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5212
[摘 要] 当今世界,尊重人权已成为一个公平、人道的、充满关怀的社会之根基,人权内在的基本价值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可。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宪法修正案的投票表决通过,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第一次正式写入了宪法,由于人权与公民权两个概念涵义较为相近,有些人认为“人权就是公民权”,似乎享有公民权就是享有人权,既然法律已规定公民权,因而主张不必再讲人权了,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人权是人类社会特有现象,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都有人权。是一个人作为“自然人”所应当具有的权利。而公民权是一个法律概念,权利的主体是公民,权利的性质是公民对国家权利享有的权利。就单从参政权来看人权与公民权的主体、内容有所异同,所以人权不等同于公民权利,两者不能相互替代。[关键词] 人权 公民权 联系与区别从参政权看人权与公民权的异同 当今世界,尊重人权已成为一个公平的、人道的、充满关怀的社会之根基,人权内在的基本价值方面的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可。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宪法修正案的投票表决通过,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第一次正式写入了宪法,由于人权与公民权两个概念涵义较为相近,有些人认为“人权就是公民权”, 似乎享有公民权就是享有人权,既然法律已规定公民权,因而主张不必再讲人权了。 《辞海》给这两个词分别定义为:人权是“人们应当平等地享有的权利”。公民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人身、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权利。显而易见,他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下面我们结合人权的概念和历史演变、公民权的概念与特征、从参政权的角度,将剖析人权与公民权的异同。 一、人权的概念与历史演变 人权就是一个人作为“自然人”所应当具有的权利。主要包括自由权、平等权、财产权、生存权和发展权,其核心和关键因素则是人的行为自由和价值确认,也称为“自然权利”。 也就是人们仅凭其作为人就享有这些权利,而不论其在国籍、宗教、性别、社会身份、职业、财富、财产或其他任何种族、文化或社会特性方面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