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论文
论《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描写
本论文在
其他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论《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描写
《三国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而且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小说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三国演义》在人物描写上的最大特点是“略貌取神”。什么是“略貌取神”?“貌”即人物描写上的细腻手法;“神”既指人物精神的气度、精神面貌,又指艺术上的传神效果。这种手法是说《三国演义》在人物描写上不追求细致刻画,而是注重人物精神气度的描写。简单说,是指省略了人物的形貌,注重人物的神态,不单纯追求细节的逼真。这是借助人物自身的语言、行动,依靠粗线条的勾勒,或者环境气氛的烘托,对人物特征作浪漫主义的夸张,使人物气派活现,取得传神的效果。如42回“张翼德大闹长板桥”,仅仅通过“声如巨雷”的三次大喝,便使张飞威武勇猛的性格活灵活现。他第一声大喝,曹兵竟都两腿打颤,曹操赶紧下令去掉他的伞盖,以免目标过于显眼;第二声大喝,曹操就打算退兵,而后军的阵脚先自开始移动了;第三声大喝,喝声还没停止,曹操身旁的大将夏侯杰吓得“肝胆破裂,倒撞于马下”,曹兵乱了阵脚,各自逃窜,曹操本人也逃的丢了帽子,脱了簪子,散了头发。其实,张飞不过单身一人“怒目横矛,立马桥上”而已。又如第5回“关羽斩华雄”,作者没有正面展开战斗场面,也不直接写关羽武艺如何高强,华雄如何被斩,只是从不同方面造成气势,用周围人的反映来作衬托。关羽斩华雄的过程写的比较简略,只63个字。华雄接连杀了袁绍方面的俞涉、潘凤后,又来叫阵挑战的,足见其勇猛。无人应战,袁绍想到颜良、文丑不在,“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就在这危机关头,关羽自告奋勇迎战华雄。开始袁绍看不起关羽,认为他是一名小小弓马手,经曹操解释后方同意出战上阵。“操教酾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曹操向关羽敬酒,一是预祝取胜,二是为关羽壮胆,然而关羽不需要,放着酒不饮,只说了一句:“某去便来。”可见关羽手到擒来的必胜信心。以下完全从各路诸侯所闻所见及其反应上来恣意渲染。先是写诸侯听到关外喊杀之声震天动地,可以想象战斗是何等激烈,要战胜华雄决不那么简单。这里用诸侯的“失惊”来反衬关羽的镇定。然后写诸侯神色紧张,提心吊胆,正想派人去打听情况,却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斩了华雄首级,极写关羽作战之神速和他的威风气势。作品最后回到那一杯酒上,酒还是温热的,进一步点出了斩华雄时间之短暂。速战速决,真是神勇威武也!再如75回关羽“刮骨疗毒”。 也是一种略貌取神的写法。一写关羽拒绝在动手术时把胳膊套在环里,以被蒙头,见其不同凡人。“公笑曰:如此,容易!何用柱环?”令设酒席相待;二写华陀刮骨时,“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足见其钢筋铁骨;三写关羽一边与马良下棋,一边饮酒,谈笑自若,“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手术完毕后,大笑而起,真乃神人也!四写华陀惊叹道:“某为医一生,未尝见此。君侯真天神也!”手术的具体过程,关羽在动手术时的心理活动,作品全部省略,但从周围人的反应上去充分表现了关羽坚毅刚强的性格特点。
《三国演义》还善于通过战争的描写来展现人物性格。“赤壁之战”的人物很多,重点只有几个。在决策准备阶段重点写了诸葛亮和周瑜;在决战阶段则突出了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是起过一定作用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小说中的曹操经过各个时代的艺术加工,他已成为统治阶级权臣的典型人物,成为古今奸雄第一奇人。他的突出特点是奸诈,当然小说也写出了他的雄才大略。曹操奸诈的性格特征,在赤壁惨败这个特定情境中,曹操败走华容道时,他仓慌逃窜险些丧命,但他竟能够三次大笑,笑周瑜、孔明,无智谋,他以笑来稳定军心。但当他逃回到据点的时候,已经脱离了危险,他又仰面大哭,哭谋士郭嘉已死了。哭郭嘉,是说其他军士无能,把战败的责任推卸掉了。“三笑一哭”这一情节把曹操的奸诈和权术刻画得淋漓尽致。
《三国演义》战争中描写的陪衬人物则采用了另外一种写法。通过一个战役或一些战斗,集中刻画他们的性格特征。而在其它战役、战斗中对这些人物就不用着墨了。如周瑜是孙刘联军的一个统帅,在历史对这一人物是有崇高评价的。小说对他的描写,虽在孙策的领导下,在江东时已屡建战功,但都是一笔带过。一直到赤壁之战时,才集中描写他的谋略和将才,尽力刻画他的坚定果断和谨慎忌妒心理,他那不惧强敌,指挥若定的英雄气概。周瑜对东吴事业的忠心耿耿,不仅表现在抗曹决战中,而且也表现在他与诸葛亮的智斗中,因他要屡屡暗害诸葛亮不仅仅是忌妒,也是恨诸葛亮不为孙吴所用,所以他要为孙吴除去后患。
在塑造人物方法上,抓住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通过战争中不同的故事情节加以反复渲染,把人物放在尖锐的斗争中去写。不同的军事和政治斗争典型环境,写法也不一样。如曹操攻打濮阳陷入重围,大火之中正碰到吕郁挺戢跃马而来,曹操用手遮住脸,加鞭纵马从对面闯过去,吕布从后面拍马而柴,以方天画戢在曹操头盔上点了一下,问道“曹操何在?”用手指着相反方向“前面骑黄马的就是”,多么狡猾。吕布听了就纵马向前追赶,放过了眼前这个真曹操。曹操轻轻一句便骗过了吕布。在潼关则是另一种情况。马超认出了曹操后,紧追不放,害得曹操“割须弃袍”,没命逃奔。这时,背后马超赶来,厉声大叫:“曹操休走!”吓得曹操马鞭掉落在地。看看即将赶上,马超从后挺枪而剌,曹操绕着一棵大树躲藏,马超一枪刺在树上,用力过猛,刺得很深,等到把枪拔出来,曹操已经跑远了。在这里,从濮阳之战,使我们看出吕布有勇而无谋;从潼关之战,使我们看出马超精明强悍。再如张飞在巴郡“义释”了严颜,关羽在长沙“义释”了黄忠,同是“义释”但也有不同。张飞“义释”严颜,表现了张飞粗中有细;关羽“义释”黄忠,表现了关羽的高傲自负。同是写一代英雄之“勇”,吕布是勇中带贱,周瑜是以勇显骄,赵云有勇有谋,可见人物的思想性格是不一样的。曹操的“割须代首”“梦中杀人”;刘备和单福(徐庶)关于的芦马的对话,这些描写显示了曹操、刘备的奸诈和仁厚的不同性格。诸葛亮“带病巡营”的描写,突出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后主刘禅的“乐不思蜀”的描写,简直把他的昏庸写活了。
在“赤壁之战”,在刘备、孙权、曹操三个集团错综复杂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成功描写了诸葛亮的深谋、机智和雄辩;周瑜的英俊、高傲和偏狭;鲁肃的老实忠厚的性格。赵云在长板坡单骑救主,黄忠在定军山斩夏侯渊,以及张飞在长板坡喝退曹兵,都写得性格突出,栩栩如生。
曹操的奸诈利己这一基本性格,是通过凭猜忌杀了吕伯奢一家,自己下令克扣军粮而用王垕的头来安定军心等一系列的情节,来反复强调他这一性格的。总之,作者是在进行战争中写人物思想性格、在情节发展中来写人物思想性格的。曹操的八十万大军灰飞烟灭,他却能在惶惶逃命中连连大笑,这“笑”写出了他虽大败却不气馁,不认输,还要发表议论笑话对手,“毕竟智谋不足”,“到底是无能之辈”。这是用环境描写来反衬曹操之“顽强”“狡谲”的一面,说明他仍然雄心勃勃。
曹操削平北方群雄,欲鲸吞孙、刘,为的是统一天下。目下,虽败而大志不改,日后还要重整旗鼓再作较量。正因为这样,所以他要以“笑”来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度过难关。所以说曹操败中的大笑是一种策略。这种故作豁达的带苦涩的笑,也说明了他即使在走投无路之际,在经过生死考验的面前也不露真情,也是要戴上面具作一番表演的,真是狡谲之至。
作者用反常的“笑”来表达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又用正常的“怒”和“求”来对照笑,写出曹操性格的多侧面。华容道上因积水难行,曹操命令士兵运草堵塞,又命令人马践踏而行,死者不可胜数,哭声于路不绝,他怒曰:“有死之命,何哭之有?如再哭者立斩。”他把人马分为三停,有一停填了沟壑,他就践踏着士兵的尸体过沟。等过了险境回头一看,只有三百骑随后。这怵目惊心的一幕,说明了曹操极端自私和残忍的本质。曹操的人生哲学是“宁教天下人负我,休叫我负天下人。”为了保全自己,他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狠毒到了极点。为了保命,杀气腾腾的曹操,也能低声求饶。华容道上他欠身向关公求饶,用“春秋之义”打动关公,这时他活像个可怜虫。
总之,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他时而笑,时而求,时而恸,像一个演技成熟的演员一样,善于表演的曹操安全逃回南郡以后,总结这场战争,他不承认自己骄傲轻敌,指挥失误。在饮酒时他仰头大恸,以哭死去的谋士郭奉孝(是他过去得力的谋士,死于曹操北征乌桓之中),这时曹操就以此来影射这些谋士没有为他出谋划策。就这样,他狡猾地推卸了战败的责任,使得那些谋士听了以后,默默地、惭愧地退了下去。由此可见,曹操是多么狡猾、阴险。作者在这个最尖锐的战争环境中,通过曹操的“三笑”、“一怒”、“一求”、“一恸”,描绘出了一个奸雄的形象。人物动作描写很传神生动,“马上仰面大笑”、“坐于疏林之下,仰面大笑”、“在马上扬鞭大笑”,“忽仰天大恸”,“捶胸大哭”,动作幅度很大,夸张而有戏剧色彩,写尽了人物的奸诈虚伪。
曹操是一个复杂的形象,他是智士之能成,万士之奸雄,他身上有奸、雄两个侧面,奸雄在他身上成为有机的统一体。作者写了曹操的利己、奸诈残忍,又写了他的雄才大略,他有谋取全国霸业的雄图抱负。在失败时能顽强奋斗,他能慧眼识英雄,他手下谋臣如林,爱才惜贤。在曹操奸雄两个侧面里,作者从品质和政治上突出了曹操“奸”的一方面,对他的利己奸诈进行了反复刻画,使曹操成为坏人、恶德的典型。曹操的塑造是从实际生活出发的。作者在认识、概括生活的基础上,创造了一个体现我国封建时代奸臣权相本质的曹操。他作为一个反面典型,是刘备集团对立的人物,是作者表达明君贤相拥刘反曹思想倾向的一个主要对象,这个反面形象的成功,不仅使《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得到了完美的表达,也使全书在描写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时,在描写这些斗争的复杂性、多样化、尖锐化上,表现出了较大的容量和深度。《三国演义》的人物描写,大都依靠这样粗线条的勾勒,环境气氛的渲染,取得了传神的艺术效果。
当然也要指出这种手法运用的不足是人物性格缺少发展定型化、,属类型化典型。如诸葛亮生来就聪明,智力超过常人。曹操生来就奸诈。另外塑造人物性格上,作者有时夸张过分,正如鲁迅说的:“预长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亮多智而近妖。”说作者要夸大刘备的长厚结果夸大了,这一评价十分正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三国演义》战争描写,不仅情节曲折、紧张、惊险,而且以刻画人物性格的深度为贵,反映人物在战争舞台上的活动,反映人物的矛盾冲突。所以我们看许多的战争描写不仅对战争有印象,而且对战争中人物的活动、性格表现都有出色的印象,人物在读者脑海中站立起来了,这就是作者描写战争的成功、高明之处。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论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
下一篇
:
论《孟子》的修辞特色
Tags:
《三国演义》
人物
描写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