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木舒克市地处喀什与阿克苏之间,完全可以利用喀什努力成为中亚、南亚经济圈重心区的优势,紧紧扭住中亚·南亚八国及克州、和田地区欠发达的切入点,借助喀什地区的五大口岸,发展对外经贸合作;抓住南疆铁路全线提速、喀什国际航空港通航、中国(喀什市)——吉尔吉斯坦(奥什)——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国际铁路开工建设和公路网络四通八达的机遇,借助地区口岸优势和巴楚火车站优势,借力发力,借船出海,兵地融合,共同发展,努力成为连接中东部与南疆、内地与邻近八国新的产品集散地,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区,打造喀什重心区的后花园。 (2)政治优势 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央加大了对西部省区特别是新疆的支持。中央11号文件在高度把握国际国内局势,尤其是新疆当前形势和兵团屯垦戍边的特殊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兵团工作力度,提出了“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战略措施;中央新疆工作协调小组4号会议纪要指出,新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国家对兵团的支持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继续加大投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稳步推进,中央将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行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政策,这对于新疆、对于兵团的发展更是实实在在的机遇。图木舒克市是兵团的新建市,也是自治区的直辖市,不折不扣的新生宠儿,积极争取兵团的项目是理所当然,向自治区申请政策资金支持也无可厚非,只要有利于加快发展,都可以主动往上贴,兵、地双重管理的特殊体制就是优势。此外,图木舒克地处祖国的边陲,南疆的民族聚集区,处于反分裂、反渗透、维护边疆稳定的前沿阵地,更加有利于我们争取国家、自治区和兵团的政策资金支持。 (3)后发优势 作为新建市,虽然在资金、技术、规模、消费群体等方面相对于其他城市比较滞后,但我们有很多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可以搬用的先进技术,可以学习的管理制度,可以反思的失败教训,可以构想美好蓝图的空间余地,有了这些,我们就可以避免走弯路,可以克服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大、老城市普遍存在的“城市病”弊端,就能够通过学习创新来实现快速发展,后来居上。 (四)图木舒克市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地理劣势 地处内陆纵深地带,远离城市群,远离交通主干线,远离消费群体,远离信息和观念的活跃地,远离高新科技和人才聚集地,产品运行成本高,科技含量低,很难形成竞争优势。 2、人力资源劣势 城市人口少,消费群体没有形成聚集,消费不足;人口素质普遍较低,特别是少数民族整体素质较低;人才结构层次单一,素质不高,尤其缺乏城市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 3、能源瓶颈 能源基础脆弱、短缺,本地基本上没有能源资源。 4、现有的主要产业受天气和市场的双重影响,产业风险大,收益少。 5、受思维贯势的影响和过去计划经济的影响,对城市的运作和经营管理不能驾轻就熟,不能充分发挥城市的优势和体现城市的特点。 二、图木舒克市产业发展定位的思路和重点 (一)三大产业结构的调整思路 按照“稳步发展第一产业,重点发展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思路,依靠科技强农业,围绕农业办工业,依托建市兴三产,借助口岸活贸易。即:从产业的资金流向来说,从过去的单一国有独资向多元化投入,重点向个体私营股份合作制方向发展。从产业产品的流向来说,从传统的自给自足经济向外向型经济发展。从产业的构成上来说,在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的同时,以城镇化促工业化,以工业化加快城镇化的发展,努力形成农业产业化。从产业的流向来说,充分发挥城市的“聚集”功能和洼地效应,实现工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第三产业的汇集,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汇集。 (二)产业发展的重点 1、农业产业化:依托师市优质棉产业优势,依靠科技提升棉花,大力发展长绒棉、彩色棉种植,重点建设50万锭棉纺织厂,以此做强做优做精棉花产业,提升产业链;加强果品优良品种培育与基地建设,重点发展木纳格葡萄、赛买提杏、巴旦杏、石榴、红枣等特色水果,大力发展水果贮藏、保鲜、加工业,重点建设图木舒克市石榴酒厂;畜牧业以牛、刀郎羊发展为主,以牛羊屠宰、分割、包装为主,推广冷却肉的生产和供应,发展可微波加热的速冻肉制品、真空冷却干燥肉制品,建成图木舒克市肉联厂和五十一团畜产品加工及交易市场;加快发展规模化良种奶牛、奶源基地,建成图木舒克市奶制品厂;采取毛油分散加工,精炼油集中加工的方式,重点建成图木舒克新赛油脂有限责任公司8万吨油脂加工项目。 2、城市工业化:依据图木舒克市电力建设发展规划,重点建设图木舒克市热电联产项目及电网建设;利用面向中亚、南亚八国市场,积极发展易货贸易和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机电产品的组装出口贸易;围绕农业积极发展支农工业,做大做强现有支农工业,积极发展建材工业;结合区域优势,充分利用本地野生甘草资源、麻黄草、苦豆子、肉苁蓉等原料优势,重点发展以甘草次酸、甘草黄酮等产品为主的中药材加工项目。 3、个体私营经济:开放市内各个产业和各个领域,鼓励民间资本进驻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把最具活力和生命力的个体私营经济做大做强。充分利用本地及周边、周边中亚及南亚大部分国家信仰伊斯兰教的风俗习惯,力争把图木舒克市建成具规模的穆斯林群众生活用品交易集散城。 4、旅游业:依托图木舒克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神秘的伊斯兰维吾尔民族风情和雄奇的大漠胡杨景观,努力打造自治区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三、图木舒克市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1、政策环境 制定政策要创新。既要依据国家、自治区、兵团的法律法规,不超出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又要吃透法律法规精神,结合市情,大胆创新,制定出独具特色、有吸引力的政策。 制定政策要全面。既要有招商引资方面的政策,又要有人才引进、科技应用、产品研发、鼓励和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政策。 制定的政策和发展思路要具有延续性。政策一经制定实施,在一定时期内应当具有持续效力,不能朝令夕改,失信于民;师市党委、政府领导层要组织好接力赛,交好接力棒,不能一个班子一台戏。 制定的政策要抓好落实。政策不能仅挂在墙上,写在纸上,关键是要加强督办力度,使政策真正落实到位,再好的政策不抓好落实也只能是一纸空文。 2、人才科研环境 据统计,13年来师市组织人事部门先后从湖南、广西、湖北、河北、陕西、甘肃、陕西等省市的近30所院校中引进本、专科、中专毕业生1535人,其中本科毕业生292人,专科毕业生772人,中专毕业生469人。今年,师市又从疆内外院校的18所大专院校中引进了174名大学生。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师市党委在广纳人才方面力度非常大,但关键是各用人单位如何挖掘人才效益,用好人才。我认为,首先要注重人性化管理,结合单位实际和岗位需求,对引进的人才提供尽可能多的方便,对他们“从政治上关怀、生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其次,要重视科技投入,为引进的人才创造科研条件;最后,要为他们搭建施展拳脚的舞台,能够将人才培养好、留得住、用得顺。 3、市场环境 加快发展和规范要素市场。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尤其要大力推进产权、土地、劳动力和技术市场的发展。深化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为劳动者的自由择业和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制度上的保证,并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实现平等竞争。为此,要切实清除不必要的行政审批事项,减少行政干预,使我市的要素市场更加完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我市的经济运行效率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大力营造规范有序的商品市场环境。首先,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力度,围绕群众关心和反映强烈的问题,精心组织开展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偷税骗税等违法犯罪活动。其次,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建立政府信用体系,提高政府公信力,确立政府权威,以此取信于民;逐步建立和完善规范企业、个人基本信用制度,提高信用社会化水平;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倡导信用观念,努力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社会风尚。 深化市场流通体制改革,保证商品和要素的高效流动,并以此带动规模生产。要发展规模化、网络化、连锁化的现代集中流通方式,实现运输、仓储、加工、配送一体化。进一步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应用信息技术构筑现代物流体系。在此基础上,加快建设一批专业批发市场,积极扶持一批商贸企业做强做大,使我市商贸市场上规模、上档次。 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有关职能部门既要健全商品质量管理和消费纠纷处理制度,强化监管力度,更要牢固树立市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彻底消除“老爷”作风、“衙门”作风,铲除“吃、拿、卡、要”的恶劣行径,为经营者营造通畅、舒心的创业环境。 (二)依托喀什克州区位优势,走区域合作之路 区域合作和经济一体化已越来越成为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喀什拥有“五大口岸,联通八国,一路通欧洲”的天然区位优势,师市具有土地、农业等方面的优势,师市和喀什具有共同的地域、相近的产业构成、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目标,唯有融合才能做大规模、促进发展,唯有联合才能优势互补,没有任何理由在这个区域内设置壁垒、划地为牢。师市和喀什双方必须跳出行政区划的障碍,根据融合发展的需要,加强政府层面、企业层面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及时调整各自的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自觉遵循市场运行规则,按照平等自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努力探索以协议促合作的互动发展新模式,开创双方共谋发展的双赢局面。 (三)依托特色产业,走壮大和膨胀规模之路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师市已经形成了本地的特色产业,积累了一定的发展条件,成为师市经济大发展的基础,比如长绒棉、特色畜牧业、特色林果业、水产养殖业和甘草制药业等等,下一步就是要紧紧围绕师市的产业特色,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特色产业聚集,重点培植对师市经济拉动大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通过推进特色产业的民营化进程,从而实现师市经济的快速壮大和规模膨胀。 1、抓好区域特色畜牧业生产,促进畜牧产业化发展 师市的畜牧业生产已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对师市职(农)工的生活、生产稳定作用不断增大。图木舒克市辖区各团场少数民族职工群众比例大,有畜牧业养殖的传统和优势。当前要在提高畜牧业品质上不断探索,在扩大规模养殖上不断实践,在畜产品深加工上勇于创新,在蛋、肉精加工上有突破、有创新。鉴于此,师市畜牧业应适时做大牛、羊,除目前个人庭院畜牧业外,师市应支持做大两个牛、羊集团基地,建成图木舒克市肉联厂,使之成为亮点,便于后继产业发展。发展畜牧业还应当和退耕还林、还草相结合,“以林养林、以林种草、以草养牧、以牧肥田”,真正实现种、养、加相结合。 2、搞好特色水产养殖 师市拥有西北地区最大的平原水库——总库容7亿立方米的小海子水库和永安坝南北库,可利用水面达255平方公里,广阔的水面,适宜养鱼、虾、蟹、贝类等水产品。近些年小海子水库管理处开拓创新,在上海水产大学专家的指导下,将上海的大闸蟹引到小海子水库进行大批量繁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尚未形成产业链。师市发展壮大水产养殖业,应当牵牵抓住科学技术这个法宝,围绕荣登过上海国际APEC会议餐桌的“昆仑雪蟹”大做文章,通过与高校联合,成立专门机构,集研发、生产、加工、营销于一体,使其形成产业链,实现产业化,状大发展规模,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师市的又一经济亮点。 3、抓好野生甘草资源的开发利用 师市拥有30多万亩的野生甘草资源,对甘草野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当借新疆昆仑神农股份有限公司即将上市的东风,充分利用与中国中医院药研所合作的契机,加大研发、精深加工的力度,集中精力发展以甘草次酸、甘草黄酮等产品为主的中药材加工项目,培育一个同行业的医药集团,使其成为支撑师市经济的支点之一。积极开发罗布麻的药用、纺织潜力,大力研制降血脂药品,利用罗布麻仅次于苎麻的可纺性,大力发展麻纺织产品。 (四)依托传统产业,推动优化升级 1、发挥棉花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棉纺产业 据测算,棉花价格和成衣价格差可达1:150,现有的棉花资源是我们的优势,因此,图木舒克市产业的发展要立足于现有棉花资源的比较优势,利用国家“东纺西移”战略实施带来的生产要素向西部地区转移的契机,努力将全市的棉花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并最终将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首先要通过招商引资等途径,建一个50万锭规模的棉纺织厂,在此基础上加大纺织印染和成衣加工的生产能力,使纺、织、染配套协调;其次要以提高现在产品纯棉纱、棉坯布质量档次为主,适当增加化纤混纺、纯纺及麻混纺产品,调整现在产品结构,使纯棉品种向高支细薄、低支粗厚两端发展,提高细支棉比例,与师市一二级棉花所占的高比例相适应,提高精梳纱、无结头纱和气流纺纱的比例。第三,要构建与棉纺战略相匹配的多元化综合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政府政策服务职能的发挥、棉纺产业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市场营销服务体系、金融服务体系、信息网络服务体系、科技与教育服务体系。 2、抓好果蔬生产,促进果蔬深加工产业一体化发展 林果业生产也是师市的优势产业,目前已具备相当的生产规模,但就其比较效益而言在下降。48团山东惠丰果业的发展给我们以启迪,我们如何在果蔬品质上有新的突破?如何适应市场需要及时调整果蔬生产方向,使其具有前赡性?如何增强商品意识,在包装上(市场上许多苹果烙有“福、寿、禄”等字样)狠下功夫,多增加些喜庆色彩、文化底蕴,使其物有所值。与此同时,要下决心创出一条适合师市实际的果蔬深加工之路,进一步提高果蔬业对师市经济的贡献率。我们现在的林果产业处于一个“多、乱、杂、少”的生产阶段,应着重解决好“多、少、精”的关系,就是说数量要多,要象棉花一样有影响力,利于加工业发展;品种要少,有1—2个特色拳头产品就行;精就是要充分体现“名、优、特”。 (五)依托区位优势,发展“错位”产业 “错位发展”的思想源于家喻户晓的田忌赛马故事。虽然田忌的“上中错位”、“中下错位”、“下上错位”是为了赢得胜利而采取的比赛策略,但这种错位的思想却值得我们借鉴,因为错位发展可以避免竞争中的“撞车”和“挤独木桥”,减少无谓消耗,合理配置资源。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大上海地域相近,人缘相亲,血脉相连,他们通过主动、积极、务实地融入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大潮,充分发挥临靠上海的区位优势,在主动服务中接受辐射,在“错位”发展中抓住了机遇,在协作竞争中实现了共赢,闯出了一条产业错位发展的新路子,给我们提供了启示。图木舒克市是一个新建城市,周边各城市均有多年的基础,目前都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论在短期内把城市经济做大,比不上阿克苏、喀什。别人发展我们总不能望洋兴叹、止步不前吧?笔者认为师市产业的发展,要依托邻近的阿克苏、阿图什、喀什等城市,主动融入渗透,深入研究其产业发展的思路与重点,有针对性的采取“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特,你特我弃”的策略,独辟蹊径,在扬“长”弃“短”上做好文章,实现产业的“错位”发展,使师市经济跨越阶段,实现跳跃式发展。 (六)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沉积和丰富的维吾尔伊斯兰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据专家考证,图木舒克市蕴藏着3000多年以来的历史文化,辖区内有丰富的历史文物古迹遗址,有古墓葬和古城遗址,还有古佛寺、古建筑、古屯田、古居民住宅遗址等共计92处。这些历史文物古迹为打造图木舒克市文化旅游业发展与建设提供了契机。 在图木舒克市的历史上,最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是塞族人、羌人、吐火罗人、月氏等众多的民族,后居住有蒙、汉、维等新的民族。遗留下来的主要文化古迹,有肖梯木古城、唐王城、苏格提尔古城、麻将勒克古城等11座,以及相关古墓、遗址和历代军事用的烽燧、炮台和古佛寺佛像等遗址。图木舒克历朝历代农业、工业、商业甚为繁荣,和中央政府以及中亚、西亚都有密切的商业贸易和文化联系,在中西文化的交融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还有班超、林则徐等历史著名人物到过图木舒克,对图木舒克的历史文化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图木舒克市东南有胡杨林和沙漠,南有达坂山,北有图木舒克山和勒依里山,西有乌库麻扎山,每座山都有自己的特点,很有观赏价值。在麻扎山下有小海子水库,在乌库麻扎山下和达坂山之间,有小海子水库分库——永安坝水库。可开发历史文化旅游景点50多个,自然景观达20个以上,人文资源10处以上。 发展图木舒克市的旅游产业,要在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沉积,打造图木舒克市文化旅游上下功夫,把图木舒克市的自然风光与独特的历史文化很好的结合起来,使国内外游人真正享受到远古历史,大漠风情,民族民俗文化。一是要搞好文化旅游规划,加大投入,促进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图木舒克市文化旅游业要与国家、自治区旅游业接轨,经过5至10年的努力,把图木舒克市建设成为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西北大漠旅游胜地,成为自治区旅游城市之一。二是要挖掘历史,保护历史文化,推动图木舒克市文化旅游业发展。加速图木舒克市历史文化保护和文化旅游业建设,必须尽快培植上档次的名胜古迹点,这些名胜古迹点也要搞一些配套项目,使游人看了浓缩景点,既能使游人了解到图木舒克旅游概貌,又可让游人有选择的游览。三是要提炼、挖掘具有民族特色的刀郎舞、叨羊以及民族舞等文化。要生动地介绍图木舒克市的发展史、文化成因、名人名胜、民间传说、民族风情,突出图木舒克市独特的历史文化特点,以内容丰富,格调高雅清新增加旅游的吸引力。四是充分利用大漠胡杨、黑山探险寻宝这一主题,建成中国唯一一条沙漠跃野赛探险寻宝游。 (七)充分发挥图木舒克建市的机遇和优势,加大民营经济的发展力度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放宽民间投资领域,降低准入门槛,拓宽民间资本壮大的空间。在土地使用、行业开拓等多方面与国有企业享有同等政策和待遇,实行无差别政策和待遇,努力为师市个体工商界的私营经济发展搭建政策和交流平台,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积极鼓励个体私营企业家在农业、水利、科技、文化、卫生、服务等社会项目领域投资开发,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地进行联合经营,使师市经济逐步走“种、养、加工”相结合,“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多法并用,多路推进,通过深化改革推动一批,放宽领域催生一批,扩大开放引进一批,引导扶持壮大一批,把本地的“能干人”请出来,把在外打工的“精明人”请回来,把外地有钱人“请进来”,真正形成“钱多当大老板,钱少当小老板,无钱借钱当老板”的创业氛围,形成“千家万户办企业,千辛万苦搞经营,千山万水闯市场,千方百计创新业”的民营经济发展格局。 致谢: 本文是在赵柳成老师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赵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为我完成这篇论文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