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努力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和谐、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专制、压抑的课堂氛围则给师生,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带来障碍,创新思维的发展的同时被阻碍。学生有了创新意识,才会做出具有创造性的回答,此时他们已不再受课本知识所局限,自由地观察,思维尽情的发散。如果是语文课,必定会有声有色地描述他们所想象到的场景,如果是数学课,必定会积极思考、相互讨论、大胆质疑,不断发现问题,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有创造性的解答方法。就在这欢乐的氛围中,随着创新意识不断的加强,被孕育的创新精神就会自然而然的显露出来。
四、合理的质疑,真心给他们评价,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引用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证明思维起源于质疑,质疑学生,给他们一个动力进行思考,从一个出发点思考,学生就自己通过质疑、探疑、解疑的过程,开拓思维,发展智力,强化创新意识,才会形成新的思想,学会新的方法,掌握新的知识。因此我们应该适当的提出合理的质疑,让学生处于思维的培养中,亦是一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我们也应该真心的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是对学生的肯定,能给他们无穷的动力,他们是小学生,需要我们的肯定和认可。做起来也很简单,可以是简单的几句话,当一个学生做完一道题或者是一题多解,可以直接的说“你真行”,“你真厉害”,可以用点语法修饰“这中方法解这个题你都会?”,“全班就你和XX想到了这种方法,很棒”。听到有人这样肯定自己,作为小学生自己也会信心倍增,以后做题做事肯定会更加积极,更加富有创造性。 五、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创新的乐趣。 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实践活动这一有效载体,要善于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创新方法。有句话大家都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中的真理指的是什么呢?不外乎,在我们这次的谈论中,这个“真理”所指的既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接受教育,接受学校对自己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需要的就是实践活动来验证他们的真实水平。我们的活动可以分为个人的,如:手抄报比赛,诗歌朗诵,单词竞赛,作文大赛,当然也可以是团队的,如:以组为单位踢毽子,以班为单位黑板报比赛,可以是话剧表演比赛等等,都可以是我们活动的主题。学生置身于活动之中,他们必定会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为击败对手,赢得个人或集体荣誉而努力,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实践,创新思维得到发散,他们的创新能力也将被自己的努力证明。 我们首先是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有了创新意识的学生才会有意识去创新。然后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变得发散,变得更有逻辑。有了创新意识,有了创新思维,他们变得主动去创新,学生才会有创新精神。接着,因为我们把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都开发了,他们也有了去创新的精神,有了这些“资本”作为前提,学生必然会有能力去创新,去探索未知事物。最后我们为学生提供了创新的平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去实践自己的真实水平。总之,对于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言,所谓的创新,就是要用心地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适时地给予引导,给他们正确地评价,这一系列的培养,不仅仅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也是对孩子未来的培养,亦是在为祖国的明天储备新的创新型人才。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