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大职业道德建设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要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努力学习政治,提高思想觉悟. 2、要加快建立企业、单位、中介机构和会计从业人员的信用档案,鼓励守信守法者,惩罚失信违法者,促进会计职业道德的遵守; 3、要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教育作用,树立 (二)加强建立监督机制,以法管财 1、内部监督制度 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可以规范会计行为,明确责任,奖惩分明,防止工作差错和舞弊,避免因责任不清互相扯皮、推诿,甚至越权行事,造成管理失控 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基本要求: 第一、明确会计事项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 第二、明确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程序。 第三、明确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 第四、对会计资料进行内部审计。修订后的《会计法》要求明确对会计资料进行定期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 2、社会监督制度 社会监督由两方面构成,一是由财政、税务、审计、监察等部门对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经常进行检查、督促。二是由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对会计行为进行查验、评估。通过监督,既可以提高会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又可以帮助会计人员正确理解和执行国家财经制度。三是发动单位职工和其他社会成员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监督。这样监督面宽、透明度大,可以增强会计监督工作的力度。 在承担法律责任方面,新《会计法》在以下方面做了明确规定: (1)明确规定了对单位违法行为的处罚。 (2)为了便于量刑处罚,新《会计法》明确规定了对会计核算管理中十项违法行为的处罚。其中对"未按照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或者拒绝依法实施的监督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会计资料及有关情况的"行为单独作为一项。 (3)明确规定了具体处罚标准。新《会计法》不仅要求对违反《会计法》的单位领导人和会计人员进行行政处分、承担刑事责任,增加了经济处罚的内容,而且相应规定了违法行为的具体处罚标准,有利于根据违法情节予以量刑,使法律责任落到实处。 3、建立会计岗位轮换制度,保证会计工作质量 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规定:“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轮换。”实行有计划的会计轮岗制度,既可以使接替人员对前任的工作进行检验,防错防弊,防止违法乱纪,又可以激励会计人员积极提高业务技术水平,按时完成份内工作,使每个会计人员熟悉本单位各会计岗位的工作和职责,又有利于加强会计工作的内部监督。 4、建立健全选拔和激励约束机制,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 建立健全选拔机制。任何财务活动,都要通过会计进行收支与核算。在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度确定以后,会计工作质量的高低,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是决定因素。因此,要选择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强、具有会计知识和技能的人从事会计工作。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四化建设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合格会计人才。因此在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要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情况建立检查、考核、评价、奖罚制度,并与岗位资格、聘任专业职务、提职、晋级、精神与物质奖励等结合起来。促进会计人员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利于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市场经济有赖于运行的游戏规则,但仅仅有法规制度约束是不够的,当巨大的经济利益与严肃的道德规范发生碰撞时,只有诚信教育才能使天平倾向道德规范,因此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必须使依法治理与以德治理并重,加强会计诚信和职业道德建设,使会计诚信内化为人们的内在信念和内在品质。 建立一个以诚信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是当今社会公众的共同愿望,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技术水平和业务水平,从而提高会计的工作质量和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利于会计人员有效地履行会计监督职能,提高自我防腐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利益的诱惑;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精神文明的程度,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富乾等:《浅论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A].高师财务管理研究[C] 2、杨良超:《试论高校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A].高师财务管理研究 3、潘静成主编:《经济法学》(第二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二版。 4、《林业财务与会计》,赵玉民,《加强会计监督的措施》,2002年第10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