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经》中的爱情诗 [摘 要]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古代诗歌的经典,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间的三百零五篇作品。它们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其中最经典、数量最多、最为人称道的是《国风》中的爱情诗。本文从人文精神、美学色彩、浪漫主义色彩三方面来剖析《诗经》的爱情诗。
[关键词] 爱情 人性 浪漫 和谐 美学 自然
诗是最美的语言,它如那荒漠中由远及近的驮铃声,给人奏响生命的欢歌;如那山涧顺流直下的清泉,给人奔腾的希望与沁心的甘甜。 在二千五百年前,一部伟大的诗集问世了,那就是《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古代诗歌的经典,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间的三百零五篇作品。它们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其中最经典、数量最多、最为人称道的是《国风》中的爱情诗。她孕育出这个古老国度闪耀着璀璨光华的诗歌文明,迷倒了几千年自强不息的中华儿女。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许多篇章,成就于田间地头,反映了人们热爱生活、追求幸福、渴望自由的高尚情操。 一、《诗经》的爱情诗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 《诗经》中那优美的文辞、淳厚的情感,滋润、涵养着我们华夏民族的文化艺术与人文精神。《诗经》爱情诗最大的一个共同点是:它们往往都用确切的比喻、朴素的语言把青年男女纯洁、真挚、坚贞不渝的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爱情简单、直白,赤裸裸、火辣辣,不加修饰,是自然人性的体现,是生命唱响的原音;这种爱情绝无半点礼教和贞洁观念的束缚,没有掺杂任何世俗功利的考虑,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纯真的人类美好情感的讴歌。 《郑风·褰裳》是一首以性占有为唯一目的的情诗,女主人带着满足自己性欲的公开企图,简单而直接地要求心爱的男子和自己幽会。“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姑娘用激将法提醒对方,“子惠然而思我,则将褰裳而涉溱以从之。子不我思,则岂无他人之可以,而必于子哉?”《溱洧》通篇“皆为惑男之语”,实乃“淫声”,然以今天的眼光客观地看,这种未经礼教桎梏的、道学家口中的所谓“淫”,恰恰是自然的人性,是一种活泼生命的体现,是真正意义上的对天地精神的遵从。 《周南·关雎》中诗人毫不掩饰自己的感情,也毫不掩饰自己的愿望。这种浓烈的感情和大胆的表白,正是生命欲望和生性本能的自然显露。《召南·有梅》是少女在采梅子时的动情歌唱,吐露出珍惜青春、渴求爱情的热切心情。《郑风·野有蔓草》叙写一对男女不期而遇的欢乐:原本是两个互不相识的人,只因气质和形象的吸引,自然地走到了一起。促成他们结合的因素单纯而直接,激励他们生命叠合的仅仅是对“有美”之“美”的情感直觉,一许“清扬婉兮”的惊心动魄的感觉,将对异性的渴望确证为生命对人性真谛的追求,在瓦解和荡散了一切世俗杂念的同时,也使此处的“邂逅”两性血肉关系化生为性灵的合一。 《周南·汝坟》第一章代借枝来表示自己的性饥渴,公开表达“我要找寻配偶”的意图,表现的是《诗经》独有的高度人文关怀,率直大胆的内涵实则是对自己生命要求的尊重,是在追求自己生命性灵的完整。 二、《诗经》中的爱情诗大多体现了优美的美学色彩 《诗经》中的爱情诗大多体现了优美的美学色彩 《 诗经》的美在于浓醇的内涵。读她,听她,思她,犹如在夏日中饮一杯清凉的井水茶。初入口时只是感觉平淡味单,饮下去后却又回味无穷。读《诗经》犹如在茫茫文海中发现了一盏柔美的灯塔。“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读完后觉得在现在都市中的一切灯红酒绿都从脑海中净化的干干净净,灵魂从这种纯洁的爱情中得到升华,从现代人的浮躁、轻率中又一次将自己净化了,虽然诗经中的完美境界已不在,但留给我们的却是一个永恒的美好回忆! 《诗经》的美,美在她的通俗,朴实,没有太多的华美之辞,用简单平实的语言,将深邃绮丽的情感流泻出来,如涓涓溪水,渗入读者的心田。《诗经》之所以可以成为经典流传至今,并不是因为她的教化作用,她的兴观群怨,而是因为她所表达出来的感情都是真实的大众的,是与我们心心相连的。《关雎》的美好,《蒹葭》的朦胧,《桃夭》的欢乐……都是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真实地触碰到的。 《诗经》是最美的!美在那天籁般纯洁的歌声中对爱情的热切渴望:“求我庶士,迨其今兮。”(《召南·有梅》)。没有虚伪的掩饰,不受礼教的束缚,可爱的采梅女子坦率地、大胆地表达出对爱情的渴望,毫无做作地向人展示出她的淳朴,展示出青春女子心中洋溢着的犹如山花般的野性。轻歌曼舞的《关雎》、热烈缠绵的《桃夭》、浪漫活泼的《静女》、情深意长的《蒹葭》…都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始终如一地打动着人心 《诗经》是最美的!美在它的爱情诗歌展示给我们的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世界。《关雎》里那位谦谦君子“寤寐思服”、“辗转反侧”;《桃夭》里待嫁女子无尽的渴望与憧憬;《子衿》里年轻女子“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煎熬,情真意切的他们,让人生活在感动中,同时,也带来挥之不去的情愁、无尽的绮思与惆怅。那是一片自由的天空,他们用朴素的语言,以自己所能用的最坦白,最直接的方式表达心中最真实的情感,没有参杂丝毫的功利色彩,这也是后世将这许多爱情诗歌称作“淫诗”的原因之一。然而,正是她那热烈而浪漫的情感、质朴而纯净的歌声,让我们体会到她那原始的美丽。 《诗经》是最美的!美在那如泣如诉的哀哀之语中所展现出来的伟大情操:“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邶风·谷风》)心胸中无尽的哀伤难以抒发,她没有怨言,没有对他冷目以对,没有恶语相加,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婉言劝说丈夫回心转意。当所有的希望都破灭时善良多情的她依然没有去斥责无情的他,而是在自信自强中深深眷恋着逝去的爱情。她不一定是最美丽的女子,但她一定是最伟大的,因为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属于女性的所有的美好品质。 《诗经》是最美的!美在那弃妇诗恰如一曲曲爱情的挽歌。她们曾经有最美丽的爱情,有最艰苦的奋斗,有最完美的家园,却也有最悲惨的结局,爱情之于她们,如同昙花,一现即逝。她们的不幸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痛,然而,她们的“美丽”却在我们心中永远盛开着最艳丽的花朵。 诗经是最美的!美在那…… 《狡童》的痴心嗔怪,《褰裳》的娇纵泼辣,《静女》的天真浪漫,《有女同车》的喜上眉梢,《女曰鸡鸣》的喃喃温馨,《东门之墠》的真情流露,《君子阳阳》的喜形于色 …… 诗经留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它纯美的爱情,诗经中的爱情诗实际上是一种对爱的追寻过程,从憧憬爱到初恋,从热恋到结婚,从分别到思念甚至遗弃,构成了婚姻的全过程。让两千五百年前的时光牵动你的回眸,在纯美的诗经里体验一个个纯美的爱情! 但愿21世纪的爱情也能唱响诗经中的纯美!! 三《诗经》的爱情诗拥有最质朴的浪漫 华丽的辞藻,唯美的意象,确实可以称为浪漫,而《诗经》的爱情诗却是以最质朴的方式表达的最浪漫的情感。浪漫是什么,并不是惊天动地,并不是以多少华丽的辞藻来堆砌,而只是最真最纯的情感。那是我们最初的信仰,以最简单,最质朴的方式表达。 低调的华丽,我想是可以这样评价《诗经》的爱情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个真性情男子辗转反侧的相思。 “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一个待嫁女子对婚姻生活的无限憧憬。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一个多情公子只想天长地久地相守心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一个多情女子爱屋及乌的深深爱意和思念。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个劳苦远征的士兵不忘离别时的约定。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位窈窕佳人在河对岸若即若离、令“我”心往神怡。 简单的句式,质朴的辞藻,回环的句式,原始的感情,她质朴,纯真,清新,但是,她从不缺少浪漫,至少,这是在我眼里的浪漫,以这样宁静平和的方式,表达人类最原始,最美好的情感. 《诗经》完全可以称为一部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诗作,最质朴的文字却表达出最深沉的情感,迸发出最震撼的情感力量!何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又是怎样一种梦幻的境地?它给我的感觉充满了神秘和奇妙,古人,你到底是怎么想的?我想现在浮躁而急进的社会是永远无法再现这种最最真诚而又动人的诗篇了!诗中所流露出的那朴质,真诚的情感。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铜嗅味充斥着生活的角角落落,人们习惯了步履匆匆,习惯了禁闭自己的心房,压抑自己的情感。而《诗经》像一潭清澈的泉水没有沾染一丝浮尘。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综观全诗充满著男子的浪漫情怀,它写思慕,写追求,写向往,深刻细微而不失理性平和,感情热烈又不陷於难以自拔的痛苦呻吟。这真是我们现代人每谈感情便置之死地,玉石俱焚的毁灭作为,要好好省思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在烟云薄雾之笼罩下,在白霜莹露点缀下,在漫漫的蒹葭丛深处,画笔轻轻地勾勒出一个似有若无的影子,是男子亦或女子,都无从了解,但是那个影子是每个人心里的追寻。可能是令自己魂牵梦萦的那个人,也可能是所追求的完美的自我,是想象中那个挚友,是深深思念的家人,是一切我们所寻找的影子。朦胧,悠远,但是却又并非无处可寻,在心中,即在画中。浅浅的理解,淡淡的心。从《蒹葭》看诗经,是浪漫的,唯美的。缩小范围,仅从小女生的爱情来看《蒹葭》是执着的,浓烈的。紧紧地追寻那个他,直到天涯。 自古多情空遗恨相思是苦,诺言扰人。写诗的这些人们,总是陷在网中央——男女情爱的迷网。不是吗?《关雎》里那位谦谦君子“寤寐思服”、“辗转反侧”;《桃夭》里待嫁女子无尽的渴望与憧憬;《子衿》里年轻女子“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煎熬。情真意切的他们,让人生活在感动中,同时,也带来挥之不去的情愁、无尽的绮思与惆怅 浪漫中寻找美丽,美丽中寻找感动,透过那遥远历史背后的柔美真情使无数有心人潸然泪下.这是本展现浪漫与美丽,诠释伤感与纯真的爱情之书赶着千万性情中人.一个自古常新的话题,封存于历史记忆的美丽.纯真之恋,生死之恋,心灵默契的爱,身不由己的爱,欲说不能的爱,见异思迁的爱都在诗经的爱情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反映了那个时代爱情的快乐与痛苦! 结束语 似水流年,将金戈铁马,官场的勾心斗角,后宫的绮丽繁华一一淘尽。 总觉得,诗经是千年前遗留的一点血脉,让我们在字里行间依稀感受到那一时代的余温。《诗经》中,固然有庄重典雅的庙堂之音,有悲苦凄恻的徭役之伤,可这些,都离我们太遥远。今天我们最能理解并产生共鸣的,就是这些美丽的、伤感的、优雅的爱情诗。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从人类的文明曙光出现,到现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爱情的涓涓细流,从不曾间断。《诗经》的爱情诗的思想价值表现为它所表达的情感都是高尚、纯洁的,这标志着原始的性爱已经升华为情爱,它丰富了人类的情感世界。这些诗篇所表现的对情爱的热烈健康的追求、对情爱的高尚理解、对压抑爱情的文化氛围的反抗,都体现了周代人对爱情的严肃认真》。 参考文献: 1 朱守亮,《诗经评释》,学生书局 2 扬之水,《诗经别载》,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