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与中国会计制度改革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国民经济也日益走向了开放的世界。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经济国际化过程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会计制度的改革刻不容缓。本文主要谈论了中国会计制度改革的原因以及内容。也论述了新旧会计制度对净利润的影响及分析。 [关键词]会计制度 净利润 改革 影响 分析 会计制度是对商业交易和财务往来在账簿中进行分类、登录、归总,并进行分析、核实和上报结果的制度。会计制度是进行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规则、方法、程序的总称。 净利润(收益)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收入。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正是因为净利润反映了一个企业乃至国家的效益情况,研究会计制度的改革对净利润产生的影响显得尤其重要。 一、中国会计制度改革的原因 1.主要原因 (1)为遏制资本市场发展中会计方面出现的严重违规行为和资本市场以外存在的资产和利润虚增情况。 (2)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建立公司制度奠定基础。 2.根本原因 中国会计制度改革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会计制度具有中国特色,因此不可避免地面临了由经济国际化所引起的会计国际化的挑战。首先,会计的规范化管理国家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会计准则的制定由政府财政部门制定,会计制度通过国家立法和由政府颁布付诸实施。其次,会计制度来源于多重法律,其相关法律除会计法外,在商法、公司法、税法中都有关于会计的规定和会计师的工作规范。中国的法律,当让是适应和适用于中国的。因此,在国门关闭时国家的法律特色与企业会计是不矛盾的。但是现在资本市场和跨国公司的发展使经济关系冲出了国界,由此引起了会计技术的复杂化以及国际传播。同时欧盟实施一体化政策必然要对成员国提出相应的要求。而中国由于正在积极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也就要在会计方面作好准备。 二、会计制度的两次改革 1.第一次会计制度改革 我国的第一次会计制度改革是1992-1993年,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企业财务通则》和分行业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确立了六大会计要素和借贷记账法的地位,树立了资本的概念,使我国的会计核算制度向着国际化迈进了一步,实现了会计核算模式的转换。 2.第二次会计制度改革 1999年修订并通过了《会计法》,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2000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自2001年1月1日起i,我国开始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制度》。 三、新旧会计准则变化对净利润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相比在财务状况、信息披露、经营业绩等很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但是最主要、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对净利润的影响。首先,新所得税法准则采用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这样就让企业在所得税费用和利润上产生了增减。其次,资产减值准则中对可收回金额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也对净利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再次,就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确定给企业在利润操纵上留有了一定的空间。第四,债务重组的收益由原来计入资本公积转为现在计入利润表,可能会使企业的净利润出现增减变化。最后,新旧会计准则中企业合并报表的变化对利润产生了较大影响。 四、新旧会计准则变化对净利润的影响分析(主要从所得税准则谈论) 原会计准则对于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主要是采用利润表债务表法。采用利润表法时将时间性差异对当期所得税影响确认为递延税款,该递延税款是当期发生数,不直接反映对未来的影响,不处理非时间性差异的暂时性差异。 新准则中对于暂时性差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准则中将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差额作为暂时性差异,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首先根据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税法基础确定的暂时性差异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然后调整根据税法计算的应交所得税金额,来推算所得税费用,计算公式为:当前所得税费用=当前应纳税所得额×税率+(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该金额也将直接减少利润总额得到净利润。因此,净利润的总额也受到所得税费用的影响。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所得税费用增加;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所得税费用减少。此外,由于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上市公司须变更所得税会计政策,由此形成净利润的变动在某些具体上市公司中也是可观的。但是,通过新所得税准则将会使所得税的确认和计量更合理、更可靠。 五、展望未来中国的会计制度 中国现在加入了世界组织,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很多东西也都是要顺应世界的发展,会计作为经济交流的一大语言更需要顺应社会的发展。相信随着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会计的发展肯定也会越来越适应这个世界的发展。 参考文献:1.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金静红.会计制度变迁的思考.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33.王传凤.我国会计国际化问题探析[J].特区经济,2006,124.周敬斯<<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我国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分析>> 5.胡淑红<<浅析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6.周艳萍<<新会计准则对净利润的影响>> 7.白玉华<<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利润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