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5730
浅谈如何建设班级管理制度 [摘要]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要培养一个优秀的班级就离不开一整套合理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本文从学校班级管理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到采取具体的措施入手,先分析传统的、当前的班级管理现状及问题根源,最具体实施班级管理制度。由校纪、班规中的各种量化考核制度为基础和前提;以人为本,关爱每一个学生;全员参与班级自主管理等三方面来建立、执行和完善。 [关键词] 基础教育、班级管理、以人为本、自主管理 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七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共喝一桶粥,显然粥每天都不够。一开始,他们决定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结果,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由此可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班级没有一系列的制度,那么这个班必定是不成样子的。而没有次序,没有集体,没有前途,没有活力……这些将是这个班级的特征。要使一个成为先进的、优秀的、团结的、安定的班级,那么就要建立正确的、有效的、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 正确、有效、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对于一个班级的正常运作,提高活力,展现生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让学生很快地凝聚在班主任身边;可以让学生充分地发挥主人翁的精神;可以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可以尽可能地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同时,使班级成为一个具有自我检测能力、自我调控能力的高效运作的管理组织。所以,建立正确、有效和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对学校、学生、教学、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建立班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班级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各种目标、制度、计划等都靠班级具体实施,学校工作的优劣是由各个班级的工作来体现出来的。所以俗话说得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学校教育中,也应该“校有校规,班有班规”。通过制定班级管理制度,让学生知道自己在课堂、在与人交往中应做什么、应怎么做,引导学生逐渐的由“他律”发展为“自律”。这不仅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效率,更重要的是有利培养学生的自主化管理能力。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是维护学校秩序、保证教学质量、实现教书育人目标的基本保障;是班级工作走向科学化的客观需要,是班级工作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做好班级工作的重要保证。 二、传统和当前的班级管理现状及其存在问题传统的班级管理主要靠班主任的“管”为中心,班主任拥有绝对的权力,学生要绝对服从老师,“听老师的话”才是好学生。这样注重制度的严格贯彻与执行而不注重学生的需要,注重统一要求而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管理目标的实现,而忘却了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样的班级管理束缚了学生的个性,不能有效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了师生关系的平等与和谐,压制了学生的健康发展。这种忽视学生的班级管理造成了学生行为的叛逆和对抗情绪的产生,体验不到校园生活的快乐。结果有些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