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编号:FY1856 论文字数:7780
摘 要
(中心思想)对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原则,有补偿性原则与惩罚性原则两种观点。在知识产权领域内,采用惩罚性原则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因此,合理的制度设计应当是:对于非故意的侵权,适用补偿性原则;对于故意的侵权,适用惩罚性原则。这样的制度安排既符合经济原则也符合公平原则。 (实践情况及问题)知识产权领域内的补偿性原则先天不足;防止恶意侵权,提高侵权成本;降低执法成本,激励守法行为;国际立法的示范;域外立法的借鉴;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的启示。 (实践结论)建立补偿性原则与惩罚性原则相结合的赔偿制度。 关键词:知识产权 损害赔偿 补偿性原则 惩罚性原则
目 录 一、知识产权侵权损害的范围和特性 1(一)知识产权侵权损害的范围1(二)知识产权侵权损害的特性2二、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原则讨论 4三、知识产权损害赔偿采纳惩罚性原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5(一)知识产权领域内的补偿性原则先天不足:惩罚性原则建立动因之一 5(二)防止恶意侵权,提高侵权成本:惩罚性原则建立动因之二 5(三)降低执法成本,激励守法行为:惩罚性原则建立动因之三6(四)国际立法的示范:惩罚性原则建立的可行性分析之一6(五)域外立法的借鉴:惩罚性原则建立的可行性分析之二7(六)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的启示:惩罚性原则建立的可行性分析之三7四、合理的选择:建立补偿性原则与惩罚性原则相结合的赔偿制度 8参考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