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论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
本论文在
汉语言文学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论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
【摘 要】在社会发展时期,一些文人志士因为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认识社会的能力,容易发现社会现实中存在的不足而希望变革,并以诗文抨击社会现实,表现出对人类社会的强烈忧患。这成为他们创作活动的动力。所谓“愤怒出诗人”就是这个道理。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杜甫一生写下的大量诗篇中就充满了这种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不仅贯穿于他的诗歌创作中,而且贯穿于他的一生。究其根源,是因为他骨子里根深蒂固、终身奉行不愈的儒家思想的影响,是他内心对自己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爱和责任所致。
杜甫是我国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是很少有诗人可以与之相比较的;杜甫诗歌在艺术上所达到的纯熟,精湛的程度。在我国浩浩荡荡的文学长河之中,也是很少有诗人所能够企及的。杜甫是“站在唐代文学辉煌颠峰”的不朽的诗人,杜甫的诗歌广泛地,深刻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矛盾。因此,对于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的进一步研究就显得更为必要了。
【关键词】杜甫 忧患意识 沉郁顿挫 萧散自然
杜甫,盛唐伟大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杜甫诗歌艺术的特点以“沉郁顿挫”为主要特征,并多种艺术风格并存,那么这些艺术特色是如何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呢?本文针对此做了一番探析。
一、 忧患意识是杜诗“沉郁顿挫”风格形成的基本原因。
诗人所处的唐王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环境和诗人漂泊艰辛的一生经历,使得他诗歌中的忧患意识表现得强烈和突出。诗人生活的唐王朝正是从鼎盛转向衰落的急遽变化的社会大动荡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复杂。统治阶级内部尔虞我诈,李林甫和杨国忠的先后执政,使得国事日非,朝政日昏。边将和藩镇的飞扬跋扈,加重了受压迫人民的不满。“安史之乱”又将唐王朝推向深渊。这种现实必然促使杜甫用儒家思想的尺度思考和衡量社会现状,内心尺度与现实的反差使得他对现实社会产生强烈的忧患意识;他“残杯与冷炙,处处潜悲辛”的长安十年穷愁潦倒、“苦摇乞食尾,常恐曝恩腮”的困守生活、“饥借家家米,愁征处处粮”的漂泊生涯更增添了诗人诗歌中难以消解的忧患意识。
深沉的忧思、波浪起伏的感情表达方式,最后都通过语言、形象描写和节奏韵律,表现为诗的意境的悲壮美,构成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歌无论是叙事抒怀,还是写景咏物,都是结合现实,其中充满着浓厚的忧患意识。这种意识贯穿他的一生,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到晚年越是强烈、真挚。年轻的杜甫“归醉每无愁”,是没有多少忧虑的,所关注的就是个人的抱负和功名的追求。自从他为求仕途入长安再次应试落第后,被迫“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开始“十年困守”的艰难生活,使他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思考国家的现状。自此,他的忧患意识也由个人前途的忧虑逐渐转为对国家民生的忧虑。诗歌中也由“家人忧几杖,甲子混泥途”转为“君不见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他对唐玄宗盲目发动开边拓土的不义战争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深为担忧;他对清浊不分、贤愚不辨的黑暗政治忧心如焚:“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他看到大雨成灾,就忧虑劳动人民的苦难:“吁嗟呼苍生,稼穑不可救”,他“一饭四五起,凭轩心力穷”。面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黑暗现实,他“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成长为一位自觉的忧国忧民的诗人。
他“每饭未尝忘君”,不仅对唐王朝忠心耿耿,“忠君爱民”的思想也深入骨髓,他主张实行“仁政”、“德治”。这些儒家思想已经融化到其血液中,成为其诗歌中体现的忧患意识的内在动因,也成为诗人一生坚持不辍的创作主题。
二、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表现
“沉郁顿挫”是杜甫在《进<雕赋>表》中自述创作甘苦之语,自宋严羽之后成为杜诗艺术风格定评。它包括以下几层涵义:1、它表现了杜诗思想内容的博大深厚,生活体验的真切丰富,感情的饱满有力;2、它经过了较长时期的积累、酝酿、消化、触发的过程;3、它以深厚完整的意境,锤炼精确的语言,铿锵嘹亮的音调,顿挫变化的节奏表现出来。陈廷焯云:“所谓沉郁者,意在笔先,神余言外,写怨夫思妇之怀,寓孽子孤臣之感。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飘零,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匪独体格之高,亦见性情之厚。 ”(《白雨斋词话》卷一)
作为一个浑涵汪茫、千汇万状的诗人。王安石曾说:“(李)白之歌诗,豪放飘逸,人固莫至,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变也。至于(杜)甫,则悲欢穷泰,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故其诗有平淡简易者,有绵丽精确者,有严重威武若三军之帅者,有奋迅驰骤若泛驾之马者,有淡泊闲静若山谷隐士者,有风流蕴藉若贵介公子者。盖公诗绪密而思深,观者苟不能臻其阃奥,未易识其妙处,夫岂浅近者所能窥哉!此甫所以光掩前人而后来无继也。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六引)这段话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杜诗风格的多样性。像其中所说的故其诗有平淡简易者,有绵丽精确者,有严重威武若三军之帅者,有奋迅驰骤若泛驾之马者,有淡泊闲静若山谷隐士者,都在杜甫的诗中有所表现。
三、在杜诗的多样风格中,萧散自然,是又一重要特色。
杜诗风格多样,一是因为其诗表现内容丰富、领域广阔,他除了忧国忧民的反映战争、军旅、政治、社会生活的篇章外,其他题材如描写行旅奔波、田园风光、天伦之乐、异乡风俗,以及赠别怀人、咏物题画、评诗论文之作,都各具特色。二是诗人一生辗转大半个中国、自少至老心境不同,风格自别。三首《望岳》诗就很典型的反映了杜甫自少至老心境不同而带来的不同的诗歌风格。秦观即云:“杜子美之于诗,实积众家之长,适其时而已。”(《淮海集•韩愈论》)在不同的写作情景下,创作环境中,诗人用不同的风格表现出诗人的情感。
闲适情趣,安静明秀境界,细腻的景物描写,形成萧散自然的特色。这类诗不少,如《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鱼鸟自得其乐,在一片宁静的氛围里,生一份闲适愉悦情思。“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江亭》)。“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漫成二首》其一)。 “野船明细火,宿鹭起圆沙”(《遣意二首》其二)。“芹泥随燕嘴,花蕊上蜂须”(《徐步》)。“仰蜂粘落絮,行蚁上枯梨”(《独酌》)。这些都是萧散心境、闲适情趣的产物。这类风格最有代表性的,是《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三: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其五: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组诗把萧散自然的情怀抒写得从容和优雅,让人神往。
杜甫的抒情诗往往寄情于景,融景入情,使情景交融,兴象浑融。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情景同时出现,如他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后游》) 。另一种是只见景,不见情,如“秦川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登慈恩寺塔》 ),但其中蕴含着诗人忧国忧民的心情。再如,“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白帝》),其中也同样有着诗人跳动的激情和那个混乱时代的阴影。最为典型的是《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首句如狂飙来自天外,使全诗为悲哀激荡的气氛所笼罩,“渚清”一句语势平缓,仿佛闲笔,实际上借写望中所见而逼出第三四句。“无边”一句,给人以万景纷驰、百感交集之感。可是紧接着就是“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不仅展现出开阔辽远,无比壮观的境界,而且突出了诗人壮心不已的激情。
但杜诗又不是多种风格作品的大杂烩、大拼盘,而是风格多样性与他独特的“沉郁顿挫”的风格相统一在一起的。俗话说,“深人无浅语”,杜甫那些平淡简易、绵丽精确、淡泊闲静、风流蕴藉的作品也和其他诗人不同。如其早年所写《饮中八仙歌》虽然描写的是盛唐时期一些狂放不羁的著名酒徒的风流韵事,但诗人冷静的观察和同情充溢于字里行间。再如他在成都草堂所作《漫成二首》、《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江亭》诸多风格恬淡的山水田园诗,用陈贻焮先生的话说“到底不是陶渊明”,亦和王维异趣。因为他并非真正的旷达之人,诗中总隐藏着忧时济世的深厚情怀。
杜甫是一位富有创造性的诗人。就比较而言,李白的诗歌天然涌发,大气滂沱,飘逸浪漫而且又不可让人模仿;但是杜甫的诗歌就不一样,杜甫的诗歌则是经过千锤百炼,呕心沥血,苦心经营,可以作为后人的典范。就这一点来说,杜甫的诗歌对后人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至少是比及李白来说,“杜甫,上接古人,继承了风雅言志的传统,吸收了沈全期,宋之问写律诗的经验。”有人又说杜甫的诗歌“尽得古今之体式,而兼文人所独专”,“能所不能,无可无不可”,“古今诗人之中,没有一个人能和杜甫相比”,可见,杜甫的诗歌上的艺术成就是绝非一般的。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孙学堂.中国文学精神·唐代卷[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3季羡林.中国文学研究·隋唐五代部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萧涤非.《杜甫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
5萧涤非.《杜甫研究》,齐鲁书社, 1980年.
上一篇
:
浅谈唐宋词的悲情美
下一篇
:
论马致远散曲的艺术特色--免费论文
Tags:
杜甫
诗歌
艺术
风格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