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看日出 ————《画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习“椭圆”、“刷子”等工具的使用。 (2)用“椭圆”、“刷子”等工具绘制简单的图形。 让学生理解。。。 掌握。。。。 过程与方法 在绘制基本图形的过程中掌握“椭圆”、“刷子”等工具的使用,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通过绘制椭圆和线条,使学生切身感受“画图”程序带来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画图”程序的热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绘制椭圆和线条,使学生切身感受“画图”程序带来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画图”程序的热爱。 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探索的精神。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画圆的基本方法,如何画出正圆形。 难点::“撤销”命令的使用。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特点,活泼好动,注意不集中,急于表现自己。习惯、兴趣,学生已知、未知、能知、想知、怎么知?
教法、学法: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生获取知识不是通过教师教育,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中,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能通过自我建构重组的方式获得知识。因此,在本课中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法”并配合“创设情境”教法,并且把教学目标分成了几个难度层次不等的任务,让学生选择并在情景中进行自主探索、逐步完成教学任务。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构建为核心。本课中我通过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互动交流等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环境及教学准备: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简单的一个PPT课件:主要有情境中的一些图片及几个自然音乐。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自学质疑 1.情景导入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情绪。这种心理状况会促使学习者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因此在本节课导入环节,我首先是创设仿真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把这一次课描述成了一次登山看日出行为,课件出示山上日出的美景,耳边聆听自然音乐的声音,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恰当、幽默的提醒学生注意山高风寒,不要忘记带衣服以活跃课堂氛围。学生沉浸于情景中,注意力被牢牢的吸引住。这时推出了上山看日出的三条路线让学生自由选择, 路径一是索道:省时省力。——题目画出太阳、云、气球。 路径二是沿着台阶,省力不省时,路边花草树木,风景不错。二个难度中等题目。——题目画出日出时的太阳、村庄。 路径三条是弯曲小路爬上去,道路曲折,省时不省力,一路可观赏奇观异景,运气好可看到动物表演。一个难度系数大的综合题目。——题目画出日出时山上的风景,有植物、动物。 友情提示:可结伴而行(几个可选择相同的路线),遇到问题可查阅导览图(书本),遇到困难可求助景区志愿者(老师) 2.学生根据所选路径中提供的题目进行自主学习。 在巡视中注意观察学生操作中的困惑和难点,及时解惑,也为下面的环节:难点探究预设问题。 (仿真的意境,活跃的课堂氛围,学生被吸引住了,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任务。)
二、交流展示、难点探究 1.交流展示,小小舞台,让学生说一说,自己选择什么样的路上山的,在途中遇到什么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又有哪些困惑? 在交流展示时有的学生会操作,但不会说,要鼓励学生将自己探索到的、通过自学等得到的知识,描述说出来,既巩固知识又锻炼了语言能力。将学生任务完成情况通过视频广播显示,使完成任务的学生感到自豪,同时激励还没有完成任务的同学。体现了新课程中强调尊重、赞赏,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同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喜悦。 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有错时,老师随时纠证,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多给学生扬长性的评价,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持续探究的兴趣 2.探究难点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因此在探究难点中我把学生的遇到的一些问题和事先预设的难点用课件出示,各小组分配不同任务,先让学生自己带着这些问题读书或操作,组织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让学生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同小组间成员讨论,会的同学把自己的成功经验或答案分享给同组同学。享受分享的快乐。 学生讨论: 很多同学都画圆圆的太阳,如何画出正圆来? 如何画出颜色丰富多彩的图片来。 汇报成果:每组代表上来汇报讨论的成果,其他组员可做补充。 在学生发言时要作好一个聆听者。不能频频打断学生的话,不要说单一的对或错,还是用鼓励性语言给予肯定性的评价,同时可让学生自评、互评,使评价的结果多样化,提提高信息的辨别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出现错误时,可以先让同组同学纠正或其他组成员进行纠正。即充分探究了教学难点,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三、精讲点拨,突破难点 1.选择“椭圆”工具,按住换档键后拖动,就能方便的画出圆。 2.在画图时,如果发现画得不满意,可以选择“编辑”菜单中的“撤销”命令取消刚才的操作,只能撤销最近的三个操作。
此环节是探究难点的延伸, 重点是讲解学生学习过程中难以自我突破的难点。预设问题是?为了控制点播的力度,做到到位不越位。在此环节内容我选择老师在讲解,请学生跟着老师讲解进行演示操作的方法。精读点拨了教学目标中的难点。
四、矫正反馈,知识构建 1.继续开始的情景,有始有终,把情景教学进行到底。引导已成功登山看日出的同学可以选择不同路径下山。也就是选择不同的任务 2.安慰遇到困难,还在半山腰的同学不要着急,继续完成未完成的任务,看不到日出,日落夕阳也是美不胜收。。(有困难可以寻求帮助,迷路向已下山的同学问路)。 设计意图:主要是让照顾到学生间的差异,让学困生能学会。同时幽默恢谐的语言,可以消除学困生的紧张情绪,让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也拉近了学生与教师彼此的距离。
五、迁移应用 拓展练习 1.今天学习的内容在生活中还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请同学们试举例。(引导学生把信息技术知识迁移应用到生活中来。) 2.拓展练习。 练习我选择自主餐形式。 A:主食:任选一 书上36页例图的内容 书上P38页 实践园的图形 书上P38页 探究园的图形 B:主菜:任选一 书上P38页 探究园的图形 书上P40页 实践园的图形 C:甜点: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景色可以用椭圆工具画出来,请你想一想,并画出。可选
设计意图,把练习按难度不同分层次,让学生跟据自己的知识能力选择练习,照顾学生差异。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题目设计成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知识的教学和思维能力培养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进行创造性教育的好助手,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总结归纳,作品展示 本节课我们学习使用了“椭圆”工具,同学们完成得非常好,特别是有几个同学的作品完成的特别棒,我们来欣赏一下吧。视频展示学生的作品。 板书设计:
第8课 画圆 登山看日出 路径一:画出太阳、云、气球。 路径二:日出时的太阳、村庄。 路径三::画出日出时山上的风景,有植物、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