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自我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摘 要] 教师自评不是一种单纯的评价行为,而是一种有目的、有作用及动机的一种评价行为,特别是对于学校管理来说,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但多年以来的教师自评中,却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教师不能对自评的全面认知、因外界影响而化为自以为是的错误评价、对待自评的态度不够认真、标准化影响着自评的实际情况等等,而这些各种各样的问题直接影响着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与科学性,以致一直以来,自评效果显然不太理想。
[关键词]全面认知 单一 认真对待 标准化
教师的自我评价是学校对教师评价中的其中一种方式,也是学校为了让教师在自我评价中,能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并对此进行自我调控的一种措施。但在多年来的教师自我评价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种自我评价的制度还是不够完善,结果还是不能如人所愿,通过一些调查与经验,对教师在自我评价中作出一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如下: 教师自评这一机制还存在着许多不如人愿的问题 在多年的教师评价中,教师对自评这一个行为与概念都存在着比较模糊的意识,对于什么是教师自评,它的目的、作用、动机是什么,到现在还有许多不同的解释和不同的看法,这些各自不同的解释与看法,都会使得教师不能全面的了解自评的好处,通过对教师的询问与调查,都普遍存在着一些相同的心理态度,为此作出以下一些分类详情: 不能全面认知自评的作用 不能全面认知自评的目的 不能全面认知自评的动机 因此,每一项制度都有利有弊,当教师不能完全了解这一制度的好处时,学校管理所期望的效果也是不显著的,所存在的问题也要不断地探索,制度不断地去完善,才能使效果更有效地体现出来,否则就会成为一种不人性化的形式,没有任何的价值、意义。 片面地实施自评 学校在执行教师自评时,都希望教师们能客观地将自己的真实情况反应出来,但是许多教师在自评过程中都普遍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因而导致自评结果不够客观性,全面性。 1、只根据外在因素进行自评 2、只根据内在因素进行自评 因此,在教师受到这些内外因素的影响下,要多反思,要把内外因素相结合,再经过自查,自省,才能作到客观性、全面性。 教师不能认真、正确地对待自评 教师在自评过程中,不能认真、正确去对待,这多多少少与评价态度、心理误差有关,因此这样也会直接导致自评结果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对于自评结果过后给予教师的帮助性与调控性一点价值都没有。 1、教师过分自信的自评 2、教师过分自悲的自评 3、贪图某种利益的自评 对于这些调查原因与分析,教师们如果能够认真对待自评,全面认识与接受这一种制度,对自己是有所帮助的,而不至于由于心态的偏激去影响最后的效果,也能正确认识到自己与别人的优缺点,给自己一种压力,然后去不断地改正缺点,不断上进,这样才是社会、学校、家长、学生所想要的优秀教师。 标准化与实际自评存在矛盾 标准化的自评,是指通过一些学校或社会定出来的条条框框或对教师的要求,而让教师根据这些要求去对应着自己的所有表现,看看是否达标。以这些标准去完成平时的工作,然后再让自己去进行评价,这是每间学校都会有的一些标准制度,但是这种制度也是存在着一定的弊端的,这样一来,就会引起教师在工作中的死板,然而就发挥不到自己的优势,在自评中也就没有什么特别与众不同的地方,只是一味地根据标准化去反思自己的工作表现,有时候或许自己有所突出的表现,但是却在这种标准化的制度评价中,没有去认真发现,结果这种突出表现就因此埋没了。以下详细说说一些特别的例子: 1、以分数方式自评 2、以文字方式自评 之所以现今社会的需求,促进有这么多的形式去完善学校的制度,最终也是为了能让教师们提升自己的能力,让下一代能在优秀教师的队伍中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为社会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但是这么微小的制度里,却还存在这么多问题,而微小的制度的效果体现出大的制度效果,因此,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还是有待我们以后的发现与改进,为学校、社会、下一代的进步去更努力去反思、改进这些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