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论我国海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本论文在
工商管理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XCLW179414 论我国海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目录
一、引言3
二、我国海洋资源概述3
(一) 海洋能资源3
(二)海洋生物资源4
(三)海洋水资源4
(四)海洋土地资源4
三、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4
(一) 海洋油气开发4
(二) 海水淡化5
(三) 海洋能开发5
(四) 海底采矿5
(五) 海上旅游5
四、我国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6
(一) 港口船舶污染严重6
(二) 沿海滩涂湿地面积锐减,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环境6
(三)海产养殖业迅速发展造成近岸海域新污染7
(四)海洋生物资源开发过度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7
(五)长期无度、无序、无偿滥采矿产资源致使生态系统遭受破坏7
(六)掠夺式地开发海洋旅游资源造成的海滨海岛环境恶化8
(七)开发技术落后,利用水平低8
(八) 海洋资源权益之争繁多8
五、海洋资源的可持续战略及相关保护对策9
(一) 我国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9
(二)我国海洋资源的相关保护措施9
参考文献11
一、引言
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海水、生物、矿物、能源等资源。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岛屿和辽阔的管辖海域。我国陆地海岸线长达18000公里,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多达7272个,海岛岸线长达14000公里。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和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的主张,可归我国管辖的海域约300万平方公里,名列世界第九位,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近1/3。其中属我国主权范围的领海面积达3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四省市面积的总和。
二、我国海洋资源概述
海洋资源指的是储存在海洋环境当中能够被人类利用的能量、物质以及海洋开发相关的海洋空间等。海洋资源种类包括:海洋能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水资源、海洋空间资源、海洋土地资源。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的相关规定,我国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内海、领海、大陆架以及专属经济区的面积广阔,大陆海岸线长约18000公里,岛屿海岸线长约14000公里,沿海滩涂面积为20799平方公里;我国的海底资源极其丰富,已探明的石油资源储量约为451亿吨,天然气资源的储量约为140000亿立方米,海滨砂矿种类丰富,约为60种,其储量约为16亿吨;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种类也很繁多,约在20000种左右,前海生物约为2600种。海域渔场的面积广阔,渔业资源的最佳捕获量约为300万吨。
此外,我国还有丰富的海洋能力资源以及海水资源,据统计,我国的海洋能源资源总储量约为4.3亿千瓦。
(一) 海洋能资源
海洋资源包括潮汐能、海流能、波浪能、海水热梯度能和海水盐度能等。这些海洋能都是无污染的可再生资源,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其中潮汐能是最早被用于大规模发电的能源。我国潮汐能是1.8*108tkw可提供总装机容量3.6*107kw年发电量为,度9*109。
(二) 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生物不仅是重要优质的蛋白资源,而且它还含有较高的有机碘、胡萝、素、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多糖等陆地生物所缺少的有益成份。海洋生物资源包括海洋水产品资源、海洋医药资源和海洋生物基因库资源。对海洋水产品资源的开发,著名科学家曾呈奎院士提出了“海洋水产农牧化”,实践证明它是持续开发利用我国海洋生资源的必由之路。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水养殖业。海洋医药是新兴的海洋产业,具有广阔发展前途。我国根据传统的中医药学,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将其中具有生理调节功能的物质提取出来,制成有保健或疗效作用的功能食品、海洋药物和诊断试剂,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海洋生物基因库的研究是经济海洋生物种质资源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 海洋水资源
辽阔的海洋水体(1.37*108km2)中,溶解了80多种总量达5*1016t的化学金属元素,海洋化学资源如此巨量,人们一旦找到技术经济可行的方法未来的海洋将成为一座开发不尽的“ 水中矿山” 。我国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建国以后,尤其在我国莱州湾沿岸发现巨大的地下浓缩海水后,海水制盐年产量大幅度上升。1995年我国澳素产量超过了30000t,已进入世界溴大国。我国的海水淡化已进入生产应用阶段。在淡水技术方面,膜蒸馏装置的设计和制造已达国际水平。从长远看,海水淡化是解决饮用水资源不足的根本途径和方法,而海洋水目前主要用于工业的循环用水和冷却水。
(四) 海洋土地资源
海洋土地资源主要是海涂,还包括潮上带和部分潮间带和辐射沙洲。建国以来,我国利用滩涂围垦了大量土地,修建了许多农场和工厂,不断伸长的海岸和滩涂为我国的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不断增长的土地资源。
三、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一) 海洋油气开发
海洋油气开发是我国近几年迅速发展的产业,其产值已占到我国海洋经济的60%左右。特别是海上油气田的开发已经向深海开采方向发展,同时也需要更高的科技作为支持,如油气勘探技术、深水海面采油技术等。
(二) 海水淡化
海水占地球上水量总体的97.2%。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世界缺少淡水的压力越来越大。而通过淡化海水取得淡水是人类的一个自然选择。海水淡化的方法很多,目前常用的有三种:(1)蒸馏法。世界上用此法生产的淡水约占总量的60%。(2)电渗析法。其应用限于为船舰、海岛提供少量淡水,生产的淡水约占总量的5%。(3)反渗析法。其生产的淡水约占总量的30%。此种生产方法的关键部件为要求极高的半透膜。
(三) 海洋能开发
海水运动和温度、盐度的差异分布,蕴蓄着巨大的能量,温度差、盐度差、潮汐、海流均可被利用来发电。(1)温度差:海面与海水深处间存在温度差,利用此温度差可装置热机来发电。(2)盐度差:河流入海口地区同时存在大量淡水和海水,是取得盐度差能量的主要水域。(3)潮汐:潮汐电站要求优越的地形和大的潮差。我国大的潮差主要集中在浙江、全国沿海,就全国而论,在潮差方面不具备明显优越条件,未来潮汐能的开发,需要应用高技术。(4)海流:海流中的强流是一种潜在的能源。迄今海流作为能源利用,仍未达到实用化、商业化水平。
(四) 海底采矿
我国沿海地质构造和外力作用相当复杂,形成了许多矿种,优势矿种突出,海底油气资源储量较大。目前可供开采利用的矿种有60多种,其中玻璃砂、型砂、标准砂、建筑用砂、石料、高蛉土等都是优势矿产,不但储量大质量优,而且大部分是国内外市场上供不应求的紧缺物资,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此外,在全国海域已圈定多个含油气的构造,如厦澎凹陷、乌丘屿凹陷、澎北隆起、福州凹陷、澎湖隆起和台湾浅滩隆起等。这些潜在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我国能源开发的现状有着深远的意义。
(五) 海上旅游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发展成国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我国海上旅游近20年来有了较大发展,目前已建立了12个国家沿海旅游度假区。其中,海南到三亚更是闻名的旅游胜地。
我国海域辽阔,海岛众多,拥有多种多样的海岸类型,构成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全国海峡西岸的泥质海滩和沙质海滩并存,泥质海滩有成片红树林分布,沙质海滩往往有滨海森林带作为后盾,黄沙绿树相映生辉,其陆生、水生动物和鸟类丰富,生机勃勃,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海上花园”鼓浪屿、“海蚀地貌博物馆”平潭岛、“海上绿洲”东山岛、“东方麦加”湄洲岛以及闽南海滩的古森林硅化木保护区等均名扬海内外。我国沿海地区名胜古迹遍布,富有宗教、历史、文化、军事、航海等地方特色,极具旅游吸引力。
四、我国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 港口船舶污染严重
我国沿海港口较多,港口吞吐量达万吨以上拥有很多.据粗略估算,全国船舶的年排废水约250000万吨,年排油量约为124000吨,沿海各主要码头油污的年排放量约为150吨;同时,随着海上养殖业、捕捞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船舶污染和港口作业污染使海域油污染加重,尤其是事故性的石油泄漏事故给海洋带来了长期的难以消除的污染。海洋环境质量日益恶劣,致使赤潮年年发生,海洋珍稀品种资源濒于绝迹。我国拥有各种机动船只10多万艘,每年进入我国港口和航经我国管辖海域的外轮几万艘次,有大量含油污水排放入海。如1979年巴西油轮在青岛油码头作业,一次跑油380吨。
(二) 沿海滩涂湿地面积锐减,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环境
建国以来,我国曾几次掀起了围海造田、发展养虾业等大规模围海热潮,使沿海自然滩涂湿地总面积约缩了近9万公顷,大大降低了滩涂湿地调节气候、储水分洪、抵御风暴潮及护岸保田等的能力。
近些年来,大规模的围海造地、修堤建闸、堵湾截流以及港口工业、港区的建设等海岸工程建设,致使滩涂湿地面积继续减少。全国完成围垦工程10973处,围垦面积86800万公顷,约占全国滩涂总面积的46%。被围垦后水域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毁灭性损害,导致经济鱼、虾、蟹、贝类生息繁衍的场所锐减,致使许多优良的产卵场、采苗场、育肥场和增养殖场所功能丧失,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海洋鱼、虾、贝、蟹资源严重衰减。滩涂围垦导致海洋水动力改变,使纳潮量减少,航道淤浅,污染物累积,港口水深条件变化,影响防洪排涝。厦门西海域围海填海工程共26处,使海域面积从110平方公里下降到48平方公里,减少56.4%,纳潮量减少3亿立方米,导致港道淤浅,每年要投入数十万元清理航道;水质污染物含量达到3类、4类海水水质标准。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大规模围海造地的情况还在持续。
(三) 海产养殖业迅速发展造成近岸海域新污染
我国近几年来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水产开发居全国沿海省份的前列,在海洋经济中占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局部海域养殖密度过大,布局不合理,加上残饵、排泄废物、有机碎屑等富集养殖场基底,导致底质环境恶化,养殖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病害和赤潮灾害日趋频繁,出现了各种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目前在局部水域特别是全国海水养殖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养殖自身污染已成为近岸海水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据《2006年福州市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06年,海洋环境污染主要问题仍然是海水富营养化和氮磷比例失衡、海洋赤潮时有发生、海水养殖产品微生物超标、部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仍处于亚健康状态等。随着网箱养殖业的发展,自身污染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将呈进一步加重的趋势。
(四)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过度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
我国近海海湾属于海洋生物生产力较高的海域,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渔业资源丰富,历史上近海海湾捕捞一直在渔业生产中占很大比重。但渔业资源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过度利用,加上水域污染的影响,一些主要经济鱼类资源开始不同程度的衰退。到上世纪90年代,由于滥捕,海湾内传统经济渔业种类资源,有的严重衰退,有的已经枯竭,主要表现在渔业资源量下降,主要经济种类产量锐减,渔获质量下降,种间更替频繁,已经无法形成渔汛。加之,由于大规模的开发、围垦、建设,可能造成海洋资源开发不当、海洋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外来物种入侵等原因,我省海洋珍稀物种的种群数量继续减少,面临着消失和灭绝的危险。如目前,中国鲎等原来分布较广且数量较多的物种也日趋减少;大黄鱼等已经不成渔汛;文昌鱼渔场已经消失;中华白海豚的数量不足百头,红树林面积减少一半以上,候鸟数量也随之减少。今后海洋资源的占用和开发建设带来的污染,仍可能对其他珍稀物种和它们的栖息地构成威胁。
(五) 长期无度、无序、无偿滥采矿产资源致使生态系统遭受破坏
近年来,由于滥采砂石,盲目筑坝、乱挖珊瑚礁等,使我国许多地区的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我国的矿产开采总体规模小、资金不足、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落后、装备较差;如海滨砂矿的采选场规模一般为中小型,以土法和半机械化开采为主,开采的机械化程度不高,工业矿物回收率较低。虽然,我国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正经历从没有充分开发到部分资源开发、从单一资源开发向综合开发的过渡,但长期的“无度、无序、无偿”用海,以及粗放式的、无序的开发,使海洋环境污染逐渐加剧;如在我国海滨砂矿开发中,一直延续着无偿使用制度,在开采生产中,普遍存在着采富弃贫现象,加之技术水平不高,只能采选其中的某一种或某几种矿物,砂矿床中其他有用的矿物多被废弃,这种浪费资源、破坏资源的情况比比皆是。此外,我省海洋基础地质勘探与矿产资源勘探还比较落后,海洋开发前期基础工作不足,给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活动造成诸多不便,给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与破坏。
(六) 掠夺式地开发海洋旅游资源造成的海滨海岛环境恶化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对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但是在开发过程中有些部门与个人,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只开发不保护,或边开发边破坏;在海滨、岛屿上兴建酒店、宾馆、度假村、居民点的过程中,乱砍乱伐、乱搭乱建、取石挖沙现象严重,导致环境恶化;同时宾馆企业缺乏有效有序的管理,将未经处理的生活、生产污水直排入海,各游船燃油泄漏污染常有发生;这种掠夺式的开发对海洋环境的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
(七) 开发技术落后,利用水平低
目前,中国海洋资源开发技术的发展水平很不平衡,有些资源开发技术及设施还比较落后,海洋开发效率低、集约化程度低、资源浪费严重。特别在深海采矿及探测方面,我国技术设备不足,这使得我国管辖海域的勘探程度不高。而在海洋渔业方面,我国渔业捕捞方式与渔具落后,渔民普遍使用小网目(筛孔)渔具,从而使渔业资源受到损害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资源开发力度,同时对资源本身造成损害和影响。
(八) 海洋资源权益之争繁多
我国海洋资源产权存在着被分割与破坏的威胁,世界上兴起的“蓝色圈地运动”,就是争夺海洋资源产权。目前,在传统海疆线内应归我国管辖的南海海域有近200万平方公里,但近年来,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文莱等国家纷纷以划定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为由,大肆分割、侵占我国的蓝色国土。此外,在东海、黄海,我国还同日本、朝鲜、韩国等存在划界争议。更为严重的是,我国海洋资源还遭到疯狂掠夺。如在南海、黄海、东海,我国同周边国家在渔业资源开发方面纠纷严重;在东海,日本、韩国无视我国多次抗议,联合开发有争议海域的油气,还妄图阻止我国在东海管辖海域内的油气开发。在南海,周边国家在我国管辖海域内大肆开发油气,每年开采量已达4000万吨以上。
五、海洋资源的可持续战略及相关保护对策
(一) 我国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为了实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制定科学化、系统化和合理化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并使其符合环境、生态、效益三统一的海洋环境保护原则,防止牺牲巨大的生态环境条件,换取低微的经济效益。
1.大力发展可再生、无污染的海洋资源。我国拥有丰富的潮汐能、海流能、波浪能、海水热梯度能和海水盐度能,开发利用这些能源,不但可以缓解我国能源短缺间题,保持国民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而且对海洋环境没有危害,可以防止海洋环境的恶化
2.增加科技投入,不断开发新的海洋资源。向海洋要新的食物、新的药物、新的能源加强海洋资源的勘查力度,不断增加海洋资源的后备储量,保证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素质。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使人人具有海洋保护意识,是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最坚实的群众基础
4.不断完善政策、法规建设,大力推行海域有偿使用和办理海域使用证“ 两个制度” ,实现规范化的管理,改变目前无偿、无度、无序的“ 三无”状态,使海域的开发利用转入有偿、有度、有序的三有轨道。
(二) 我国海洋资源的相关保护措施
要想解决海洋资源开发中遇到的问题,需要我们从战略高度认识海洋国土资源价值,强化海洋国土意识,增强对“海洋国土”的忧患意识;同时,要合理开发利用海洋国土资源,把海洋资源与陆地资源、海洋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互联系起来规划,促进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对于涉及国家利益的海洋划界问题,我们必须坚持寸海必争的原则,努力维护我们的疆域和主权:
1. 增强全民族的海洋意识
海洋与陆地同样是人类生命的重要支持系统。在未来的时间内,海洋将成为决定我国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在海洋资源问题上,我国政府历来从维护地区稳定的愿望出发,奉行“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和平政策。但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周边国家已经开始纷纷染中国的海洋资源,中国政府需要给予强有力的回击。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对公众的海洋宣传,普及全社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海洋国土知识,使人们充分了解海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力促公众积极参与海洋事务,形成全民族齐心协力关注海洋、开发海洋、保护海洋的局面。
2. 大力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和整治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海洋管理部门应将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生态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逐步淘汰污染严重、浪费资源的开发活动,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压力。同时,要加强海洋生态建设和海洋保护区管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积极发展海洋资源和生态保护示范工程。开展重点近海海域的环境整治与恢复工作,要进一步完善海洋环境监测网络,健全海洋环境立体监视体系。
3. 加快海洋科技进步,继续实施利技兴海战略
大力推行海洋计划,发展海洋高科技,积极参加国际海洋科技合作与交流,把各项海洋事业的发展切实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 要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水平、扩大海洋资源战略储备,目前要重点发展深水油气、天然气水合物、大洋底资源勘探开发、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以及海洋监测及预报等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促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
4. 建立海洋综合管理制度,切实抓好海洋法制建设和队伍建设
加快海洋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海域使用许可证制度、有偿使用制度加强对海洋工作的宏观调控和综合管理,统一协调各涉海部门的事务,更进一步发挥沿海地方政府管海用海的积极性、建立健全中央与地方分级管理海洋的体制在建设强大海军的同时,加快建立一支适合我国国情的统一的海上行政执法队伍。
5. 积极推进海洋产业优化升级
我国海洋经济各产业的构成及其比例需要优化升级。海洋产业结构不仅仅指海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结构,也指海洋生产资料生产和生活资料生产两大部类的结构以及海洋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结构。依靠海洋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海洋人力资源素质的提升,增加海洋开发的资金投入,促使海洋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参考文献
[1] 陈连增.促进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J].环境保护. 2011(10)
[2] 张祥国,李锋.海洋资源价值及其优化开发战略浅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1(07)
[3] 李开孟.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及可持续利用[J].中国投资.2009(01)
[4] 孙悦民.中国海洋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J]. 海洋信息. 2009(03)
[5] 马春生,潘红,周洪英,陈文宾,林艳,马卫兴,高峥.海洋资源管理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J]. 科技资讯. 2010(01)
[6] 刘均国.浅析韩国的海洋资源开发政策[J]. 科技创新导报.2010(01)
[7] 陈国生.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J]. 网络财富. 2010(03)
[8] 方平,王玉梅,孙昭宁,徐竹青.我国海洋资源现状与管理对策[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0(03)
[9] 908专项系列特别报道 908专项:摸清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家底[J]. 海洋世界. 2010(09)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试论当前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的困境..
下一篇
:
论我国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的成因及..
Tags:
我国
海洋
资源
利用
开发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