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论苏轼豪放词的审美艺术(二)
本论文在
汉语言文学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者,神仙圣女,隐者居士等等。
如《江城子·密州出猎》连用三个典故,将作者报国杀敌的豪情壮志抒发的淋漓尽致:
1.“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吴志》孙权本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孙权射虎,在风华正茂之年,词人如今也要“亲射虎”,可见其英雄豪气,不减当年孙郎。
2.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用汉文帝与冯唐的故事来表达作者的心意。据《汉书·冯唐传》记载:云中太守魏尚治军有方,“使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一旦入侵,必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时多报了六颗首级,被文帝“下之吏,削其爵”。冯唐竭力为魏尚辩白,认为文帝“赏太轻,罚太重”,颇失人心。文帝幡然醒悟,当日便令冯唐持节赦免魏尚,官复原职,并拜冯唐为车骑都尉。(节:兵符,古代使节用以取信的凭证。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云中: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境内,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苏轼当时在政治上处境不甚得意,被贬密州,在这里以守卫边疆的魏尚自许,是希望得到朝廷的信任何重用。
3.“西北望,射天狼”, 天狼:天狼星。《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比喻为对北宋边境屡有侵犯的西夏等国。“西北望,射天狼”的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和决心。
四、“词随性达”——个性超脱之美
苏轼是中国古代才能最为全面的文化巨匠,他在诗、文、词、赋等各种文体的创作实践以及文学理论上都有重要建树,为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学遗产。与此同时,他横溢的才华、丰富的情感、多舛的命运、旷达的胸襟在作品中都能寻到踪迹。尤其是他的词,将其率真的个性更是表露无遗。
苏轼汲取了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他对仕途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源于儒家的入世和有为。他能从容面对一次次打击,又得悟于道家的无为。佛家的净达圆融又使他淡泊名利,在逆境中显得从容自如。因此,苏轼才能在长时间的宦海沉浮中挺立不败,并在其作品中展现出乐观、旷达的风貌。 且看他的《定风波》,词云: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作的前面有一段小序,序云:“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仅从小序中我们就能感受到苏轼的那种达观、超然的处世哲学。“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一句,“莫”字写出了词人的潇洒。“穿”和“打”都是力度很强的字眼,似乎象征着恶势力的攻击,苏轼叫你“莫听”它,心不为外物所动,有一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泰然。“何妨”表现了他对外界干扰的蔑视。“吟啸”表现了一种玩赏的心情,词人始终给自己的心灵留有空间。他不但未被外界打倒,而且还能够观察,能够欣赏,能够体会。写作这首词时苏轼在被贬地黄州城的城外,他穿着芒鞋,拄着拐杖,在风雨中吟啸徐行。“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让我们真正领会了苏轼的旷达、豁然。“谁怕”是一种鼓励,仿佛在说,不要等待条件,勇往直前,你依然会有所收获。“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词人在雨中吟咏徐行,处之泰然,雨停之后,反倒觉得寒冷。这是写实,也是对人生遭遇的感受。不管是自然的风雨,还是人生的风浪,总会给人以悲观苦乐等不同体验。于是,山头的斜阳拥抱作者时,作者有了异常温暖的感觉。对人生有了一种领悟,不要永远沉浸在悲苦和挫折之中,希望就在前方。“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回头看我走过的地方,穿林打叶,雨打风吹,那些萧瑟凄凉的景象呢?这里“景象”暗指他生平所经手的打击和苦难,确实“也无风雨也无晴”。风雨并不能改变我,我依然坚定我自己的意向,不管外在的境遇如何变幻,都如过眼烟云,明镜透彻的心灵不会被外物所困扰,因为无所计较,故而所向无敌。这不是一种虚无主义,而是明白宇宙与人生真谛后,对身世利害的断然超越。这样才可以摆脱一切牵绊,去实现自己的生存价值。否则任何纤芥细故都能扰乱心志被世俗所困扰,心灵随波逐流,往而不复。苏轼正是因为明白此理,才能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潇洒、淡定。仅从这首小词我们就已充分感受到苏轼乐观、旷达的人格魅力。 然而,乐观、旷达仅是苏轼人格魅力的一个方面。《满江红》(汉江西来)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期写给当时的好友朱昌寿的。面对友人,苏轼禁不住将一腔悲愤开怀直书,词的下片最能看出这种被压抑的郁勃不平:“《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作者以急促的节拍传达对古代忠直之士的深情悼惜,正在于宣泄自己英雄失落的忠愤之情。这种来自心灵的呐喊,饱含着词人不屈的人格力量。 同时,词人又大胆地向世俗挑战,如《满庭芳》一词写道:“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以真实的人性,生命的自由状态,挣脱名缰利锁的羁绊,是很多伟人心中所想而不敢做的事。这种人格风范和张扬主体的精神力量,共同构成了苏轼豪放词人格美的特质。
【结束语】苏轼开创了一种与诗相通的、雄壮豪放的艺术风格。其豪放风格表现在题材内容、雄壮意境、表现手法、人格魅力等几方面,对辛弃疾等后代词人产生了很大影响。如果说,在北宋的文学变革中,欧阳修是一个中枢式的人物,那么苏轼的豪放词则代表着这场文学变革的最高成就。
参考文献:
[1]孔凡礼,刘尚荣.苏轼诗词选[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董森,杨哲.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丛书:苏轼[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 [5]王水照,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6]邓乔彬.唐宋词美学[M].济南:齐鲁书社,2004 [7]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上一篇
:
论老舍小说中的“京味儿”风格
下一篇
:
论黄庭坚诗歌的理趣取向
Tags:
苏轼
豪放
审美
艺术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