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可持续发展 1 「引言」 企业都渴望较好的发展,所以企业的管理者想方设法的让企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受到以前的发展思想的制约,许多企业管理者认为,只要销售快速的增长,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中越受人们喜爱,所占份额越大就越好,只要产品卖得出去,销售好,所有的问题都会解决,。正是因为这种思想,我们看到许多很好的企业由于高速的发展而走上破产的道路。有了这些前车之鉴,我们更要注重销售增长与企业能力的关系,管理者要用长远的眼光来为企业的增长保驾护航,不能盲目只要求快速增长。并不是销售增长越快越好的,一定要考虑好企业自身的实际的能力,一定要遵循科学、严谨、合理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指导下,让企业走的更远。 每个企业存续的时间不尽相同,而使这些企业走上破产的因素也有很多,然而如何使得企业长久的,可持续的生存下去,在市场中平稳有序的发展,就是摆在财务管理者面前重要问题。 在财务上增长并不能按人的意愿发展的,总是不会一帆风顺,有阻碍的,不管是高速增长还是缓慢增长,对于企业都是不利的。较快增长则会使企业的全部的财务资源投入进去,有较大的风险,而过慢的话又使得财务资源不能充分利用,会造成浪费。所以有了可持续增长的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为企业定一个目标增长,不至于不合理的增长给企业造成危机。在现在这个市场中,这个观念理论在我国也越来越得到运用,可持续增长模型也在公司的财务战略选择中得到广泛运用。 「关键词」 2 可持续增长模型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可持续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 (1)可持续增长率的概念 可持续增长在财务上表示为不需要耗尽企业财务资源的情况下,销售的最大增长,用可持续增长率(sgr)表示。用这个数值来规范企业的销售增长,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至于没有参照依据,有指导意义。可持续增长率这个概念是由希金斯提出的,并提出在使用时以以下四个假设为前提: ①融资结构稳定,股利政策稳定。 ②获取资金的方式唯一,只有负债,没有权益融资。 ③销售净利率稳定。 ④资产周转率稳定。 在①,②这两个假设中通过数据计算可以得到权益乘数,留存收益。在③,④这两个假设中看到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以上的这些假设条件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一个成熟理智的公司也不可能随随便便发行新股,而且发行的条件也不易符合。也不会随意改变财务政策。所以财务比率是可以保持稳定的。 (2)可持续增长率原理 在不发新股的情况下,销售增加,而要使资产增加,那么只能由留存收益的积累和借债获得资金。这时公司要做到的就是留存收益的积累与负债要按相同比例增长。 (3)实际增长率 实际增长率是指当年的销售额相对于基期销售额的变动值比上基期销售额。 公式表示为: (4)可持续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的联系 ①当某年财务状况不变的情况下,而且公司不发行新股,那么当年的实际增长率,今年的可持续增长率,去年的可持续增长率都是一致的。 ②如果当年中四个比率中的某些比率变大(变小),在不发新股下,今年的可持续增长率大于(小于)去年的可持续增长率,今年的实际增长率也大于(小于)去年的可持续增长率。 ③如果4个财务比率已经不能再上升或下调,只有发行新股来筹集资金,补充短缺的资金。 2.2 企业财务可持续增长内涵 可以这样说,企业只有在销售增长时,企业才能发展。但是销售的增长导致资产的增加,公司需要投入额外的资金来补充这一部分资产。下面是公司资金的一般来源形式: 企业自身内部的增长。主要靠内部的自我积累实现增长,销售的增长势必会带来股东权益的自然增长,在此基础上实现的增长由于受内部财务资源的限制,从而制约企业的发展,同时改变企业的财务结构。这就是内涵增长率。许多小企业普遍是这种增长。 (2)企业外部的增长。就是去借外债和取得外部的投资,但是这两者不同比例增长的话,这样就会改变财务结构,可能增加风险。 (3)可持续增长。(1)和(2)中的增长方式都有不足之处。在筹集资金方面许多企业不愿意发行新股,企业需要保持较为稳定的财务结构和能被企业控制的财务风险。在不发行新股时,资金的增加就是靠留存收益的累积和负债,而可持续增长就是要这两者在增加时保持相同比例的增长。 但是要认识以下几点: ①可持续增长率表明的是企业现有的财务能力和以后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企业利用现有资源所能达到的能力,这样的能力包括企业的产品销售的活力能力、营运资金周转能力、企业的资金保障能力。 ②可持续增长率为以后企业增长速度提出一个参照依据。这个依据的提出是着眼于当前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但并不是说企业下一年度绝不能超过这一可持续增长速度,超过这一可持续增长速度增长企业必须要采取必要的财务策略,如提高经营水平,加快资金周转速度等。这样使得这两个比率较为统一。 ③实际增长率也会大于可持续增长率,这时企业的管理层就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认清这种状况是短暂的还是长久的,从而采取相应的财务措施。不然长久下去的话,会使企业走上破产的道路。 ④可持续增长率具有可变性。我们计算的可持续增长率都是一个时点值,是在公司当前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政策以及经营效率的基础上得到的。当公司的在这几个方面变化时,那么失去了指导意义。从另一方面来说,一个在财务上科学管理的企业在经营状况和财务战略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2.3 不同可持续增长模型的介绍 2.3.1 基于会计口径的可持续增长模型 (1)希金斯的可持续增长模型 希金斯对可持续增长率的定义为在不需要耗尽企业资源的情况下,销售额的最大增长率。 希金斯认为企业销售的增长则必然导致资产的增长,需要资金的投入来弥补这一部分增加的资产,这是基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资产增加,那么负债和权益也增加。股东权益的增长,从而销售也随着增长,这是就达到平衡增长。希金斯认为,公司的可持续增长率等于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的乘积。计算权益乘数时使用的是期初的股东权益,即: 可持续增长率=股东权益变动值/期初股东权益=本期净利×本期收益留存率/期初股东权益 =净利润/期初股东权益×本期收益留存率 =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资产×资产/期初股东权益×留存收益/净利润 =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期初权益乘数×收益留存率 SGR=P×T×A×R (公式1) (2)范霍恩的可持续增长模型 范霍恩(James C.Van Horne)认为,可持续增长率表示在预定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负债比率和股利支付比率基础上,可能达到的公司销售增长的最大限度。 而范霍恩他提出了在稳态和非稳态状况下的两个模型: ①稳态模型 在稳态模型里,假设未来与过去的财务政策和经营业绩相似,而且没有发行新股,只是增加留存收益来增加资产。那么模型为: 公式(2) b为保留盈余率,NP/S为净利/销售收入,D/E为负债所有者权益比,A/S为资产总额/销售额。 ②变化假设的模型 范霍恩认为企业如果发行新股,那么财务比率就会变化,此时不能做到平衡增长。 于是有了另外一个变化的模型: 公式(3) 为期初股东权益,NE为新增加的权益,D为股利,S/A为销售收入/资产,D/E为负债所有者权益比。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发行新股,导致权益乘数的变大,使的当年的可持续增长率有一个较高值,但是这种状况仅仅表现在2009年年末这一时点,对于将来没有意义。 2.3.2 基于现金流口径的可持续增长模型 (1)拉巴波特的可持续增长模型 拉巴波特认为可持续增长与权益价值的创造是一致的,不发行新股,锁定目标销售净利率,股利支付率,以及资产负债率且折旧用于维修费用。具体模型表述如下: 公式(4) 为净利/销售收入,(CE+WC)/S为当期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b为留存收益率。D/E为负债所有者权益比。这个模型计算可持续增长率是从现金流出发的。 (2)科雷的可持续增长模型 科雷在某些假定的基础上,发现现金流与企业未来发展状况的关系。基于以下假设:①资产负债率不变 ,②留存收益率保持不变,股利支付率不变,③税前利润、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固定资产以及其他资产随销售额同比例增长,④折旧进行固定资产的再投资。他的增长模型为: 公式(5) 为所有者权益,EBIT为息税前利润,I为利息费用,t为税率,d为股利支付率,G为实际增长率。D/E为负债所有者权益比。 他认为现金流与企业增长率是负相关的。当可持续增长率大于率实际增长率时,现金流量为正。反之,则为负。 (2)科雷的可持续增长模型 会计口径的模型即希金斯和范霍恩的模型,两者存在着差异和相同。差异仅仅表现在对于计算权益乘数时的选择问题上,希金斯选择期初的股东权益来计算的,而范霍恩则是选择期末权益乘数,原因是他们的出发点不一样。 相同点就是他们都是基于会计恒等式的,认为所有者权益限制着销售的增长,他们的模型虽然不同,但是希金斯的和范霍恩的稳态模型是一致的,因为期初权益=期末权益-留存收益的,所以两者是相通的,具体看下面的推导过程。 推导过程如下: 希金斯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初权益乘数 =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资产×留存收益/净利润×资产/期初股东权益 =留存收益/期初股东权益 =留存收益/期末股东权益-当期留存收益 =(留存收益/期末股东权益)/(1-当期留存收益/期末股东权益) =(收益留存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期末权益乘数)/(1-收益留存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期末权益乘数)=范霍恩稳态可持续增长率 3可持续增长的模型的比较分析 3.1 基于现金流口径的模型的比较分析 现金流口径的模型包括拉巴波特的和科雷的模型。两者存在着差异和相同。相同点是这两个模型本质也是相同的,都是基于公司的现金流量的,都找出了可持续增长率与现金流量的关系,得出的结果还是一样的。认为通过他们模型得出的增长率与现金的相反关系,是借助于实际增长率做比较的。当实际增长率大于通过模型计算的出的增长率时现金流为负,反之为正。指出了在公司现金剩余和短缺时的财务战略。而不同点是科雷用绝对指标数据,拉巴波特用相对数指标数据。 3.2 会计口径和现金流口径的两类模型比较分析 在会计口径中的可持续增长率为正时,现金流也有可能为负值或在零左右,这时在现金流口径中认为企业销售增长没有为股东创造价值反而在损毁,这是两种口径下增长模型的区别。会计口径的模型为企业的增长速度提供一个依据,这样不会使得实际增长率偏离可持续增长率太多,这样不易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但是这样管理层是属于事后处理,没有对现金的科学管理,缺乏战略意义。还有就是在会计口径模型计算下的公司实现了可持续的增长,而在现金流口径模型中却没有。所以后者提出的意义在于将企业增长与价值创造联系了起来,明确了现金流与增长的关系。当现金流量为正时,表明此时的可持续增长率大于实际增长率。反之,就为负。现金流口径模型更具现实指导意义,如今现金为王的观念下,只有对现金流制定计划,保证资金链不断,才能可持续发展。 3.3 可持续增长模型的选择 希金斯模型优点在于简单易懂,思路明确,数据比较容易得到,影响可持续增长率的因素明确。但是模型在假设条件下得到的可持续增长率是静态的,而且这些假设有时不能成立。范霍恩的两个模型优势这是从企业财务变化的角度来考虑的,可能更符合现实,但是该模型的可操作性较差,有些指标数据较难得到,比如支付的股利。拉巴波特的模型从现金流出发计算可持续增长率,简洁易懂,但直接将净利作为现金流入来源,不合乎规范,不正确。在现实运用中,由于基于现金流量表运用较少,现金流模型也存在着不足,所以这个模型不太常用。而范霍恩的动态模型不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的。稳态模型与希金斯的模型相一致,虽然存在不足之处,但是在现实运用中,范霍恩的稳态模型与希金斯的模型最为常用。本文在后面的案例分析中也是运用这两个模型的。 4 可持续增长模型应用的案例研究——以青岛啤酒为例 4.1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青岛啤酒是20世纪初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一块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发展而来的,它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赞助商之一,品牌价值约为425亿元,是中国啤酒行业的首位,世界品牌500强之一。 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股票(0168)在香港成功上市,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同年8月27日,青岛啤酒(600600)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第一家同时在两个地方上市的公司。 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运用兼并重组、破产收购、合资建厂等多种资本运作方式,青岛啤酒在中国19个省、市、自治区拥有50多家啤酒生产基地,基本完成了全国性的覆盖的战略布局。 而且青岛啤酒远销海外,成为世界第六大啤酒厂商。 4.2 青岛啤酒主要相关财务数据及财务比率 基于青岛啤酒2007年至2010年公司的报表和摘要,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得出相关的财务数据及财务比率,通过整理得到表4.1,文章后面实际增长率的计算和运用可持续增长模型计算可持续增长率都会用到表中数据。 表4.1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及财务比率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主营业务收入 13,709,219,729 16,023,441,980 18,026,107,888 19,897,827,765 净利润 598,000,523 733,772,079 1,299,112,486 1,584,419,115 每股收益 0.43 0.53 0.95 1.13 股东权益 5,988,335,405 6,417,614,809 8,563,154,147 9,719,745,472 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 -1,114,609,508 -853,987,428 -909,883,456 -764,818,153 总资产 11,545,234,601 12,532,230,776 14,867,452,637 17,777,115,858 销售净利率 4.36% 4.58% 7.21% 7.96% 资产周转率 1.3 1.33 1.32 1.22 期初权益乘数 2 2.09 2.32 2.08 期末权益乘数 1.93 1.95 1.74 1.83 股利支付率 62.32% 41.50% 26.22% 27.00% 留存收益率 37.68% 58.50% 73.78% 73.00% 资产净利率 4.71% 4.94% 7.36% 8.36% 净资产收益率 10.18% 11.83% 17.34% 17.33% 4.3 青岛啤酒实际增长率的确定 (1)青岛啤酒2007年的实际增长率 青岛啤酒2007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3709219729,2006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1677159588,代入 (2)青岛啤酒2007年的实际增长率 青岛啤酒2008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6023441980,2007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3709219729,代入 =(16023441980-13709219729)/13709219729=16.88% (3)青岛啤酒2009年的实际增长率 青岛啤酒2009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8026107888,2008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6023441980,代入 =(18026107888-16023441980)/16023441980=12.50% (4)青岛啤酒2010年的实际增长率 青岛啤酒2010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9897827765.2009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8026107888,代入 =(19897827765-18026107888)/18026107888=10.38% 4.4 希金斯模型的可持续增长率的确定 (1)青岛啤酒2007年可持续增长率 由表4.1看出,2007年青岛啤酒的销售净利率为4.36%,总资产周转率为1.30,留存收益率为37.68%,权益乘数为2.00。青岛啤酒2007年可持续增长率为: SGR=P×A×R×T =4.36%×1.30×37.68%×2.00=4.27% (2)青岛啤酒2008年可持续增长率 由表4.1看出,2008年青岛啤酒的销售净利率为4.58%,总资产周转率为1.33,留存收益率为58.50%,权益乘数为2.09。,青岛啤酒2008年可持续增长率为: SGR=P×A×R×T =4.58%×1.33×58.50%×2.09=7.45% (3)青岛啤酒2009年可持续增长率 由表4.1看出,2009年青岛啤酒的销售净利率为7.21%,总资产周转率为1.32 ,留存收益率为73.78%,权益乘数为2.32 。青岛啤酒2009年可持续增长率为: SGR=P×A×R×T =7.21%×1.32×73.78%×2.32 =16.29% 但是在2009年公司的资本结构发生了变化,2009年10月13日至19日,共计85,529,792份认股权证成功行权,所以希金斯模型的使用条件,就是假设不成立了,所以用希金斯模型计算的可持续增长率的使用价值是值得考虑的。 (4)青岛啤酒2010年可持续增长率 由表4.1看出,2010年青岛啤酒的销售净利率为7.96%,总资产周转率为1.22,留存收益率为73%,权益乘数为2.08。青岛啤酒2010年可持续增长率为: SGR=P×A×R×T =7.96%×1.22×73%×2.08 =14.75% 4.5 范霍恩稳态模型的可持续增长率的确定 (1)青岛啤酒2007年可持续增长率 2007年青岛啤酒的销售净利率为4.36%,总资产周转率为1.30 ,留存收益率为37.68%,权益乘数为1.93。则代入 =4.36%×1.30×37.68%/(1/1.93-4.36%×1.2973×37.68%)=4.29% 结果和希金斯模型计算出来的结果大致是一致的,两者的理论依据一致。 (2)青岛啤酒2008年可持续增长率 2008年青岛啤酒的销售净利率为4.58%,总资产周转率为1.34,留存收益率为58.50%,权益乘数为1.95。则代入 =58.50%×4.58%×1.33 /(1/1.95-58.50%×4.58%×1.33)=7.48% 结果和希金斯模型计算出来的结果大致是一致的,两者的理论依据一致。 (3)青岛啤酒2009年可持续增长率 2009年青岛啤酒的销售净利率为7.21%,总资产周转率为1.32,留存收益率为73.78%,权益乘数为1.74。则代入 =73.78%×7.21%×1.32/(1/1.74-73.78%×7.21%×1.32)=12.15% 这一数值与希金斯模型的结果不一致,主要是因为2009年青岛啤酒的资本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是无论是希金斯模型还是范霍恩的稳态模型,使用模型的假设都不成立了,在这种情况下得出的增长率,没有指导意义。下面用范霍恩的非稳态模型计算: 期初股东权益为6,417,614,809 新筹集的资本为1187101175.97,股利支付率为26.2236%,净利润为1299112486,上期销售额为16023441980,资产总额为14867452637,总资产周转率为1.32,产权比率为0.74,支付的股利为340674324。
={[(6417614809+1187101175.97-340674324)(1+0.74)1.32]/[1-7.21%(1+0.74)1.32]}(1/16023441980)-1=23.98% 但是这个模型使用时仅仅代表某一年时点,仅代表2009年年末这一时点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率,它不具备长期性,因为任何一个公司都不可能每年都发行新股,改变其资本结构。 (4)青岛啤酒2010年可持续增长率 2010年青岛啤酒的销售净利率为7.96%,总资产周转率为1.22 ,留存收益率为73.00%,权益乘数为1.83。则代入 =73.00%×7.96%×1.22/(1/1.83-73%×7.96%×1.22)=14.89% 结果和希金斯模型计算出来的结果大致是一致的,两者的理论依据一致。 4.6 可持续增长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4.6.1 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是市场整体的环境,市场整体环境对可持续增长率有制约作用,市场整体的环境说明企业的增长不可能长久保持高速增长,一直超过市场的整体水平。还有就是看属于哪个产业,如果这个产业不是国家支持的,反而是抑制的,那么可持续增长率就会很低。相反是国家支持的就可以相对而言比较高的。啤酒行业是属于制造业,是属于国家支持的产业。第二是行业因素,公司属于哪个行业以及自己公司在该行业中的地位,行业是成熟行业还是新兴的行业,对于可持续增长率也有较大的影响,啤酒行业中国比较成熟了,青岛啤酒在这个行业里面也是老大的地位。还有就是要看公司在该行业中现在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对可持续增长率的影响也不同。比如在初创期和发展期的话,可持续增长率小于实际增长率是很正常的,如果在成熟期或者衰退期的话,可能实际增长率就要小于可持续增长率的。而且不同时期的可持续增长率也不尽相同。所以外部因素对于青岛啤酒可持续增长率的影响较小。 4.6.2 内部因素 基于希金斯的模型和范霍恩的稳态模型,内部因素无非就是权益乘数,留存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四个比率的影响,根据图4.1,图4.2,所以接下来做了基于希金斯模型的的因素分析。由于因素分析方法类似,基于范霍恩稳态模型的因素分析就不再做详解了。通过因素分析可以更直观的看到这四个比率对可持续增长率的影响程度,从而更清楚的认识到可持续增长率。 图4.1 可持续增长率趋势图
图4.2 各财务比率趋势图 下面就是我对青岛啤酒这四年的因素分析 (1)2007年和2008年的数据因素分析 表4.2 2008年对于2007年的因素分析 指标 2007 2008 差异 销售净利率 4.36% 4.58% 0.22% 总资产周转率 1.2973 1.331 0.0337 收益留存率 37.68% 58.50% 20.82% 期初权益乘数 2.0033 2.0928 0.0895 可持续增长率 4.27% 7.46% 3.19% 替代后的可持续增长率 2007(基期) 4.27% 各因素影响程度 第一次替代(销售净利率替代) 4.48% 0.21% 第二次替代(总资产周转率替代) 4.60% 0.12% 第三次替代(收益留存率替代) 7.14% 2.54% 第四次替代(期初权益乘数替代) 7.46% 0.32% 总影响程度 3.19%
由表4.2我们可以得知2008年与2007年相比销售净利率上升0.22%,导致可持续增长率上升0.21%,总资产周转率上升0.0337,导致可持续增长率上升0.12%,收益留存率上升20.82%,导致可持续增长率上升2.54%,权益乘数上升0.0895,导致可持续增长率上升0.32%。,综合各个因素的影响,使得可持续增长率上升3.19%。 (2)2008年和2009年的数据因素分析 表4.3 2009年对于2008年的因素分析 指标 2008 2009 差异 销售净利率 4.58% 7.21% 2.63% 总资产周转率 1.3310 1.3158 -0.0152 收益留存率 58.50% 73.78% 15.27% 期初权益产乘数 2.0928 2.3167 0.2239 可持续增长率 7.46% 16.21% 8.74% 替代后的可持续增长率 2008(基期) 7.46% 各因素影响程度 第一次替代(销售净利率替代) 11.75% 4.29% 第二次替代(总资产周转率替代) 11.62% -0.13% 第三次替代(收益留存率替代) 14.65% 3.03% 第四次替代(期初权益乘数替代) 16.21% 1.57% 总影响程度 8.75%
由表4.3我们可以得知2009年与2008年相比销售净利率上升2.63%,导致可持续增长率上升4.29%,总资产周转率下降0.0152,导致可持续增长率下降0.13%,收益留存率上升15.27%,导致可持续增长率上升3.03%,权益乘数上升0.2239,导致可持续增长率上升1.57%。,综合各个因素的影响,使得可持续增长率上升8.75%。 (3)2009年和2010年的数据因素分析 表4.4 2010年对于2009年的因素分析 指标 2009 2010 差异 销售净利率 7.21% 7.96% 0.76% 总资产周转率 1.3158 1.2191 -0.0967 收益留存率 73.7764% 73.00% -0.78% 期初权益乘数 2.3167 2.0760 -0.2407 可持续增长率 16.21% 14.71% -1.50% 替代后的可持续增长率 2009(基期) 16.21% 各因素影响程度 第一次替代(销售净利率替代) 17.91% 1.70% 第二次替代(总资产周转率替代) 16.59% -1.32% 第三次替代(收益留存率替代) 16.42% -0.18% 第四次替代(期初权益乘数替代) 14.71% -1.71% 总影响程度 -1.50%
由表4.4我们可以得知2010年与2009年相比销售净利率上升0.76%,导致可持续增长率上升1.70%,总资产周转率下降0.0967,导致可持续增长率下降1.32%,收益留存率下降0.78%,导致可持续增长率下降0.18%,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下降0.2407,导致可持续增长率下降1.71%。综合各个因素的影响,使得可持续增长率下降1.50%。鉴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公司的可持续增长率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是内部的,就是四个比率的影响。这四个比率与可持续增长率是正相关的。当这四个中的任意一个变大,其他三个不变时,可持续增长率就变大。反之就变小。 5 可持续增长模型在公司财务战略选择中的应用 财务战略的选择是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公司的管理层根据公司当下的实际状况,像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等的基础上,考虑当前市场的背景制定的。一定要基于公司实际能力的。而在财务战略选择时,需要重重考虑的一个因素就是公司的增长情况,这个关乎到公司日后的发展,所以在财务战略选择时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通过可持续增长的观念,用可持续增长模型得出可持续增长率,分析比较两者的差异,当实际增长率大于可持续增长率时,管理层在财务战略选择是就要考虑如何去获得资金。反之,又要考虑去如何使用剩余的资金,不至于造成财务资源的浪费。选择合适的财务战略。运用这种思想,公司可以在没有外部的权益融资下,做到稳步,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5.1 青岛啤酒实际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的差异 当公司的可持续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存在差异时,酋先,我们应认清,根据公司的情况来来判断,我们就应该采取相应的财务手段来调节,使得这两个财务数据较为平衡,从图5.1可以看出,青岛啤酒在2007年—2010年之间实际增长率和可持续增长率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由下图可以明显看出。 图5.1 实际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的比较 5.2 可持续增长率小于实际增长率时的财务措施 2007年青岛啤酒的实际增长率高达17.40%,而可持续增长率只有4.27%,2008年青岛啤酒的实际增长率高达16.88%,而可持续增长率是7.46%.这两年这两个数据存在较大的差异,销售收入的快速增长,主要原因是 2007年公司深入开展了“激情欢动,奥运同行”为主题的奥运营销活动,通过“青岛啤酒· 倾国倾城”和“青岛啤酒·我是冠军”等营销活动,以扩大企业生产销售规模。2008年公司作为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紧紧围绕奥运营销,推出了以“释放激情”为主题的一系列奥运营销活动,持续提升了青岛啤酒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正是由于公司这两年的实际增长率和可持续增长率变动较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实际增长率远远大于可持续增长率,所以公司已经通过提高留存收益率的财务手段来使得实际增长率和可持续增长率趋于平衡。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资产周转率 对于提高资产周转率则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快流动资产的流转速度。第二,提高流动资产在资产总额中的比重。在2007年青岛啤酒的存货量高达2187253664元,在2008年青岛啤酒的存货量高达2756377408元,所以加快流动资产的流转速度,对于青岛啤酒而言主要是存货对于提高可持续增长率是有帮助的。因为流动资产流转速度越快,而且在总资产中的比例越高,那么总资产的流动速度就快,可以提高可持续增长率。 (2)发售新股,筹集新的权益资本 当公司愿意而且能够发行新股,那么可持续增长带来的资金的问题就得到解决,新增加的权益资本可以提供资金,而且在保持资本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还可以增加负债,这样就有提供了资金。但是发行新股导致每股收益的稀释,这是就要注意度的问题。对于新筹到的资金也要好好利用。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公司的管理层也意识到实际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之间的差异,在2009年发行了新股,也许这次发行新股可能是出于其他原因,但是真真实实缩小了这两个比率的差异。 (3)控制销售增长率 当企业不能发行股票和借的外债时,而且留存收益率为最大时,也没有其他的途径来获得资金。青岛啤酒在2007年和2008年确实有较多的外部借款。这时就要限制销售增长率,使得销售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尽量保持一致,就可以避免陷入财务危机。而且啤酒也是需求弹性较大的产品,可以适当的提价,这样可以有效的限制销售增长。这样的话,利润较高,销售收入的基数较小,反而可以提高销售净利率,提高可持续增长率。 5.3 可持续增长率大于实际增长率时的财务措施 2009年可持续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之间的差异较08年趋于缓和,2009年可持续增长率为16.21%,这个数值比2008年增长很多,主要愿因是2009年公司发行新股,使得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增长为2.3167 。而且当年的销售净利率为7.2068%,也较2008年增长很多,所以与2008年相比呈上升势头。2009年与2008年相比,营业收入的增长幅度较小,所以当年的实际增长率小于2008年。公司看到2008年实际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之间的差异这么大,所以在2009年发行新股,增加权益资本的措施来弥补。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发行新股对于这两个增长率的作用是这么的明显。 由图5.1可以得到,2010年可持续增长率和实际增长率与2009年的差异也不是很大,主要原因是2010 年的财务状况、资本结构、以及各个财务比率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只是有小幅的变动,但是幅度都是非常小的。即使这样我们也可以看出,公司现在实际增长率已经连续两年小于可持续增长率了,所以也应该看到这个问题,可以适当的采取以下措施来调节: (1)兼并现金匮乏而增长较快的公司 增长购买是解决过慢增长的最有效的措施,管理者为了企业的更好的发展,常采取将多余的现金投放到成长性的但是资金较短缺的行业,但是要选择与自己公司所属行业相关的企业。不然的话,分散经营,会有不好的效果。而购买增长最普遍采用的方式就是收购,但有时较高的收购价格事后会对企业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高价格的收购往往成为并不诱人的投资。 (2)发放股利 当公司的可持续增长大于实际增长率时,说明公司有较多的剩余资金,可分派给股东,但是要注意适度,将太多的资金派放,对企业资源的浪费,暗示着经营管理的失败。2009年和2010年公司的股利支付率只有26.22%和27.00%,相对于前两年较低。所以可以提高股利支付率,发放股利的措施来使得实际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两者趋于平衡。
结 束 语 本文主要讨论了不同的可持续增长模型的差异,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可持续增长模型之间的优势和不足,并基于案例数据运用模型,但是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模型加以应用。本文参考了一些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但是还不够全面和充实。论文一共包括六章。第一章为引言,说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二章对可持续增长模型的理论的主要理论进行概述。第三章主要讨论现在较为流行的可持续增长模型并做了相应的比较分析。第四章是对采用青岛啤酒的相关财务数据来运用不同的可持续增长模型,选取典型的模型为青岛啤酒做了对可持续增长率的因素分析,最后一章是根据计算得到的实际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之间的差异问题提出相应的财务措施,以便于其他类似的企业作参考。 因为自身水平的局限,论文仍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改善。在分析不同模型之间的差异时,没有深刻的去探索,只是公式表面的做了一些比较,对于应用这些模型时没有完全符合这些模型的假设条件,会存在一些偏差,但是有值得借鉴的意义。由于学识、时间和精力有限,再加之搜集数据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所存在的难度,所以要真正深入研究出对企业财务都面面俱到的可持续增长模型还要探索。 参 考 文 献 [1] 成诚,孙宇.可持续增长下企业财务战略研究[J].财会通讯,2011(17):64-65. [2] 史东雨.可持续增长模型应用评价[J].财会月刊,2009(14):76-77. [3] 罗小明.财务视角下企业可持续增长的比较研究[J].财政监督,2011(8):67-69. [4] 蒋国发.基于可持续增长理论的企业理财策略研究 [J].国际商务财会,2009(8):50-52. [5] 石宝臣.基于可持续增长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简析[J].国际商务财会,2011(8):54-55. [6] 徐鹏飞,.可持续增长财务分析[J].经济管理者,2011(14):13-26. [7] 张建军.企业可持续发展下的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经济师,2009(3):167-169. [8] 李东红,毛道维.公司可持续增长的个案分析[J].经济问题探讨,2008(10):85-89. [9] 彭博.财务视角审视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J].经济研究导刊,2011(2):125-127. [10] 陶学伟.基于财务视角下企业可持续增长策略[J].商业会计,2011(23):56-57. [11] 刘筱.企业可持续增长战略概念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6):18-19. [12] 王莉文.从财务数据解读企业成长性评价[J].现代商业,2011 (23):233-234. [13] 邹飞.可持续增长状况的实证分析[J].现代营销,2011(8):98-99. [14] 杨永胜.基于财务风险的财务可持续增长的生成要素[J].知识经济,2011(16):75. [15] 彭博,赵魏.企业财务可持续增长管理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1(9):22-23. [16] 谷茂春.基于财务分析的可持续增长研究[D].兰州大学.2011. [17] 姚文韵.基于企业价值的可持续增长的财务战略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 [18] 禹培峰.财务规划模型:可持续增长率应用研究[J].财会通讯, 2009(9):67-68. [19] 牟伟.企业财务可持续增长理论研究综述[J].财政监督,2008(08):2009(1).23-25. [20] 裴丽娟.企业可持续增长的财务理论[J].商场现代化. 2008.9(550):383. [21] 张波.企业财务可持续增长研究现状评述[J].财会通讯,2010(6):26-28. [22] 汤谷良,尤游.可持续增长模型的比较分析与案例验证[J].会计研究,2005(8):50-55. [23] 钟陆文.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院报,2003(21)65-68. [24] 杨国莉. 可持续增长模式的比较分析[J]. 财会探析,2007(506):339-340. [25] 刘盛蓉.财务可持续增长模型的比较分析[J].齐鲁珠坛,2008(5):8-10. [26] 罗伯特.希金斯.财务管理分析[M].第五版.沈艺峰,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83-99. [27] 詹姆斯.范霍恩.财务管理与政策[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8] Robert.C.higgins.Analysi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J]. 2007:119-141. [29] James.C.Vanhome.sustainable growth modeling[J]. Journal of corporate. 1988:19-25. [30] Rui Huang & Guiying Liu.Study on the Enterprise Sustainable Growth and the Leverage Mechanis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2009(4):200-205. [31] John C. Gardner, Carl B. McGowan, Susan E. Moeller .Using Accounting Information .For Financial Planning And Forecasting: An Application Of The Sustainable Growth Model Using Coca-Cola[J]. Journal of Business Case Studies .2011(7) :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