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幻灯片链接(下册 第27课) 授课教师: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赵志宏 授课地点:建湖县实验小学西校区 授课时间:2010年12月30日上午第三节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下册中的第27课《幻灯片链接》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交互演示文稿的设置方法,灵活运用知识点来完善自己的幻灯片作品,让电子作品具有较强的交互性,方便作品的浏览、操作,易被人接受。因此本课是实现学生学习多媒体作品制作的重要一环。从教材内容来看,看似比较简单,但如果在教学中只让学生单纯为掌握知识而学,陷入纯粹技能训练的误区,势必使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简单无味,所以我根据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心理特征、认知习惯和兴趣喜好,从学生爱听、爱看的事物入手,采用故事等形式,灵活地让学生参与设计了,生动有趣、形式丰富,将所学的知识蕴涵于娱乐中, 将教学目标巧妙地隐含在任务中,不仅可以巩固一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激发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创设一块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在这块天地里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潜能,享受学习!论文由论文格式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www.lwgsw.com,更多论文,请点论文格式范文查看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有很强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学生思想活跃,想象丰富,能积极参加讨论,具备一定的分析,概括,归纳能力。学生具有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经验和能力并善于表达;渴望得到教师与同学的赞许,对枯燥的事物没有兴趣,对创意设计和作品呈现形式有着浓烈的兴趣。 教法阐述: 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创设情境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等。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因此本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式教学模式。以“不平凡的2010”为主线,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自己动手,有机结合幻灯片的各种操作,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查漏补缺,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教学中,启发、诱导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调节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使课堂能在生动、有趣、高效中进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熟悉超级链接的功能,能较熟练地制作超级链接。 2、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和团体协作的能力。 3、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勇于尝试,激发求知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演示文稿中超链接的设置方法; 2、难点:动作按钮的设置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今天是几月几号?生:十二月三十号。 师:是呀,2010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里,我们国家发生了很多事,老师也将一些事件的相关资料制作成了幻灯片,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生共同欣赏“不平凡的2010”幻灯片) 师:你对哪件事印象比较深。 生:玉树地震,世博会。。。 活动一:找出“大事表”对应的详细的故事幻灯片。 ①打开“不平凡的2010”演示文稿。 ②生指出对应的故事幻灯片。 师:好,我们来找一找。 生指出师操作 师:其他同学呢?你对哪件事感兴趣?我们也来找一找。 生指出师操作 师:同学们,我们这样一张一张的翻着找,是不是很麻烦呢? 生:麻烦,很累。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技巧叫做------幻灯片链接,(板书)使我们在浏览时能像访问网页一样实现自由跳转。同学们想不想掌握这个技巧呢? 师:想 师: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会成为小能手。 【设计意图: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对事情简便化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 二、新授操作,自主探究;交流分享,释疑解难。 (一)、文本链接(自主探究、任务驱动) 师:同学们,怎么设置链接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138页“文本链接”试着自己操作完成。 活动二:学习“文本链接”。(生看书3分钟) 生操作,师补充 师示范讲解操作过程: (1)打开D盘中“27 幻灯片链接”,打开“不平凡的2010”演示文稿,单击“大事表”幻灯片。 (2)选定“4、第16届亚运会在中国广州举行”文字,选择快捷菜单中 “超链接(H)...”命令,同样也会弹出“插入超链接”对话框。 (3)单击左侧“链接到:”中“本文档中的位置(A)”选项,在“请选择文档中的位置(C):”中选择 “幻灯片 10”的幻灯片,单击“确定”按钮。 (4)播放幻灯片,体验链接效果。(教师帮助学生回忆如何放映演示文稿文件:1.点击菜单栏的幻灯片放映--观看放映(F5)2.点击左下角的小酒杯标志,从当前页来播放。) (5)按ESC键,退出播放,返回编辑界面。 师:同学们感受到了超级链接的神奇吗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听好要求:只要大家先试着做好一个超级链接就行了,比一比谁最快。 。 生模仿完成“亚运会”文本链接。 师:我们要把自己的作品保存下来就要边操作边保存,大家要养成这个良好的习惯。 师:老师发现我们的同学学的很快,都能完成链接,其中有几位同学操作的方法与其他同学不一样,老师想请来示范一下操作。 师示范设置超链接的其他方法(选定文字右击,在菜单“插入”中选择 “超链接(H)...”命令,弹出“插入超链接”对话框。) 师:这种方法非常好,老师请同学来说说通过链接你发现了什么变化? 生: 链接成功后文本下会有下划线,字的颜色也会发生变化,幻灯片放映时指针形状会发生变化。 师:的确是的,你观察的很仔细 【设计意图:新授第一部分就将课堂交到学生手中,让他们边学边做,边做边悟,在实践中求新知,探索中求创新,课堂效果会很好!】 师:同学们感受到了超级链接的神奇吗?现在分组完成剩下的4个链接,看哪个组完成的又快又好! 活动三:分组完成余下4个文本的链接 请一同学上台示范。 完成余下3个文本的链接挑选最想做的做。 生操作展示师生互评。 师:我们这样看过一个故事后就必须按ESC键,退出播放,返回“大事表”编辑界面,重头再来播放看下一个故事麻烦不麻烦? 生:麻烦 师:其实有个的办法,利用今天咱们刚刚学习的超链接为每一张故事幻灯片加上一个可以让它返回到第2张“大事表”的超链接,可以用文字、图片等超链接跳转。 师示范操作。 【设计意图:由于小学生的理解、应变能力还在培养之中,教师讲授的方法他们不一定全能照做,但是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在这一环节前面部分通过教师演示,他们能比较快地接受。更重要的教师利用投影机和学生同步进行操作做到“转播示范、同步执行”,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主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这样培养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也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二)、设置动作按钮(模仿、任务驱动) 师:刚才这种方法的确是可以返回到目录,其实幻灯片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快捷的按钮可以返回,请看老师的操作。 活动四:师介绍“设置动作按钮” 操作 师:谁来先说一说做一做,为“亚运会”插入“返回”动作按钮。 生试操作演示。 师示范补充讲解操作过程: (1)依次单击“幻灯片放映”、“动作按钮”、“动作按钮:开始、下一张。。。”按钮,(指针移放在上面就可以提示我们是什么作用 )
将指针移动到幻灯片合适位置,拖动出一个大小适中的按钮,弹出“动作设置”对话框。
单击“确定”按钮,很方便快捷的把超链接设置好了! (2) 设置“目录”自定义按钮:依次单击“幻灯片放映”、“动作按钮”、“动作按钮:自定义”按钮,单击“单击鼠标”选项卡,在“超链接到”单选框下的列表中。 (3)选择“幻灯片”,在“超链接到幻灯片”中选择“幻灯片 2” (4)单击“确定”按钮,在动作按钮上添加文字“返回”,并设置文字格式。 活动五:完成余下几个事件的动作按钮返回。 师:同学们把未完成的返回动作按钮的继续设置。 学生探索,师生交流,让学生小结动作按钮的设置方法。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如何设置动作按钮”的任务,在其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规定任务的同时,也希望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的活动。】 三、实践创作,展示评价;梳理总结,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又积累到了哪些电脑操作的本领? 生:(“文本链接”、“设置动作按钮”) 师:同学们,残奥会刚刚结束了,可是运动员们奋勇拼搏的场景还一直在我们脑海里浮现,让我们跟随镜头再次感受残奥会的独特魅力。 活动六:完成综合练习 (1)运用所学知识对“精彩残奥会”幻灯片中的文字或图片设置超链接。(让文字与下面的图片一 一对应) 生操作展示师生互评 (2) 超链接到其他文档、网页(根据课堂时间、学生学情、机房环境) 师:下面我们再来一更难的挑战,打开“练习2”幻灯片,你能通过超链接,一下子进入“不平凡的2010”。让同学们看的更明白,让画面变的更美呢 师:为了方便交流,链接到发送邮件的网站。(出示:www.126.com) 活动七:师示范除幻灯片的其他链接 师:超链接不光可以链接到幻灯片还可以链接到网站、文档等,请看老师操作。 生操作展示师生互评 活动八:评选优秀作品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在一起度过了愉快三十五分钟,学会了幻灯片的超级链接。虽然我们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但同学们的创意是无限的,只要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老师相信大家一定就会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老师期待着! 【设计意图:学生之间总有差异,为避免一些学生吃不饱,无所事事,另一些学生咽不下,望尘莫及,失去信心的情况,可实施因材施教,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练习巩固为本课的升华之处。】 板书设计: 27.幻灯片链接 文本 动作按钮 链接 图形 教学后记: 这节课我设计了这样四个环节进行教学:即“创设情境,激情导入”,“自主学习,探究新知”,“巩固新知,展示自我”,“评价小结”。这个教学设计从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出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展现了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使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课堂中得以充分应用。期望整个教学过程真实、扎实、朴实,各环节的学习力求让学生都能亲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过程,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有所感悟、有所收获,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体效果:感觉一般,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过于平淡,但该要实施的课堂教学目标都能完成,知识点上有全面性。 优点: 1、课堂气氛还行 学生制作幻灯片链接时比较投入,学得很认真,主动的完成教师交待的教学任务。想来,可能是幻灯片本身特点(图文并茂,简单易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教师介绍完学习动作按钮之后,学生对那么的多按钮学习积极性非常的高,学得很快乐的。 2、学生信息素养表现还行 整个课堂表现出学生的信息素养很可以,没有回答出类似“按鼠标”,“如何打开文件”等,也没有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教师在讲课时刻注意到“不要加口头语”,尽量让语言精练,但是有的时候还是意识不到,导致语言罗嗦。 缺点: 1、准备不充分 这是老问题了,确实没有付出多少时间钻研教材,在课堂上出现一些新问题,原本就该想到的,与课堂的生成性是没有关系的。所用的学生之前根本就没有上过幻灯片,在教师熟悉学生的两节课完成了对幻灯片的初步认识,上完准备课后,学生有了一定基础,教师也有一定的信心了。但是我对学生的兴趣所在没有很好的研究,比如,在综合练习时学生一直在盯着动作按钮在设置,而最基本的文本、图片链接都不去完成,不是学生不会,而是认为没有兴趣。 2、如何控制与引导学生值得好好的研究 也有部分学生,不听教师的讲授,就顾自己操作自己的,教师如何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听教师讲,这是教师应思考的问题。 人们常说,教学是门艺术,艺术要追求完美,自然有缺憾,所以教学永远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总之,自己在组织教学时,激励性评价与组织教学策略不够,没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语言也有缺乏严谨之处,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博采众长,刻苦钻研,不断学习,实践和反思,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