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博成瘾行为的心理救助 [摘 要] 赌博从古早已有之,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高收入还是低收入,不管是老人或者小孩,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赌博已经泛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赌博的危害主要是影响人工作积极性,从而失去大量的时间,对家庭和个人健康都会受到严重影响。本文将从赌博成瘾的本质特征,形成原因,危害程度,解决策略对这种行为进行探析。 [关键词] 赌博成瘾 危害 厌恶疗法 森田疗法 赌博成瘾是指参赌者对赌博活动产生向往和追求的愿望,并产生反复从事赌博活动的强烈渴求心理和强迫性赌博行为。有赌博行为的个体在心理上有他们独特的心理特点;赌博成瘾行为的产生一般由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及其本身的心理特征引起;反过来又影响社会发展,家庭的和睦及其个人的心理健康等;而心理治疗的厌恶疗法和森田疗法对赌博成瘾行为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一、本质特征 1、赌博成瘾的人,喜欢冒险和尝试新的事物,他们不愿意被束缚或者拘束,他们更喜欢体验刺激的东西,同时他们还是胆小的人,他们常在危险边缘行走自然经常的提心掉胆。Zuckerman 的研究将病理性赌博患者按照特质分为两类,一类属于焦虑和抑郁特质者,他们利用赌博活动避免负性的情绪的产生,而另一类是高感觉寻求者,Zuckerman 对高感觉寻求者的定义为,个体需要高强度、多变化、新奇、复杂的感觉和经历,为追求这种刺激而不断地寻找和尝试,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这类赌博者最初的赌博的动机是为了赢得金钱,但同时也是为了这种刺激的感觉[ http://epub.cnki.net,《人格与病理性赌博研究评述》,李欣华,郑涌]。 2、赌博成瘾的人,一般是有经济收益的工作者,他们的工作一般不太稳定,而是比较冒险和经常变换的工作,他们也不能安稳的在某个岗位上默默的付出,而且赌博这件事也不允许他们做这种工作。所以,那些投机和爆发的行当是他们喜欢做的,这种事能给他们以大量的时间来参与赌博,他们在这方面做的也很出色。 3、赌博成瘾的人,一般不会有其他的爱好,他们有时间和金钱就会进行赌博,凡是有赌博性质的通常他们很快就能上手,主要是观察学习[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2版,第44页]和在别的赌徒带领下学习,在这方面他们的学习能力很值得研究。 4、赌博成瘾的人,他们都用大量的时间来进行赌博,而且时间长,赌资在经济承受最大极限度,这样才可以带来最大限度的刺激。他们在赌博的跟从方面比其他人卷入的更加深,一旦受到环境刺激就会跟从,他们更加回避社会责任更少的同理心。 二、形成原因 赌博行为的产生有着内在和外在的原因,内在的原因是个体的生理和人格特质;外在原因是赌博行为的产生和持续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外在原因一般由社会环境和家庭因素两个诱因组成。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也即通常说的社会风气,影响一般来自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 赌博成瘾的人通常都能有方法回避法律的惩罚,而且大多国家法律对赌博的制裁也不 是很严格,有许多地方还是合法的,这样就形成用更小的投入获得同样多的刺激。在这样的法律体制下,道德在时间和赌博行为的不断重复下就变得没有效力了,形成了习得无助[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15884.ht],大家都会把这种行为视而不见。形成习得无助之后,人们就无视这种道德规范,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更多的人就会去尝试,小孩也会进行模仿,老人都会跟从,也就产生新的,更多的赌博者。 家庭因素 家庭的和谐程度,幼时家庭成员的赌博与个人赌博行为有密切的联系。 不和谐的家庭会让人产生逃避心理,有研究指出女性多因回避问题而参与赌博,通过赌博远离孤独、空虚、无聊或者避免情绪问题[ http://epub.cnki.net,《人格与病理性赌博研究评述》,李欣华,郑涌],不快的家庭环境和赌博的刺激形成对比,不快的家庭环境让赌博者逃避家庭,赌博的行为让家庭越来越不能接纳赌博者,这样的恶性循环让赌博者愈陷愈深。 家庭有赌博成员的孩子长大后孩子赌博的几率会更加的高[ http://epub.cnki.net,《病理性赌博的生物学研究进展》,陆澄秋],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得到明显表现,而且孩子的叛逆心理更强,社会压力大。由于前辈的影响,他们对赌博的了解更多,技巧也更多,有许多机会接触和尝试赌博更多的有效能感。 个人原因 赌博成瘾的个人原因可以分为生理原因和个人特质。 ①生理原因,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行为重复出现是由于行为的出现得到了强化。赌博行为会使人的5—2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这些被认为与病理性赌博有关的神经递质的分泌比一般人多,从而使人产生兴奋也就形成了赌博的奖励系统[ http://epub.cnki.net,《病理性赌博的生物学研究进展》,陆澄秋]。这表明赌博行为会使人产生快乐的体验,所以为了得到这种快乐的体验,赌博者会不断进行赌博以获得更多的刺激,为了获得更大的刺激又会不断增加赌注。赌博成瘾行为被世界卫生组织(WHO ) 及美国精神病学学会(APA ) 定义病理性赌博为一种冲动控制障碍,这也间接说明了,赌博成瘾与生理有密切的关系。但是,临床医生尝试用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抗焦虑、抗强迫等药物治疗病理性赌博, 疗效都不尽如人意[ http://epub.cnki.net,《病理性赌博的性质及病因学》,周朝昀],说明除了生理原因还有其他的因素造成赌博成瘾。 ②个人特质,有人用大五人格研究说明赌博成瘾者在神经质、外向性、和责任感这三个维度上与正常人存在显著的差异,他们相对冲动,寻求刺激但是缺少审慎。随后使用大三人格模型进行研究发现,病理性赌博患者在精神质上得分较高[ http://epub.cnki.net,《人格与病理性赌博研究评述》,李欣华,郑涌]。从赌博的概率分析我们能发现,赌博者的认知倾向于积极的预测,带有明显的迷信或者唯心色彩,病理性赌博患者认知偏差是病症的典型症状,但同时个体认知上的偏差又是导致患病的原因[ http://epub.cnki.net,《人格与病理性赌博研究评述》,李欣华,郑涌]。 从上面形成原因可以发现,赌博成瘾首先是由于环境的刺激才产生赌博行为,赌博行为使赌博者生理产生了变化,生理的变化使赌博者获得了快感,快感就强化了赌博行为,而且由于赌博者本身的心理缺陷受不住诱惑和无法认识到快感的实质结果产生了冲动的、无法控制的赌博行为。这是大多数赌博成瘾形成的一条规律。 三、危害程度 赌博行为的危害表现在社会、家庭和个人。 社会 赌博成瘾之后,赌博者参加劳动的时间明显是减少的,他们绝大多时间都是在进行赌博活动,即使工作,也是精神不振,没有积极性,喜好投机,他们总是想尽量减少工作的时间,有更多时间参加,这样来对社会的危害是明显的。所谓坐吃山空,社会要供着这些人,必然会消耗国家和社会的物力和财力。在我国建立初期进行的“大锅饭”经验告诉我们:有再多的财物,只要一直消耗就会消耗完,之后就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 家庭 赌博成瘾会给家庭带来深重的灾难。一方面是经济上的,因为赌博者为了获得更大的刺激会要求加注,这样有时会为了赌资变得心理视觉范围变狭窄,通常把这叫隧道视觉现象,我们也叫着魔似的。为了获得赌资,他们会不择手段的去获取,而且这种行为,大家一般很难理解,他们的心理力量也是非常强大的,根本就管不了什么法律或者道德,他们已经无法控制自己,所以叫着魔了。因为家庭成员的不理解,也很难理解,就会对赌博者的各方面进行排斥,这样来就会让赌博者有借口说没法在家里面呆,就变本加厉的到外面进行赌博,这种恶性循环必然会把家庭带入深渊。 个人 我们不能说赌博的人是懒惰的,相反他们是非常勤奋的,他们能几天几夜的不停赌博,都能跟某些钻研课题的科学家相比较了。不过他们只是喜欢那种赌博的活动,真正要他们去研究赌博的技术,那种枯燥的研究活动也没有几个人愿意去做,这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连续的赌博活动也会给缺少锻炼的身体埋下生病的恶根。赌博活动刺激人们分泌的兴奋物质,长期不断的进行,也会使身体受不了,营养不良,睡眠不足,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结果是给心理和身体的不健康埋下严重的祸根。 四、解决策略讨论 前面我们已经对赌博成瘾行为的获得和危害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虽然我们知道解决它的重要性,但是我们还不知道要如何解决这种问题。下面将就对此问题进行解决策略的讨论:使用行为主义的厌恶疗法[ 王玲、刘学兰:《心理咨询》,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三版,第235页]和日本森田正马的森田疗法[ 王玲、刘学兰:《心理咨询》,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三版,第190页]对赌博成瘾行为进行救助分析。 行为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刺激反应学[ 叶浩生:《心理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第100页]说,即人们的行为因为得到强化而形成。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赌博的形成也就是赌博获得了快乐的这个模式;赌博获得快乐,于是为了得到快乐就要进行赌博行为。如果我们能把赌博获得快乐这种模式进行干扰,那么根据行为主义的“得不到强化的行为会自然的消退原则赌博行为会消退”[ 叶浩生:《心理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第130页]。如何达到这种目的呢?行为主义的厌恶疗法告诉了我们该怎么做:微弱的,被救助者意识无法感受到并令人讨厌的电击刺激将会对救助有非常大的帮助。这样来可以看到,赌博行为产生的不是快乐,而是无法感受到的、令人不快乐的、烦躁不安的,痛苦的刺激。这样来赌博获得快乐这一模式就被破坏掉了,而且这种痛苦如果得到很好的强化的话,以后被救助者一旦看到赌博活动都会无条件的产生痛苦感受,也即所说的习得无助,从这可以看到救助是可以发生的。当然这种救助是需要被救助者配合的,这种方法不能用到类似网络成瘾,因为赌博是可以完全断绝的活动,但是网络成瘾一类却不行,网络是现代人们生活活动的重要工具,如果完全断绝了,将会给被救助者正常的生活带来不便。 在前面已经有叙述,赌博成瘾其实就是积极方向发生转变,成瘾者也不是懒的人,只是他们相对要喜欢投机取巧些,他们更喜欢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而不是老老实实认真工作靠实力获得回报,不过他们的聪明用错了地方,森田疗法正好是纠正这种不合理心理模式的妙药。森田疗法的核心主要是积极面对生活,多付出,少求回报,有事做就可以了,专心于对生命有意义的事情上。不怕辛劳艰苦,坚持参加劳动,那么每天的生活自然就充实起来。森田疗法分两个阶段,首先是思考阶段,这个阶段思考人生的意义,认识自己还身边的环境,自己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然后是参加劳动的阶段,参加劳动使人的身体产生涣然一新的感觉,体会到那种工作带来的快乐体验后,劳动也能让人上瘾,而且产生和赌博上瘾过程一样的后果,当被救助者体会到了这种过程,在戒赌过程中这种习得的经验就产生了迁移。让赌博成瘾的人参加劳动,并且让他们从中获得快乐,赌博的行为就顺其自然的消退!其实大多赌博的人都是有深刻的自我认知的,他们也是受害者,他们只是没有办法从中脱离出来,他们的生活和心理充满着痛苦,现实和心理的矛盾甚至使很多人连自己的手指都剁下来几只。但是一旦他们找到方向,用他们的力量奉献于社会,将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作用。参考文献
王玲,刘学兰:《心理咨询》,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版 叶浩生:《心理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2版 4、http://epub.cnki.net,《赌博成瘾的原因与矫治——个案研究》,谭志伸 5、http://epub.cnki.net,《赌博成瘾及其矫治》,刘淇 6、http://epub.cnki.net,《人格与病理性赌博研究评述》,李欣华,郑涌 7、http://epub.cnki.net,《病理性赌博的生物学研究进展》,陆澄秋 8、http://epub.cnki.net,《病理性赌博的性质及病因学》,周朝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