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4742
教师量化考核制度与“人尽其才” ——以保基乡中心小学为例[摘要]制度不仅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系统,更是促进学校各方面发展的保障机制。而我校的量化考核制度虽说是德、能、勤、绩的统一体,但是并不科学,特别是“绩”,直接用学生语文、数学的成绩来量化教师,单一的量化考核能制度,课程华而不实。学生实在,有用的东西学得不到位,教师的专业知识还未真正做到“物尽其用”。教师们在“东一榔头,西一斧子”的拼搏中,真是出力不讨好,付出与收获失衡。教师观念未改变,在时代的浪潮中又何谈“人尽其才”, 让原本失衡的师资结构变得更加错位。严重制约了师生的发展。 [关键词]教师量化考核制度影响 人尽其才 策略 一、我校量化考核制度的主要内容 我校的量化考核制度是德、能、勤、绩四位一体,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较全面的。但在成绩这一块,直接是用学生考语文、数学的成绩来量化老师,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的学与教,也不考虑工作过程的质量。量化考核制度在“成绩”这块分为名次奖、进步奖和及格率三块计奖,这三块各占奖金的三分之一,语、数按低、中、高年级段分开评比,以上三块相加计入个人奖金。未上语、数的教师,他们的成绩量化分和奖金,按中间下一名为准。只注重语数,不管是否专业教师,特别是将评职称或已评将聘的教师们,更是毫不例外的来上语数。所以我校的老师,不管平时工作多尽职尽责,可量化考核是靠学生检测的分数,可以说,优秀与否,你工作怎样,就取决于你遇到的那几十个学生。而不在于是否真的爱这份职业,是否深入探究与思考。 二、量化考核制度对我校 “人尽其才” 影响 1、学科结构失衡我校共有10个班,全校教师共25人。其中9人已大专毕业,8人本科在读,两位本科已毕业,4位老教师是师范毕业。从学历上看,我校教师的水平还不错。可从学科结构上看,却严重失衡。具体专业教师:音乐3人,英语2人,美术1人,体育1人,科学1人。而信息技术、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综合实践则无相关的专业教师。从开齐开足课程来看,每周每班音乐2节,英语3节,美术2节,体育3节,专业教师上他们的专业课,美术、体育等都还严重不足。可这些老师却还要身兼几职,有时真是顾此失彼,患得患失。据我校的量化考核制度,教师们还依各自的条件选择一科语文或数学,这使我校的学科结构严重失衡。如无专业教师,又无设备的信息课,则是一个老师兼一个班,这样有些班出现了师生“混”课堂的情况。而对于既让学生丰富课外知识又联系生活的实践课,简直就是一片空白,这就让我校课程变得“徒有虚名”,未真正落到实处。专业老师未能按自己真专业深入发展,享受不到知识带来的愉悦。而非业的教师,上这些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