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财务报告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财务报告的含义 财务报告是反映单位一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和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资金变动情况的书面文件,它是单位管制信息披露的主要组成内容。财务报告所提供的财务信息是以货币形式的数据资料为主,结合其他资料,表明资金运动的状况及其特征的经济信息,是单位特别是企业财务状况的基本体现。财务报告可以反映企业在一段时间之内或者在某个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企业的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等的财务报表。是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使得报表使用者能够作出科学的决策。 二、财务报告的分析方法 财务报告的主要分析方法有: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从比较的对象,比较的指标。比较的对象是从比较结果的不同意义可以分为:历史标准、同业标准、预算标准。采用历史标准是纵向的分析企业的经营,可以反映企业的发展趋势。采用同业标准,可以与同行业比较,找出企业自身的不足和缺陷,这样可以提供更可靠的决策依据。采用预算标准,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更加注重实际的经营效果和预期的差距,并且找出企业差距的原因。比较的指标主要有总量指标,财务比率,结构百分比。总量指标是指财务报告中的某一项目的金额总量,比如:应收和应付账款,存货的总量,净利润等指标。财务比率是一个项目于另一个项目的比。比如:流动比率。结构百分比是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某一个项目的内部结构。因素分析法是指分析某一个因素受其他一个或者几个因素的影响程度,找出重要的因素进行重点分析。
三、财务报告分析得主要内容
财务能力分析 财务能力包括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以及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四、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的社会发展超越了人们的想象,那么财务报告的形式也可以多渠道,多侧面,多角度及时的进行信息披露。但是现行的额财务报告收到传统的会计系统的制约,已经无法满足信息使用对会计信息日渐多样化的需求。 财务报告重法律形式轻经济形式 如果要使会计资料对会计信息的反映如实,那么会计资料必须根据经济实质而不是根据法律形式来反映和核算。当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发生背离时,我们应该根据经济实质来进行会计处理。例如,按照现行的会计理论来说,资产就被定义为未来的经济利益,但是,有多少资产真正产生了经济利益的呢?又如,在进行产品销售时,这个产品具有退款权,我们往往在交易发生时就确认为销售收入,但是经济事实却是该产品具有退款权,与该产品相联系的风险并没有完全排除。 财务报告重利润核算轻现金流量 如今的财务报告注重资产负债,而不是收入费用。过分的注重利润的体现,过分强求收入而忽略了能够代表企业实际支付能力的现金流量状况。对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来说,他们更加注重企业现金的流进、流出的时间,金额以及概率。这些信息有利于决策者评估企业的股利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 3、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够完整 会计原则一般要求客观性,那么客观就是要求会计的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现行的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不够完整,这是因为财务报告的固定模式使得与交易无联系但十分重要的期间价值变动得不到反映。比如,在经营过程中创造的竞争优势,这就与交易没有直接的联系,在财务报告中就没有反映,这样的情况对未来的经营有深远的意义。 财务报告信息不够准确 不可否认的是,在会计计量中充斥着估计和判断,在整个会计处理程序中弥漫“不确定性”。只要是以权责发生制为主,那么就会出现不确定性因素。比如,固定资产的计提时需要确定的折旧年限和净残值,坏账准备的计提。这些都会影响都会计报告的准确性。 财务报告的信息滞后和披露信息却反前瞻性 对于企业财务报告来说,信息最有用的就是时效性。滞后的信息往往会导致错误的决策,并且,滞后的信息对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没有任何的意义。为了向企业的债权人、投资人、以及企业的管理层提供企业的经营运作情况,财务报告采用了定期报告的制度,比如:月报表、季报表、年报表。都是有周期的报表,这样使得会计报表使用者得到的会计信息有一定的滞后。并且,在如今的财务报告中前瞻性信息的披露十分缺乏。完善的财务报告不仅仅具有对过去经营情况 、财务处理程序的回忆和记录,还应该具有对未来发展的建议和预测性的数据及信息,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未来经济活动做出更加正确的决策。
五、改进财务报告的措施
社会经济环境和会计信息使用的变化能够推动会计业的发展。随着社会化境的不断变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企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有用和可靠的信息是会计报告的的首要目的。为了提高会计报表的质量,我认为只能对现行的财务报告进行改进。 缩短周期,提高会计报表的及时性 当前,企业财务报告的时效性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经营活动的不确定越来越频繁。那么提高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就势在必行。定期财务报告仍然可以存在。在会计电算化之后,账务处理一完成就可以自动生成财务报表。这样就大大缩短了手工做报表的时间。还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实时的财务报告系统。互联网已经是企业发布会计信息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要求需要报送财务报表的企业进入财务报告实时系统及时将报告发布。这样可以减少会计信息传递的时间,也大大的方便了会计信息使用者或缺企业的信息。 拓展会计信息的披露范围,或者增加报表附注的内容 按照财务报告的充分揭示的原则,所有对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信息都应该在报表的披露中,便于使用者的理解。结合现在的社会环境,应该适当拓展会计报表的披露范围,不仅要披露财务信息,还要披露非财务信息;不仅要披露历史经营活动中的信息,还要披露对未来的预测性信息。比如产品市场的占有率、企业投资、材料成本的变化等的预测数据。我国的财务报告是以表 作为主要内容,但是在发达国家报表的附注内容却是表的几倍。所以适当增加报表的附注内容,可以增加有用信息的披露,充分体现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全面性。 调整财务报告的结构 应该延续传统财务报告模式下的核心部分即财务报表,包含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应该将这三张表的结构进行调整将企业所要披露的信息分为核心信息和非核心信息两部分。核心信息是指企业正常或经常交易的业务。而非核心信息是指偶尔发生的事项。这样可以更加全面的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帮决策的信息。 总而言之,现行的财务报告在新经济条件下收到了诸多冲击,必须改革。但是明确了改革现行的财务并不是对之完全的否定。但在改革中我们一定要坚持效益大于成本的原则,一定要考虑财务会计自身的理论与方法,一定要在会计准则的规范中进行,现行财务报告的改革才能达到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