法律知识学习缺乏明确的计划和具体的指导,学习的方法、方式过于程序化,枯燥乏味,学习效果不明显。有相当一部分执法执纪人员学法目的不端正,单纯为考试而考试,过目而不过心,讲形式,走过场,简单应付,致使具体执法施政行为与法律约束相脱节。
 二、封建残余和“人治”思想影响仍然存在。
 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比较少。封建专制的影响根深蒂固,“传统文化不但具有惯性、惰性和顽固性的特点,而且早就渗透到了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甚至精英们的潜意识中。”就一些党政干部来讲,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形成的工作方式、工作习惯、工作方法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人治”思想仍然存在,习惯于“家长式管理”,不愿意受法律的束缚,不愿学法,法律素质低下。有的在执法过程中对法律法规把握不准,“有理讲不清,有法讲不明”,“长官意志”、“义气用事”行为不同程度地存在,甚至以权压法、徇私枉法、执法犯法等等,导致伤民、损民事件时有发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三、相当一部分群众法制观念依然淡薄。
 “五五”普法工作以来,广大农村群众接受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加,群众法制观念有所提高,但由于乡镇和村级文化基础薄弱,相关一部分群众法律意识依然很淡薄,自身权益受到侵犯不是依法维护,而是伺机报复或上访告状,其社会行为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有的对法律法规一知半解,有的甚至根本不懂,致使各种民间矛盾纠纷及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
 四、企业依法治理能力较弱。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的大变革,都促使企业必须跟上形势,跟上中国经济不断前进的步伐,才能应对各方面的挑战。但现实中我们看到,由于部分企业法人法律素质低下,法制观念落后,造成依法治企水平较低。一是个别企业不按法律程序和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盲目上项目,最后导致亏损破产;二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后形成的股份制、民营企业,其自主决策权增大,加之当前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十分完善,导致其决策行为存在违法违规现象。
 五、法律进城区仍然是薄弱环节。
 “送法进家”不仅是送法到农村的千家万户,更重要的是要送到城区。城区人员构成复杂,情况多样,是滋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多发地带。近年来,我们对农村普法、干部普法工作抓得较紧,但是城区这一重要阵地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普法工作力度不够大。
 六、如何抓好普法工作
 对于普法教育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普法机构是无法达到既定目标的,还需要党委进一步加强领导,各级人大加强监督,政府加强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全社会、全民一起努力,共同营造普法工作的良好氛围。针对这些问题,在具体工作中,要认真落实好“六五”普法规划,继续抓好各个层面的普法工作,把每位公民的权利意识、市场主体的法制观念、执法机关的依法行政观念提升到更高层次,使依法治市、依法维权观念深入人心,形成人人依法办事的良好局面。
 要找准突破点,一是继续坚持“法律六进”活动,深入开展“依法行政示范机关、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依法治校示范校、学法守法示范家庭、诚实守法示范企业、依法管理示范单位、公平守信示范市场”等“法治八建”工作。组织义务法律宣讲团,深入市直各部门、乡镇、村庄、学校和厂矿企业,结合具体情况,明确不同普法内容,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培训普法骨干,做到以点带面抓普法。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法律知识竞赛等,重点加大对普法宣传员、信息员及基层法律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充分发挥农村警务室在普法中的作用,把其打造成农村普法教育的阵地。三是以服务经济建设为根本。通过编发法律知识小册子、组织法律服务宣讲、建立法律宣传一条街等多种有效活动,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素质,为县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法制环境。四是提高行政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乡村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严格干部法律知识合格证考试制度,采取广大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掀起学法用法热潮,并且要不断扩大培训、参训范围,努力使干部把法律书本摆上办公桌,使依法行政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要注重民间调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已经颁布实施,在依法进行民间调解的同时,积极向群众进行普法教育,把调解过程变成普法、讲法的过程。一是实行民间矛盾纠纷排查考核制度。在乡村司法所建立考核制度,年终对因工作不落实、矛盾纠纷调处不力、处置不当、管理不善的追究主管人员责任。二是实现民间矛盾纠纷排查网络化建设。基层司法所、法律服务所对基层民间矛盾纠纷排查、调解要承担重要责任,要各司其职,对各种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并实行月报、季报制度,努力做到小纠纷不出村,大纠纷不出镇,防止和杜绝民转刑案件及恶性上访事件的发生。三是建立联络员制度。联络员制度是实现民间矛盾纠纷排查网络化的重点,在各个社区、行政村聘请法制宣传员、信息联络员,并公布宣传员和信息员的个人情况和联系方式,依法把矛盾化解在初始状态,消灭在萌芽状态。四是做好两劳回归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两劳回归人员是影响基层社会稳定的重点人员,对于他们的安置帮教应采取面对面、人对人结对子的帮教方式,使他们真正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
 要加强法律服务工作,人民群众的法律素质提高了,相应的要提高法律服务的水平。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不断激励律师、法律工作者做好诉讼和非诉讼代理工作,维护每个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继续抓好法律服务中心建设,把法律服务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发挥好服务中心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做好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救助工作,提高法律服务中心的知名度,为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权提供良好服务。
 县级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最基本单位,要把县级普法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齐心协力,狠抓落实,不为民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使他们学法、知法、懂法、用法,敢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只有县级的普法工作做好了,全体人民的法制观念增强了,整个国家才会有法治基础,才能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参考文献
周天玮:《法治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99年
胡锦涛:《党的十七大报告》、《河北日报》、2007年
李铁:《当前开展法制宣传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人民出版社,2006年
卢晓明:《普法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河南出版社,1998年


相关论文
上一篇: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新思路 下一篇:论“讨债公司”的法律地位
Tags:浅析 县级 普法 工作 现状 对策 【收藏】 【返回顶部】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计算机论文
推荐文章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发现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删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论文格式网(www.lwgsw.com--论文格式网拼音首字母组合)提供法律论文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8 LWGSW.com 论文格式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