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编号:XXJY944 论文字数:8750,页数:06
谈如何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摘 要] 作为小学班主任,应着力于唤醒儿童的潜在意识,促使其向自觉意识发展,在意识水平提高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行为规范,用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渐渐形成习惯,并由外显的行为习惯逐渐内化为个性的一部分,为未来塑造完满的人格奠定基础。儿童习惯的形成的三个阶段:自发、自觉、自导(或自主)分别建立在不同水平的意识基础之上,低年级儿童由于意识缺乏理性,发展水平较低,所以习惯也就处于自发状态,越往高年级,意识发展水平越高,儿童的行为便受到意识、情感、认识的支配,强化自我调控能力增强,习惯走向自动化(或自主化)阶段。小学班主任在儿童行为习惯培养上,乃至在儿童一生的发展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小学生 养成 良好的习惯 一、养成教育的内涵及重要性 养成教育是以人的身体素质养成、心理素质养成、思想品德养成、行为习惯养成等为基本内容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基础性层面。素质教育是否有成效是以对象养成的行为习惯为表征的。