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扩大领域 占领市场
邮政投递扩展市场,也会受到社会发展的客观因素的影响。目前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高层楼房的不断涌现,投递战线越拉越长,越投越高,邮政投递的整体作战能力 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因此,如何满足社会发展、适应市场需求是邮政投递改革的关键。 1. 扩充投递道段,采取立体平面交叉 扩充投递段是延伸投递网络、扩大服务范围、增强投递能力的一种方式。在整体规划上,要消灭盲区,要使邮政投递网能覆盖每一家单位和每一座住宅。在道段规划上,要结合本局的投递业务量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可采取减小道段投递范围、增加投递这段数量的办法,使道段投递里程缩短,投递速度加快。同时,还可将线式平面投递为主的组网方式,改为以规定时限为标准来安排组网方式,将投递区域内高层楼房的投递也考虑在内,采取立体平面交叉式投递,并增加业务营销任务考核,把在本投递内揽收、推销产品产生的户均邮政业务收入作为考核指标,促使投递员由单纯的服务型向营销型转变。采取立体平面交叉式投递,还可使道段服务区域更加整体化,营投任务更加具体化,能更有效地激发投递人员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2. 建设信报箱,实施分层次投递 建设信报箱(间)是完善投递网络终端、扩大通信能力、改善服务、拓展邮政领域的有效途径。可变纵向立体为横向平面;减轻投递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投递时间;为实现投递到户打下坚实基础,提供更多接触用户,调查市场需要的机会。对于城市内的函件和报刊,通过大规模的建立信报箱。实行插箱投递是一种最主要的方式,但仅靠插箱投递还不能解决各类邮件的全部妥投到户问题,这是因为给据邮件要求用户签收,不能简单的插箱投递,如大型居民小区或情况复杂的居民区采取立体平面交义式投递就难以真正到位,因此可针对性的实施分层次投递,将服务区划分出一个小区域或若干小区域,将这段投递作为第一层次,将区域内分散到户投递为第二层次。区域内分散到户投递的基本服务方式是:从投递道段上的投递员手中接过本小区范围内的各类邮件,然后将其投递到邮件上书写的最具体的地址。对于平常函件,可直接插入相应的信报箱中,对于给据函件和包裹,可实行登楼投递,见面交接。实际操作就是把这些小区域作为现有投递道段上的一个投递点,道段投递是条,区域投递是块。采用分层次投递,可以补充完善邮政投递网,增强邮政竞争实力,开辟营销新天地。 3. 发展委代办投递,搞好接力服务 发展委代办是在“人员零增长”的政策条件下,解决企业人力不足的一种用工措施,也是改善服务、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委代办人员因其服务态度的好坏、工作业绩的优劣与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促使他们非常注意自身形象,在维护信誉方便群众方面,具有较强的自觉性和自制力。只要善于正确引导他们端正思想,强化服务意识,就能较快的全面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成为投递进入市场、占领市场的一支新的生力军。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委代办人员的优越性,搞好代投点的接力服务。在分配政策上,要按投递业务量实行计件工资,对收订报刊、承揽邮递广告及各类代投送业务,均按量计酬,使其收入与工作量、业务量切实挂钩,并鼓励多劳多得,还要积极创造条件,改善委代办员的工作环境,提高劳保福利待遇。
四、改革网络 巩固市场
邮政投递业务发展有赖于强有力的网络做支撑。把现有投递网改造成满足电子商务发展需求的多功能物流配送网络和服务平台,形成系统、规范、可靠网络。 1. 建立报刊投递网投递业务以信函、商函、报刊、广告、帐单、电子邮件等轻件为主,采用轻快简便的投递工具,实行插箱服务和上门服务相结合。报刊投递实施早报早投。争夺发行市场主动权。投递种类是中央级、省级党报或地方党委机关报,部分竞争快、实效强的畅销报纸、精品报纸;投递对象是重点用户、特殊用户和大用户,实施方式是编制专项生产作业计划,组织专人、安排专段、负责专送。 2. 建立快捷投递网以特快专递、同城速递等时效性强的业务及小型实物配送(小、轻、零散物品)为主,采用轻便快捷、便于停放的机动投递工具(电瓶车),依托“185”搞门对门的上门服务。特快专递、同城速递可实行特快特投。特快特投是在落实“收投相见”的投递制度上、实行的投递改革。首先是打破现行的一天2~3个投递频次的局限,根据计划来组织内部作业,保证当天到达的特快邮件当天处理完毕;改变传统的投递时间观念,实施即到即处理即投送,不间断滚动式投递,投递人员也采取轮班制度,对投送到单位的个人邮件和物品,在非上班时间里实行预约投递服务。 3. 建立实物投递网包裹、印刷品等重件业务及大型实物配送(大、重、批量物品)采用有容量的机动投递工具(小型汽车),实行上门服务。包裹投递实施包单合一。改变单、包分投,减少投递次数,提高投递准确率。报刊网、快捷网、实物网,均办理报刊、商函、邮购、礼仪、广告等各类邮政业务,承揽代送、代投、代办等各类“代”字业务,提供家政服务、物业服务、信息咨询等。三网分别建立专递队伍,充分发挥品牌效应,确保投递服务“按时按址、保质保量、快捷高效”。实物网上业务可通过报刊网、快捷网传递以加快时限;快捷网上业务也可通过报刊网、实物网进行实物传递;报刊网上业务可通过快捷网来缩短时限,通过实物网进行实物传递,三网之间相互联系,使投递网运能力进一步加强。
投递改革要注意的四点问题 一、要正确处理好普遍服务与商业服务的关系。邮政作为企业,要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作为公用性的基础设施,又要承担普遍服务的职能。 二、要提高现有投递的服务水平和投递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满足物流配送市场的需求。投递要实现从“频次管理”向“效果管理”的转变,强调邮件的投递效果,。 三、促进投递部门做好市场营销工作。要树立投递网络的基础观、资源观和效益发展观,并从机制上、政策上促进投递人员搞好营销工作。发挥投递员联系千家万户的优势,使每个投递员都成为一个流动的邮政服务点。 四、要树立邮政投递队伍的品牌,建立现代型服务方式。应统一标识、统一着装、统一服务规范,严格管理,树立邮政投递新形象。 投递体制改革原则 统一品牌 集中管理 强化经营 进行投递体制改革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统一邮政投递品牌;变分散式管理为集中式管理;充分发挥投递的综合功能,把以前实行分投的速递、机要、信报等方面结合起来;将投递由生产环节转变为经营环节,在确保邮件投递的基础上,扩大服务范围。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