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⑧富勒 : 《法律的道德性》,郑戈 译 ,商务印书馆,2005年11月版. ②付子堂:《法律功能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1999年版. ③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38页. ④⑥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及其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7页,第399页. ⑤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6页. ⑦西塞罗:《国家篇 法律篇》,沈叔平、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82页.
参考文献: [1]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2]富勒 : 《法律的道德性》,郑戈 译 ,商务印书馆,2005年11月版.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4]张乃根:《西方法哲学史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John Austin, lectures on jurisprudence, London: scholarly Press Inc.1977. [6]许章润等著:《法律信仰:中国语境及其意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付子堂:《法律功能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张乃根:《西方法哲学史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57页. [9]李建华,曹刚等著:《法律伦理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及其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2]《牛津法律大辞典》,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9年版,521页. [13]西塞罗:《国家篇 法律篇》,沈叔平、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4]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16]梁海明.论语〔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17]何怀宏.契约伦理与社会正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18] 师索, 苟爽. 法律的道德性对和谐社会的启示[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同学你好,你的论文缺少封面,请你按照我们的论文要求在论文资源中下载论文封面并补充。另外你的论文的格式也不符合我们学院的要求,请你按照要求调整。]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