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论文
论“幼小”有效衔接(幼儿园与小学)
本论文在
其他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论“幼小”有效衔接(幼儿园与小学)
幼儿园和小学是分属两个学段的教育机构,在教育教学诸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儿童从幼儿园那种以游戏为主导的活动模式转向以课堂教学为主导形式的学习模式,很难一下子适应。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幼儿教育发展出现的共性之一就是幼小衔接和幼儿园为小学做准备得到高度重视。在我国,幼小衔接研究起步较晚,至今,许多地区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儿童入学不适应现象。
一、树立正确的衔接观念
过去,我区许多幼儿园未从幼儿身心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这一高度认识幼小衔接问题,认为幼小衔接工作无非是参观小学,学做一天小学生,收拾书包比赛等具体活动,致使许多孩子出现未入学盼入学,上了学不愿学等不适应问题。通过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教师的观念转变了,认为,幼小衔接工作,是促进儿童顺利地实现从学前期向学龄期自身发展特点的交替、转化、升华的发展过程,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所以应从幼儿一入园开始,培养其社会性适应能力,培养幼儿稳定的情绪,对活动的态度以及各种行为习惯,使幼儿逐步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才是为小学打基础,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基。“幼小衔接”研究的目的,是确保幼儿教育在可持续 发展 中的衔接,保证教育的连续性,使幼儿从幼儿园平滑过渡到小学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幼儿园管理者要加强与小学领导间的沟通与联系,做到双向互补,形成体系。如定期召开大班教师与一年级教师座谈会,组织教师学习“幼小衔接”的有关文章,安排“幼小”教师教学互观摩活动,领导要在财力、物力、人力上帮助支持“幼小衔接”工作,成为“幼小衔接“工作的坚强后盾。
二、在幼儿园开展社会适应性教育
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对幼小衔接问题进行了长达四年的研究后认为,儿童入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学习适应性困难和社会适应性困难两个方面。多年来,我区传统的幼儿园正规教育更多的是为幼儿入学做心理准备,“要当小学生”的愿望每个孩子都有,但是幼儿的社会性适应能力明显不足,突出的表现是“会说不会做”,执行规则的能力、执行任务的能力、自理能力、主动性较差。 通过以前的研究,我们发现,幼小衔接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幼儿习惯于能力的衔接,它是制约孩子入小学后以至将来上中学、大学的最关键的因素。而习惯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但在有些幼儿园,在在大班下期才开始进行有关幼小衔接的活动。如强化阅读习惯的培养,倾听能力、交流能力的训练,这种突出衔接的现象只是一种表面的、流于形式、走过场的现象,并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因此,解决幼儿园与小学衔接中存在的实质问题,不只是幼儿大班甚至后期阶段的关键,而应贯穿于整个幼儿园教育中。
为了解决幼儿社会性适应困难,近年来,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会性适应教育活动。幼儿园里,气象日志、气象统计表,那些形象直观的气温变化曲线是孩子们每天劳动的成果,每天,谁来的最早,谁就把它填好,完全是孩子的自觉行为。小朋友们还轮流担当值日生,点数毛巾、清点人数、帮老师分餐具和玩具、报告午晚饭、检查桌面是否干净整齐等,活动中孩子的责任感和任务意识得到培养。为了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减少对他人的依赖,学会自己动手、动口、动脑,教师面对幼儿同伴之间发生矛盾时的求助与告状行为,以不拒绝也不直接参与代替的方式,引导儿童学会想办法:“你在家里是不是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 现在,你就是家里的小主人,相信你,一定会自己解决好这个问题) ”教师把权利和责任交给孩子,让儿童动脑解决,教师则注意事态发展,必要时引导帮助。
在其他集体教育活动中明确提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要求,如,在音乐、体育课上,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在语言、美术、计算机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和主动性。为了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各科教学中为幼儿创设交往的机会,让孩子们体验合作的愉快。在幼儿一日活动中,随机渗透社会性适应能力的培养,如散步前交代观察任务,上下楼梯提出规则要求,进餐、睡眠时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幼儿园还召开家长会,要求家长明确对幼儿进行社会性适应教育的意义,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并要求家长做到适当放手,随时提醒,以表扬鼓励为主等。
三、培养幼儿的主动性
(1)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尊重幼儿,在日常的教育、生活过程中,教师始终以平等、民主的方式对待幼儿,并使幼儿学会主动地与教师交往。如,教师主动礼貌地向幼儿请求帮助,对幼儿的帮助给以真诚的感谢:教师对幼儿主动的探索活动给予积极关注,并提供建议性、启发性的引导,帮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对于幼儿活动的指导,尽量减少否定性评价,多些肯定性的引导,帮助幼儿获得自信,减少对教师的依赖等等。孩子们喜欢老师了,常常主动地将家里的事情告诉老师,愿意帮老师做事,体现了可贵的主动性。
(2)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是儿童成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调查中发现,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不能大胆参与活动、不愿与新朋友交往、怀念幼儿园生活等,其主要原因是孩子对自己缺乏自信心,由于缺乏自信,新入学的幼儿常常会在心理上产生紧张,当紧张情绪不能及时消除时,孩子就会产生退缩或攻击性行为以及孤僻、妒忌等偏差。因此,我区幼儿园注重积极为幼儿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让每个幼儿在集体面前展示特长和优势,最大限度地显示自己的价值,逐步树立自信。在各种教育活动中,向幼儿提出不同层次的任务和要求,让每个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跳一跳,够得着”,经过努力,都能获得成功,从成功的喜悦中增强自信。教师给每个幼儿记“成功卡”。教师随机观察,将幼儿经过努力而获得成功的事件记载下来,定期在集体面前宣布,每月给家长看一次,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
(3)教师和家长对幼儿进行正面的、积极地评价
幼儿常常会因主动做事而犯错误。例如,有位老师发现一幼儿将自己组的蒜苗拔高了一截,即“揠苗助长”,教师问及原因,该幼儿说希望自己小组的蒜苗能长高一些,老师肯定了幼儿的行为动机是好的,同时,他指出行为的后果不好,这样做,既保护了孩子的主动性、自尊心,又指导了幼儿怎样对待输赢。
四、培养一年级学生对学校、对学习的兴趣 1.幼儿园与小学开展交流活动
儿童身心发展是个不断矛盾统一、完善变化的过程,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在发展过程中,相邻的阶段既有不同质的特点,又是互相联系逐步过渡的。我们组织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相互听课、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探讨缩小差异的办法。例如,一年级的教师到幼儿园大班听语言、计算、美术、音乐、体育、游戏等课程,了解大班的教学内容、方法、原则及孩子的表现,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力求生动、活泼,培养学生动眼观察、动口说、动脑想、动手操作的能力,充分体现一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同时,幼儿园组织幼儿熟悉小学生的生活制度,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激发幼儿向往小学、当小学生的愿望。如,定期与小学联谊,到小学与哥哥、姐姐同上课、游戏、做操;组织 “我向哥哥、姐姐学什么”谈话活动;请一年级的小学生到幼儿园介绍入学后的感受和变化等。
2.创设充满童趣的学习环境
幼儿园的教室布置生动活泼,深受幼儿的欢迎。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小学整齐划一的教室很生疏,从而产生了对学校的畏惧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此,学校大胆地对一年级的教室进行改装,把教室装扮得更贴近孩子的生活。教室的墙壁不再是过去统一呆板的白色,而是依照孩子们的喜好变成了橘红、浅蓝等色调,并画上孩子们喜爱的图案;教室里有种植着各种小花草的自然角、科技角、图书角;黑板前的教师讲桌也一改“高高在上”的老样子,变成一个平面低矮的半圆形,高矮与学生的课桌一样,一年级的学生上课时和教师讨论、交流起来更有亲切感了,使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有的学校还将校园里的评比栏上的 “优”、“良”、“及格”、“不及格”等评语改为笑脸、无表情脸和哭脸,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使枯燥生硬的评比变得生动有趣,易于孩子接受,生动形象地激励学生力争上游。许多学校为了增加孩子的自信,在校园里和墙壁上工整地写上 “我长大了”、“我能行”、“相信我”等提示语。这些环境的变化,减轻了儿童刚入学的心理压力,消除了儿童的疲劳、精力不集中、自信心降低、害怕上学等不良现象。
3.将游戏、表演、绘画引入一年级的课堂
幼儿园的教学任务也比较轻松,一般授课时间为 10~15分钟,主要以各种形式的活动为主。小学的儿童则以学习为主要活动,学习成为儿童对社会承担的义务。这样的客观存在造成了儿童入学后的不适应,上课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活动的兴趣与热情也容易转变。针对这一特点,在音、体、美等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改变了以往我讲你听的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内容,安排学生不同形式的座次,有围坐式、小组讨论式、半圆式、自由式等,既提供了与人交往的机会,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自然、科技、劳动等学科,把游戏、动手操作、观察等方法引进课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动脑筋自制玩具、用具,栽培饲养,野外实地观察大自然中的山、水、草、木、鸟、虫,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以书本为主的偏重知识灌输的单调的授课方式,这就与幼儿园一贯的教学方法即以游戏和活动为中心的方式十分吻合,大大减少了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的不适应。
在低年级设计了游戏性、表演性、绘画性作业。教师从一年级的孩子喜欢儿歌入手,除了采用传统儿歌引导儿童学习拼音字母的音、形外,还启发儿童自己动脑、动口编儿歌。例如,区别b、d、p、q 四个字母,学生编出了儿歌:“肚子朝右bbb,肚子朝左ddd”“圆脸朝右ppp,圆脸朝左qqq”,儿童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并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表演性作业有续编故事表演、分角色朗读表演、情境表演,深受学生的喜欢。绘画性作业适应了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让学生学完课文之后,拿起画笔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或课文内容用画笔表达出来,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的图画过程,就是一个对阅读内容回顾、加工的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几年来,我区虽然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做了一定的探索,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又对幼小衔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进一步探索教育规律,深化幼小衔接工作的研究,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区的办园、办学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论《幼儿音乐教育》
下一篇
: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误区探索中质疑..
Tags:
幼小
有效
衔接
幼儿园
小学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