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5619
论小学教师的队伍建设 面向新世纪,积极推进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的教育环境,需要创造型的教师。促进学生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发展。因此,造就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有强烈的时代精神、能不断接受新知识、运用新手段、有扩展和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是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示范学校实现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办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下面将对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有效措施。 一、小学教师现状 (一)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现状 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是指教师职业在整个社会职业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反映出对教师的社会权利、政治待遇、经济待遇和职业声望的基本评价。 1、关于小学教师对于另择职业的意向 2、据调查显示:如果有待遇更好的职业可以选择,赞成“立即改行”的教师占16.06%,“等一等再改”者占8.22%,表示“已经适应,继续从教”者占64.05%,“待遇再好也不改”者占11.66%。说明在出现可变更职业的机会时,只有少数教师果断弃教另择它业或持观望态度,绝大多数不愿意放弃教师职业。 3、值得注意的是,坚守教师岗位的教师并非完全真正出自对教师职业的事业追求和对教师职业的爱戴,从不改换教师职业的缘由可以发现,出于考虑生存条件者占相当比例。统计显示,选择“职业稳定”、“待遇还可以”、“受人尊重”、和“其它”的教师比例占教师总体的40.79%,19.96%,23.06%和16.19%。因此,继续从事教师职业不另选择它业者大多均是从人的生存角度来考虑。再从教师对教师职业地位的评价分析,认为很受人尊重占2.49%,认为较受人尊重占26.58%,过得去者占57.55%,认为不受人尊重为13.38%。 以上数据反映出小学教师存在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二)教师的工作负担 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具有生命力的,只有作为生命活动主体的教师的健康发展才有作为教育教学对象的学生的有价值的生命活动。制约教师生命活动的因素众多,其中工作负担是影响教师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教师平均每周上课时数。 统计显示,小学教师总体上每周上课在5课时的占3.7%,在5-10课时的占17.28%,在21课时以上者占79.02%。 从以上可以发现占半数以上的小学教师平均每周上课时为11-15课时。应该说,小学教师平均每周授课时数较多。课时数是导致小学教师疲劳的原因之一。 教师执教的班级规模。班级规模是指教师所教班级的学生数量,是衡量教师工作负担的重要指标。调查显示小学教师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