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风建设 【摘 要】班风是一个班级的风气,良好的班风是取得教育教学成果的必要前提、是学生实现健康快乐成长的根本、是班主任工作的目标和方向。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它是班集体在思想、道德品质、意志情趣诸方面的具体体现,它是班集体长期形成的情绪上、议论上、行动上的共同倾向。本文主要分二部分分别说明班风作用与培养;(1)、班风的作用(2)班风建设的方法
【关键词】班风 作用 建设
班级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在特定的人生成长阶段重要的精神家园,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优良的班风的形成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材质。 良好的班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因为在这样的氛围中,充满了老师的挚爱、同学的友情、不懈的追求、少年的乐趣,每个积极上进的学生会得到信心、勇气和力量。好学生心情舒畅、如鱼得水,成长得更快、更好、品德较差的学生也会受到感染,逐步克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向后好的方向转化,可以说,良好的班风犹如一处生命的绿洲,能让每个班级成员的灵魂得到净化。 一、班风的作用 班风能从各方面反映出班级的精神面貌、治学精神和教育效果。班风作为学校管理的“软件”渗透在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体现在全班师生的日常行为之中。班风在班级建设中发挥着重要而又特殊的作用。① 第一,导向作用。由于班风体现了全班师生的共同目标和共同认识,因而,它对于学生具有一种导向作用,能把师生的行为引导到学校确定的目标上来。 第二,熏陶作用。班风能使学校形成一种强烈的健康向上的气氛,它能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 第三,凝聚作用.班风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它能促使师生具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激励师生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热爱班级、珍惜班级荣誉,从而使班级充满活力。 第四,约束作用。由于班风体现了全班师生的共同信念,因此,它也具有很强的约束力,使师生能按共同的目标规范自己的言行,自觉调整与整体不和谐的行为,受到集体的道德舆论的无形约束。 二、班风建设的方法 1、从培养良好习惯促学风班风建设 一个人的行为决定一个人的习惯,习惯决定一个人的性格,性格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开始。因此,以良好习惯的养成为突破口,有助于促进良好学风班风的建设发展,习惯分为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包括上课习惯、自习习惯、作业习惯、预习与复习习惯等,我以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为目标,并通过一系列措施促进学风班风建设。② (1)、制定班级公约。要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学习氛围首先就要建章立制,除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学生管理规定外,根据班级自身特点制定有效的班级公约,这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首要一环。班级公约主要围绕迟到、早退、旷课、抄作业等不良学习习惯制定,对学生进行约束和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学生们之间相互督促,再加上辅导员经常性的检查听课,更加有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2)、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养成习惯是好的学风形成的必要条件。良好行为养成习惯是学习习惯的保证,没有好的行为养成习惯就不能保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生学习和生活管理上,从小事抓起、从习惯抓起,有利于促进学风班风建设。 (3)、 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学生树立学习生活的标兵是很有益处的,从身边榜样的点点滴滴学起,将他人的优点内化为自身的品质,良好的习惯自然就养成了。 2、培养学生干部 创造良好班风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级工作是学校行政管理的纽带,是教学活动的重心,也是学校教育思想,教育计划得以实施的重要阵地。一个班级工作开展如何,班主任起着主导的作用。但一个班集体的形成,优良班风的培养,仅靠一个班主任是远远不行的。这就需要班主任培养学生干部,调动众多学生的积极性,这是开展集体活动和形成良好班风的关键所在。学生干部的选用和培养是班风建设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1)、班干部的选择。在选用班干部时,首先强调的是品行要端正,其次才考虑组织能力。我认为能力是在锻炼中培养的。而且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绝对的能力高低的区分并不很显著。对班干部的选择权也会慢慢下放给学生。一年级新班的前半个学期,班干部人选大致由老师决定,一直到二年级结束的三个半学期里安排7次干部改选,而此时的改选全按学生们的意见。班干部的竞争上岗提高了大多数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③ (2)、班干部的培养。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有一批热心为集体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积极分子,由他们组成的核心,才能带动全班各项工作的开展。班级干部不仅仅是使用,更重要的是培养。培养了才能保证干部逐渐成长。工作中,我坚持把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交给学生干部去做,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能力。对班干部的每一项工作,事先都要提出指导意见,事后又和同学们一起评价他的工作,该表扬的地方表扬,该批评的地方批评,再教给他们以后处理类似问题的方法。 3、建立有效的班级激励机制,培养良好的班风 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首先是一个集体,它不同于那此同船的旅客,同剧院的群众群体。班级是一个有共同奋斗目标的集体,为了能让这个集体胜利实现它的目标,必须有“硬”性的规章制度,班级的各项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是这个集体拥有战斗力的保证,在制定班级制度时,要注意突出以下几个方面:④ (1)、班级管理制度首先要讲科学性。班主任制定出本班的各项管理高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班级制度管理还要讲民主性。班主任虽是班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组织者协调者。学生更是班级制度的参与者订制度得到学生的认可,这样的制度是起了应有的作用的。 (3)、班级管理更要讲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所订的制度一定要切实条例本班情况,不要面面俱到,只要有计划地解决学生的突出问题,可操作性是指尽可能量化,从各方面客观指导和评价学生的品行和学习。另外班级制度一定还要注意要适时修改和调整,最好一学期一次,这样才能使制度确实成为班级发展的需要。做到与时俱进。 我们在首先强调“硬”管理的同时 ,也要提出管理的补充作用。要下大力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起班级在学习、品行上奋勇当先的竞争风气。首先要有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要有一个对学生每周、每学期、每学年都能客观反映出他的变化的评价方法。班主任能定期总结,让每个学生明白,每一期间的所得所失,其次在深入地走到学生中去,多和学生谈心,多家访,从各种不同渠道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是什么,制定多种奖励机制,在言语中启发他们,在精神上鼓励他们,每一学期都要评选出学习、品行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的学生,进行班级表彰。 4、加强纪律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⑤ (1)、加强纪律教育:纪律是学习的保障,是完成班级各项目标的前提,只有具有良好的纪律才能使一个班逐步成为一个良好的班级,因而在管理的各环节、各阶段都应该注意对纪律的教育,要认真宣讲学校、班级等各项纪律要求,要让学生知道纪律的重要性要让遵守纪律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要通过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学生,要让他们体会到纪律与学习、生活等诸方面的关系与影响,从而做到“心中有纪律,我要遵守纪律”。 (2)、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一个人的思想意识常常是通过行为习惯表现出来的。我们从他的习惯中常常可以看出他的思想境界,因而,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认真观察每个学生的行为表现,要善于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中去体会他们内心深处的精神境界,从他们的表现中去捉摸他们的优劣之处,从而有方向,有目标,有意识的去教育他们,校正他们的不良意识及行为表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强化榜样的示范性:榜样具有强烈的示范性,代表了先进的事物及优良的表现,教师应抓住班级中的典型事例、典型人物进行宣讲,分析他们的优良表现以及良好效果,从而树立起奋斗的目标,鼓舞士气,激励学生成才的积极性。同时,也应注意对表现不良的典型事例人物的分析,让他们从身边的人和事中不自觉地进行对比,反思自己的言行,从而达到自育的目的。 5、发挥班主任权威建立良好的班风。 “身正为范,德高为师。教师要为学生树立榜样,要学生做到的必须首先在自身体现出来。班主任作风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关键,班主任是班级的一个成员。首先做到以身作则,这是班主任教师和其他教师对学生最基本的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都要率先垂范,只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学生,才能树立自己的威望,受到学生的尊敬,成为学生的榜样,在仪表方面,班主任要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追求端庄朴素优雅的美。 班主任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要在较长的时间里保持一贯性。⑥其优势在于班级管理的稳定性发展,班主任在任期内可以取长补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纠正失误,改善管理方法。 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了解学生个性特征,以适当的方法教育和管理学生,使班级管理工作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为培养良好班风、构建和谐班级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黑河教育》1994年第06期 作者: 王波 2、http://news.aust.edu.cn/watch.jsp?RecId=14543 《从培养良好习惯促学风班风建设》 作者:周静 3、:《陕西教育》1996年第06期 作者: 李宝莲 4、http://www.diyifanwen.com/jiaoan/banjiguanli/154337076315433717189269.htm《建立班级激励机制,培养良好的班风》 5、http://www.zlunwen.com/education/jiaoxue/65517.htm《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 6、http://train.teacherclub.com.cn/dts/blog/blog-study!show.action?id=1011765&trainingid=108&owner=1105429 《怎样培养良好班风》 作者: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