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5512
学校对教师激励制度的改革和创新研究[摘 要] 改革和创新教师激励制度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教师从事教育积极与否,关系着学校的兴衰与成败。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人才观和教师的质量观也在从根本上发生变化:单一的以分数论“成败”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因此,改革和创新学校对教师的激励制度,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和讨论的课题。本文将从我国现有的教师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我国教师激励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两方面进行论述。现状剖析:原有的教师激励机制定位已不能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在原有的学校管理中,激励这个概念是指激发教师的工作动机,也就是说用原有的单一的以“数”对“数”的激励机制(考试成绩第一拿一等奖金,考核附一等分数等)去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努力去完成单一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学生考试分数的提高和重点中学升学人数的增加)。然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转型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但要成为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还要成长为学生潜能的唤醒者,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教师的工作不再是单一的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而是使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元化的发展。这也为学校对教师激励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关键词] 教师激励 制度 改革 创新 一、我国现有的教师激励机制概述 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特有的教师激励机制,采用了薪酬激励、任务激励、发展机激励等多种激励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