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6604
论诗歌教育对儿童素质发展的意义
[摘要]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儿童的诗歌教育对提高儿童素质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儿童素质的现状指出了加强儿童诗歌教育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诗歌教育对儿童语言能力、道德情感和审美情感的塑造作用,最后为加强我国儿童诗歌教育以提高儿童素质提出了建议。[关键词]诗意空间 诗歌教育 儿童素质 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儿童素质的提高对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意义重大。首先,李咏吟教授的《诗教与儿童精神生活的自由》启发了我的思考。其次,《为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和《人生平台上的语文》两书也促进了我对儿童教育的深层思索。另外,呼唤诗教传统也成为主流呼声。本文,旨在从诗歌的本体论出发阐发诗所营造的诗意空间,论述诗歌教育对儿童素质发展的深远影响,思考诗意空间里儿童语言和精神的共长之路,从而为学生的素质发展开辟一条光明的道路。 一、当今儿童素质发展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青少年儿童的现状调查,发现我国儿童素质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1、少年儿童的学习兴趣不高。通过对中小学生喜欢科目情况调查,发现中小学的课程中,除了像物理、化学这样的操作性、探索性较强的课程会受到学生的喜欢外,其它课程的喜欢比例随年级升高呈下降趋势,就连音乐、美术、体育这样极易引起学生兴趣的课程都使学生感到厌烦,另外由于学校过于强调分数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严重不足。 2、少年儿童参加家务劳动时间较少。从调查中发现现在的中小学生并非像想像中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但做家务的时间明显较少,城市儿童相比于农村儿童做家务的时间更少。这就对培养儿童热爱劳动和责任感设置了障碍。 3、少年儿童闲暇时间过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状况的改善,少年儿童的休闲内容和娱乐方式本应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当前少年儿童的休闲内容和娱乐方式仍然是以家庭为中心,以看电视、阅读为主。本次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生日常三大活动是复习功课与做作业、玩、看电视与听广播。周末,中小学生的闲暇活动时间会增加,但增加幅度最大的仍然是这三项。从总体上来说,在闲暇时间里,少年儿童的负担还是很重的,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的时间还是非常有限的。[米 靖 赵顺义:《当代少年儿童素质发展状况分析》,青年研究 2002年第8期] 少年儿童的素质教育要实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从上面的现状来看我国儿童素质的提高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加强对儿童的诗歌教育无疑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加强作用。我国是诗的国度,我国的诗歌浩如烟海,我们的“诗教”可以追溯到二三千年前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对于写诗和读诗,我们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而我国现在的诗教现状却不容乐观。诗人臧克家撰文分析认为:现在的“文化快餐”充斥文化市场,吸引了相当一部分青年读者,而传媒多样化、信息化,特别是电视文化集视觉、听觉为一体,给人以全方位的享受,青少年受其影响比较大。我们引以为自豪的诗的国度也正在遭受着磨难,如果长此以往,诗歌正在逐渐远离青少年。诗是童心的专利,诗是激情的流露,无论读诗还是写诗,都是为了唤起一种美好的情感,为了培养儿童的好奇心和真诚的关怀。童心和激情是诗人的气质,人一旦有了这种气质,就能更多地保住童心,更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这也许正是诗教的真谛。所以加强对我国儿童的是个教育刻不容缓。 二、诗歌教育对提高儿童素质的作用分析 (一)提高儿童驾驭语言的能力 诗歌鉴赏和写作的过程,既是训练思维的过程,也是锤炼语言的过程。诗人为诗,以手法为之而不言手法,鉴赏者若能“复活”以出,则虽不唯见诗心,亦露诗家诗法。我们要鼓励中小学生深入地精读作品,体味出其艺术的至美。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以雄浑的笔法写险峻的景象。从艺术手法上看,抓住了景色的险峻特色,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