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这句话在说明创新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同时,也说明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创造力。社会上人才的竞争,可以说是创造力的竞争,要想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就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校亦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学生在学校在里面与同龄人竞争,同样应具备创造力,也就是说,我们对小学生进行培养,就必须得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课堂教改的重大问题。 如今这个重担落在了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肩上,教师要培养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首先教师自己本身就应该具备创新意识,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意识的对学生创造力进行培养,这方面的意识应体现在教学的各个方面,上课时必须有,下课与学生共处时也应该有,配合学校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充满创新气息的氛围给学生施展自己的才华,学生在充满创新气息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必然会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的提升,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下面我就具体如何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有意识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追求自我的创新,所以教师应当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下是心理学家给出的15条有助于培养创新意识的方法。 1、多了解一些名家发明创造的过程,从中学到如何灵活运用知识以进行创新。 2、破除对名人的神秘感和对权威的敬畏,克服自卑感。 3、不要强制他人只接受一个模式,这不利于多端性思维。 4、要能容忍不同观念的存在,容忍新旧观念之间的差异。相互之间有比较,才会有鉴别、有舍取、有发展。 5、应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这是创新的基础。 6、增强对周围事物的敏感,训练挑毛病、找缺陷的能力 7、消除埋怨情绪,鼓励积极进取的批评和建设性的意见 8、表扬为追求科学真理不避险阻,不怕挫折的冒险求索精神。 9、奖励各种新颖、独特的创造性行为和成果。 10、经常做分析、演绎、综合、归纳、放大、缩小、联结、分类、颠倒、重组和反比等练习,把知识融合贯通。 11、培养对创造性成果和创造性思维的识别能力。 12、培养以事实为根据的客观性思维方法。 13、培养开明态度,敢于表明见解,乐于接受真理,勇于摒弃错误。 14、不要讥笑看起来似乎荒谬怪诞的观点。这种观点往往是创造思考的导火线。 15、鼓励大胆尝试,勇于实践,不怕失败,认真总结经验。 教师可以按照以上的方法,针对学生的不同思维意识或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培养。当然良好的创新意识不是三两天就能培养好的,但是如果学生连基本的创新意识都没有,又怎么会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教师要做的,就是坚持人人平等原则,督促每一个学生完成每一项任务,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给暂时处于底层的学生做工作,辅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不能放任他们按喜好做事,更不能让还是小学生的孩子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我相信有这样的老师为学生呕心沥血,学生的创新意识必然会得到培养。 二、以课堂的延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课堂上知识的延伸,是对已学知识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关键。 1、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独立性、思维的灵活性和思维的敏捷性。这需要老师在课堂发散性的给学生讲课外知识,学生才可能在思维能力上有所的提升。 2、给学生建立合理的思维能力结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说一个推理故事,让学生分析人物心理特点,比较人物形象,概括文章大意,这就是老师给建立的思维结构,锻炼了学生思维的分析能力、综合判断能力、比较是非能力、抽象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以这种方式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进行培养,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训练学生分散思维的能力,比如在课堂上,让学生对各种问题寻找尽可能多的解答方式,培养用多思路解决问题,让孩子不拘泥于一种思维模式。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2/2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