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论文
论精神胜利法
本论文在
其他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论精神胜利法
精神胜利法是源于鲁迅笔下的一个小说人物阿Q,他对人对事的法宝就是精神胜利法。当然,对于他个人来说,使用这一法宝,只能说明他自高自大,自欺欺人,自我轻贱,欺软怕硬的致命弱点,但是精神胜利法并不是阿Q一人所有,也不是一无是处,在现在 ,甚至在将来,它将永远存在。
(一)阿Q精神利胜法的消极意义︰
阿Q的性格是复杂的,但其核心是“精神胜利法”,即对于事实上的屈辱和失败,用一种自譬自解的方法,在想象中取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胜利。“优胜记略”和“续优胜记略”两章,集中刻画了阿Q的这一性格。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高自大。阿Q是个极卑微的人物,而未庄人全不在他眼里,甚至赵太爷进了学,阿Q也不表示推崇,以为我的儿子将来比你阔得多。加之进了几回城,更觉自负,甚至瞧不起城里人。当别人嘲笑他头上的癞头疮疤时,他以此为荣,还说:“你还不配……” 他就是这样的自命清高,令人发笑。
第二,自我轻贱。阿Q在未庄被闲人揪住辫子在墙上碰头而且要他自认为“人打畜生”时,他就说:“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而且他还自以为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他在精神上胜利了。 这样的精神取胜法难道可取?
第三,自己欺骗自己。阿Q在与人打架吃亏时,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他也心满意足俨如得胜地回去了。他赌博赢得的洋钱被抢,无法解脱“忽忽不乐”时,就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好像被打的是“另一个”,他在精神上又一次转败为胜,取得了心理上的平衡。又没事一样。
第四,欺善怕恶。阿Q最喜欢与人吵嘴打架,但必须估量对手。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手动对抵抗力稍薄弱的小D,则揎拳掳臂摆出挑战的态度,对毫无抵抗力的小尼姑脚,大肆其轻薄。就这样他一次次取胜,而与王胡打架输了,便说“君子动口不动手”;假洋鬼子哭丧棒才举起来,他已伸出头颅以待。这就是十足的欺善怕恶。
凡此种种,它使得阿Q始终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的悲惨命运,这种虚幻的胜利其一旦与现实碰撞就会走向反面,变得浑浑噩噩,甚至麻醉到什么都自以为“第一个”就是胜利的虚无飘渺之中了。阿Q虽然受尽欺凌,却并没有真正的不平,真正地作出改变自己境遇的反抗行动,足以可见精神胜利法就是一种麻醉剂。
(二)阿Q精神胜利法产生的原因︰
1.对物质上的追求没有希望.
阿Q“精神胜利法”作为一种普遍的精神现象,主要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产物,烙上了民族耻辱的极深印记。在帝国主义扩张浪潮不断冲击下,封建统治阶级日趋没落,现实环境使他产生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心理。“精神胜利法”正是这种病态心理的表现。与此同时,农民本身的阶级弱点,小生产者在私有制社会里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经济地位,也是其中的根源之一。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物质决定着精神。,就那阿Q来说,他在未庄依靠打短工为生,处处碰壁又无力反抗。恋爱不成,被逼得只剩下一条裤头与破夹袄,甚至打短工也不行。不得不参与盗窃团伙却又被地保趁机索取孝敬钱。实在走投无路想从精神胜利转为要求改善生现状的实际胜利时,但假洋鬼子又不准他“革命”。赵家遭抢劫,竟又被诬陷而被枪毙。阿Q的命运在现实中始终定格为失败者的命运,无论其对现实有否清醒的认识,都是无力反抗而必然失败的。其它贫雇农的命运与阿Q的命运又何尚不一样呢?因此,可以这样说由于封建社会贫苦农民自身的受压迫受剥削、被侮辱被损害的奴隶地位,由于义和团运动等反抗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势力斗争失败的历史,再加上政治上又得不到正确有力的支持和援助,思想上得不到正确有力的指导和教育,广大贫苦农民产生和接受精神胜利法是有其必然性的,精神胜利法成为阿Q式农民的主要性格特征也是有其必然性的。
2.追求精神上的解放,思想上的安慰。
阿Q在对物质上的追求感到无望时,就自然而然又追求精神上的解放,思想上的安慰。为什么呢?恩格斯的一段话就能证明。恩格斯在论述早期基督教的产生时说:“现状不堪忍受,未来也许更加可怕。没有任何出路……但是,在各阶级中必然有一些人,他们既然对物质上的解放感到绝望,就去追寻精神上的解放来代替,就去追寻思想上的安慰,以摆脱完全的绝望处境……”如果说宗教的缘起是无奈的人们尝试摆脱绝望的处境,那么,在没有宗教传统的中国,“精神胜利法”是不是阿Q们用来维持心理平衡所做的努力呢?阿Q的“精神胜利法”之所以震撼人心,是因为一切生存的不幸在他身上被推演到了极致:活的苦恼、无家可归的惶惑、挣扎的无望、死亡的恐惧。更为不幸的是,他的所有摆脱绝望的尝试换来的是更大的绝望。正如审计学家说过,一个谎言需要五个谎言来掩盖,五个谎言需要二十五个谎言掩盖……对阿Q,每一次“精神胜利”的选择,也注定要用加倍的“精神胜利”弥补。于是,在绝望的轮回里,他不由自主地创新着“精神胜利法”的升级版。但失败、屈辱的阿Q如跷跷板上的黑熊,即便以退回内心、丧失自由为代价,也没有达到心理的平衡,解决与环境的冲突,最终被淹没在更大的黑暗里,像一滴墨,悄无声息地溶进染缸。
(三)精神胜利法的积极意义:
正如万事万物都有两重性一样,精神胜利法不光有消极的一面,还有积极的一面。因为精神胜利法又不是一人所有,它也是人类的共性。关于这个,格式塔心理学说能给我们很好的启示:主体人的精神心理有二重性:一方面,由于自然性、先天的和社会的、后天的种种原因,人的精神心理各不相同,如同世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这是历史具体性。另一方面,人的精神心理又是相同的。这里有民族的同一、时代的同一,更有阶级的同一,也有人的自然的先天的同一,这是精神心理的社会一般性。就以精神胜利为例,人与人不同,因而他们的精神胜利也不同,不仅性质程度不同,而且形式也不一样。而这些不同的人,不管性质、程度和形式怎么不同,却都染有精神胜利这种习性,这又是共同的。而正因为这样,精神胜利法又显示出它积极的方面:
(1)自我安慰
作为个体的生命存在,人必须要不断地接受环境的种种不如意:天有云,地不平,人离散,情无主,无论主动或被动,反正这由不得你随意差遣,召之即来,挥之则去。据印度心理学家曼格尔分析:“在人的一生中,不可能实现所有的愿望,很多情况是失败和挫折。失败和挫折使自我受到伤害,并引起焦虑和自卑感。在受到挫折时,大多数人不愿意面对我们自身的缺陷和失败的现实。”如果立于人首先要生存,然后才能发展这个命题,“精神胜利法”几乎是无可非议的选择,因为人总要天然地躲避“自身的缺陷和失败的现实”,维系自我与环境的平衡以求得自己的正常生存。智慧者如苏格拉底,饱受悍妻之责,即便被从头到脚倾注一盆冷水,却能温和道出“雷霆之后,必有暴雨”。领袖者如罗斯福总统,家中失盗,回信给安慰他的朋友这样说:“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这这里,总统把“精神胜利法”运用的多恰当。而相反,我的一位同行,她四十五六岁,在县城一个小学任教,她几十年如一日在教育教学上勤勤恳垦,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与她同龄的女教师都相继被聘为小学高级教师,其中好多教师的工作能力远不如她,而她年年参评,却年年被刷下来,其原因人家老公都是县官老爷,当局长的,当科长的,当所长的……都是有权有势的,而她的老公是个个体户,没权也没势,不知道“走后门”,所以年年“落选”,一次两次还能忍一忍,次数多了这位老师积怨成疾,〔因为气是万病之源〕时间长了,到医院一检查,被判为死刑—胃癌,没过一年就去世了。这一切多令人惋惜,多令人痛心,退一步,这位老师如果能发扬阿Q的精神胜利法,认为你们虽然职称高了,但人格却低了,或者虽然你们职称高了,你们教的学生成绩却不怎么样,而我却得到学生和家长的好评,我仍然是胜利者,也就不会有前面所说的悲惨结果,可见在必要时刻,精神胜利法还能自我安慰,自我拯救:把我们从挫折或险境中拯救出来,因为人不可能一辈子事事都不如意,生命会有转机,命运也会有转机。相信一个人迟早会有阳光灿烂时。正因为这样,我可以说精神胜利法也是一种精神瑰宝。
2.自我解压。
精神胜利法的积极方面不仅包括能自我安慰,还能自我解压。
例如深圳某单位中层管理人员,初一时有一次在课堂发言,出现紧张,脸红,心动过速,怕同学看出来瞧不起自己,因为他认为,一个优秀的人应该具有真正演讲家的风格,应从容大方,谈吐风趣,情绪平静,正因为他心理压力过大,在以后与人交往的时光里,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越严重,导致参加工作后。无法胜任工作,因为他的工作恰恰要于众多人接触,假如他开始能用精神胜利法给自己解压:这种情况一定会改变的,然后在众人面前多练习 ,这样也就一定不会影响到他以后的工作。其实好多人在对待工作时 ,又何尝不是这样?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要求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性更强,这就要求人的能力要更强。因为要更强,必然存在“优胜劣汰”现象,这样势必给人造成一种工作压力,竞争压力,促使每个人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而往往是“自己努力了,自己尽力了”成效还不明显,不令人满意,使人心灰意冷,但这时千万不能破罐破摔,因为只有认为我努力了,我也是胜利者,才能增加自信心,重新鼓起勇气,争取下一次的大进步。
总之,鲁迅为具有精神胜利法的阿Q作传,其目地在于暴露我们民族性格的负面,更在于医治国人灵魂。而精神胜利法又是一种精神瑰宝,所以我希望不仅在现在,更能在将来,在这一点上,人们能多思索,从而抛弃其消极面,利用其积极面,这样我们身边的事情才会少一份遗憾,多一份完美,因此我大胆的说:精神胜利法将随着我们人类社会永存!
参考文献:
(1) 作者:鲁迅 《坟.灯下漫笔》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24.4.29.
(2) 作者:朱正 《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 浙江人民出版社
(3) 作者:鲁迅 《且介亭杂文.“说面子”》 人民文学出版社
(4) 《班纳吉的讲话》 见《文艺报》 1956年第二十期附册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论课堂语文提问艺术
下一篇
:
论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Tags:
精神
胜利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