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和组织的改变意味着应用于决策制定的信息类型和信息用途的改变。公司治理理论对管理会计的对象、任务和特征提供了一个新的认识思路,另一方面,也正因为管理会计系统必须直接为公司治理服务,因此,公司治理自身的特征和状况也会直接影响管理会计系统的质量和效率。一旦决策层与管理层真正分离,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构成和功能更加完善,势必会更有效地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此外,还要深入研究在现行社会经济环境下管理会计的定位问题,既要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以进一步发展管理会计,又要使管理会计的技术、方法更加适应企业环境的要求。 加强管理会计的制度管理
在管理活动中,创新与规范相辅相成。现在这两个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尤其是新创体制往往没有及时地予以规范。例如:财务总监制这几年发展较快,但如何使其运作更为有效,还没有与传统会计系统的改造结合起来考虑。企业改制中虽然成立了董事会和监事会,但其素质要能保证治理结构的有效性,离不开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的财务和会计知识背景,否则就不能承担起监控公司业绩的职责。现在许多公司内部审计制度的有效性取决于CEO的态度,从规范治理结构的角度看,内审机构更应直接对监事会或董事会负责。较大规模的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是否应设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的权限和职业如何清晰地界定,便其保持相当的独立性;审计委员会的运作如何与管理会计系统相互配合,以降低监督成本、提高监督效率,这些都需要探讨和实践。 加强管理会计的信息管理
公开披露的财务会计信息和管理会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由于信息披露中外在性的存在,政府可以并且应该发挥作用。因此,不仅是财务会计信息,对管理会计信息的规范性,政府机构同样应予关注。另一方面,从信息市场的角度来说,会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取决于信息需求者,所以会计信息的提供从根本上说会形成"买方市场"。现在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却或多或少是一种"卖方市场"的心态,"我提供什么,你得接受什么"。然而,无论是财务会计报告还是管理会计报告,任何改进若不听取广大信息需求者的意见,终将于事无补、劳民伤财。因此,建议设立专门机构便会计信息的需求调研经常化,除不断改进财务会计报告外,还要逐步对管理会计信息的搜集、加工、处理,以及需要公开发布的管理会计信息的披露提供各种指南,以利于提高管理会计基本概念范畴的规范性和管理会计实务运作的效率。 加强管理会计的成本管理
从生产制造成本转移到产品研制开发成本,由成本控制转移到成本计划。新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要求我们转移成本管理重点,拓展成本控制视角。为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一方面,在管理会计中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必须作革命性的变革,以“产品”为中心的成本计算将被以 “作业”为中心的作业成本计算所代替。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为尽可能消除“不增加价值的作业”、改进“可增加价值的作业”及时提供有用信息,从而促使相关的损失、消费减少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从战略意义上考虑管理会计可以包含以下成本管理:通过适度的投资规模来降低成本;通过市场调研确定为顾客提供服务产品多样性的广度来降低成本;通过合理的研究开发政策,按照所得大于所费的原则降低企业总体成本;通过合理劳动力投入来降低企业成本。 加强管理会计的决策管理
完善模型决策分析,拓展决策评价标准。管理的重心在决策。从决策分析方面来看,传统管理会计在进行决策分析时注重把模型运用和结果计算放在首位,而忽视模型运用的前提分析和结果计算的取数过程,以致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新经济时代要求管理会计进行决策分析时必须做到:首先,进行模型的理论前提与现实前提是否吻合的比较分析,从而确定选用的模型或对计算结果的可能修正;其次,在遵从取数的一般过程和其分析要求的前提下,确定取数的方法以及取数的分析方法;再次,对取得的数据进行确定性、可靠性评价,进而确定所取数据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最后,对模型中运用的数据,凡存在不确定性的因素,应提出控制措施。确实找不到控制措施的,必须对取数进行风险值测定,并调整取数的大小。 加强管理会计的人本管理
管理会计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与控制的过程中,必须将提供的会计信息与对人的管理结合起来,重视人力资源在管理中的运用和发展。具体做到:首先,进行人的行为研究。采用有效的激励方式和业绩考核方案,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行为积极性。其次,对人力资源价值及成本的确定。为了实施具体的人力管理,有必要将人力资源价值与成本量化,因为量化后的人力资源数据有助于各项管理措施的操作。最后,进行人力资源的投资分析。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同物力资源一样,不仅能够在未来为企业获得一定的收益,还有助于企业在总资本预算中考虑到人的因素,使企业资金的分配更为有效,克服以往管理者追求短期利益而不重视人力投资的急功近利行为。 总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的背景下,管理会计已成为企业决策的基础,商业的语言。管理会计不能脱离每个国家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会计环境而且还有强烈的技术上的特殊性。作为WTO成员国,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要在经济领域内坚决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巩固和发展市场经济中,坚持社会主义,反对形形色色的不正之风,管理会计更显得重要。
结 论
我们要注意创新管理会计,一定要注意提高管理会计基本概念范畴的规范性和管理会计实务运作的效率。因为我们的规范性越强,就越容易被更多的公司利益相关者接受,他们就越容易看懂我们提供的报表。我们不能因为注重管理会计的创新而丢掉我们原有的东西,同时我们的管理会计创新实务运作越快越有效率,就越有利于我们的管理层以及其他相关决策者进行相关的决策,我们的创新就越有价值。 参考文献
〔1〕刘一清:《管理会计理论研究》[J],《管理会计》2004年第36期 〔2〕孟焰:《论管理会计的规范化》[J],《会计研究》2005年第1期 〔3〕张双明:《管理会计的实践经验》[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P12—P17 〔4〕吴淑琨:《公司治理与中国企业改革》[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P4—P7 〔5〕崔之元:《公司法变革的理论背景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3年第20期 〔6〕吴联生:《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需求的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2002年第11期 〔7〕李天民:《管理会计研究》[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年版P5—P8 〔8〕李明松:《论改进企业报告》[R],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P214—P217 〔9〕召一树:《损益表的扩展》[R],上海会计,2004年第8期 〔10〕孟凡利等:《管理会计应用:现状、问题与应有的改进》[J],《会计研究》2003年第8期 〔11〕暨南大学会计系管理会计课题组:《中国管理会计透视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4年第12期 〔12〕何建平:《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透视》[J],《会计研究》2005年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